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破?專注力可以訓練嗎?心理學家告訴你“專注力”的祕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破?專注力可以訓練嗎?心理學家告訴你“專注力”的祕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到底什麼是“專注力”?

專注力(或者說注意力)就像一個門戶,決定了哪些信息能進入我們的大腦,能夠被維持、加工,整合到我們的學習體系中。因此,專注力是我們學習的重要基礎,與孩子的學習成績、成人的工作績效都密切相關。

常爸:我們常說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到底什麼是“專注力”?有沒有測量的指標呢?

宋海榮博士:當我們談論孩子的專注力時,我們其實就是在講他們的“注意力”,具體有五個側面,即注意力的持久性、集中性、轉移、分配和廣度。下面具體來說一說:

第一是注意力的持久性,也就是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的時間的長短。比如寫作業不走神能一口氣堅持15分鐘等等;

第二是注意力的集中性,就是能否快速地進入狀態,把注意力調整到高度集中的狀態;

第三是注意力的轉移,是指能否主動地將注意力從一個對象調整到另一個對象。比如有些孩子玩一個玩具的時候比較專注,但換到另一個玩具上就非常抗拒;或者上課鈴聲響以後,孩子回到教室裏,還在一直想着剛纔在操場上玩了什麼,需要十分鐘才能轉移過來。注意力轉移的速度,是我們思維靈活性的一個很好的體現,也是我們能夠快速加工我們所需要的信息、作出結論和判斷的基本保證。

第四是注意力的分配,是指的把注意力高效地分配到多個事情上。比如邊聽音樂邊燒飯,邊騎車邊說話,孩子上課的時候邊聽邊記筆記。注意的有效分配要求大腦在進行某些信息處理的時候能夠達到一種自動化的狀態,這樣便可“一心二用”。

第五是注意力的廣度,是指一瞬間能注意到的信息量。比如在一秒鐘之內,一般人能注意到4-6個相互間有聯繫的字母,5-7個相互間沒有聯繫的數字等等。這一點平時提的並不多,不同人之間的差異也並不大。

常爸:這5個不同的側面,對於不同的孩子來說,應該是各有所長的吧?

宋海榮:是的,家長們要認真觀察孩子,結合自己家孩子的表現具體分析,哪一項是強項,哪一項是弱項。同時,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到專業機構進行正規的專注力測試。

常爸:這個是可以通過測試來進行量化的嗎?家長怎麼知道自己的孩子哪方面不好?

宋海榮:目前專注力方面的科學測量工具並不多。我個人強烈推薦由國際著名測評機構Pearson 出版的《兒童日常專注力測試》。整套測試工具是由英國的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共同編制的,包括9項分測驗,主要評估上面所說的注意力的前四個側面。每項分測驗會涉及完成一些和專注力相關的小任務,比如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快速找出某種圖形等等。這種測試方式相對於對父母進行問卷調查來說,消除了語言發展程度、文化差異等方面的誤差,更爲科學有效和可靠。

測試結果的呈現非常直觀,孩子在每一項測驗上的結果是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現,例如一個8歲的女孩在注意力的持久性上得分是85%,說明在所有8歲的女孩的羣體中,她的持久注意力優於85%的孩子。

如果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但又不知道具體問題出現在哪裏,建議到專業機構進行科學的測評,從而對孩子的專注力情況有一個具體全面的瞭解,之後纔能有的放矢的進行相應的訓練。

“專注力”的好壞是由什麼決定的?

常爸:爲什麼不同的孩子專注力的表現各不相同?是由什麼決定的?

宋海榮:一般來說,專注力是與孩子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密切相關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破?專注力可以訓練嗎?心理學家告訴你“專注力”的祕密!

上面這張圖來自臺灣的《教育心理學報》,圖上所有有名字的腦區,都要參與到注意力系統當中。不同的專注力功能對應着不同的腦區。

神經系統發育的成熟程度,會影響到孩子的專注力表現。例如前額葉,主要負責計劃、組織、抑制衝動,它的發育成熟非常晚,通常要到25歲才能完全成熟。

常爸:所以,這也是爲什麼越年幼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越短?

宋海榮:是的,年齡是影響孩子專注力表現的一個重要因素。除了年齡,後天的一些因素也會引發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從而導致專注力的問題。比如疾病、藥物的濫用、神經損傷等等。

常爸:除了病理上的因素之外,還有哪些外在的因素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好壞?

宋海榮:最突出的可能就是家庭教養的問題,比如家長過多的對孩子進行干擾,影響到孩子的高效持久專注力的形成。

比如現在有的家長,會對孩子過分的關心和保護。孩子本來玩一個玩具正專心,大人沒事就過去問“你在玩什麼啊?”“要不要幫你啊?”“咱們一起玩吧?”這種不斷的干擾很難讓孩子養成專注的習慣。他自己慢慢會形成這種思維定式,就是做一件事情,不一會兒就要去喝點水,不一會兒又要去個廁所等等。

另一個因素就是和孩子的氣質類型以及心理狀態有關。比如有的孩子很容易焦慮,做事患得患失,從而無法很好的專注在正在進行的事情上。另外,如果孩子經常被老師家長批評,心理壓力過大,或者面臨重大變故情緒不好,也會容易注意力渙散,比如聽課的時候,總是擔心被老師提問,孩子便無法很好的專注在老師的授課內容上。

家庭教育中,應該怎樣保護和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一對一互動以及適量的體育運動會有有助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同時,在孩子兩歲之前儘量少接觸電子產品,這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常爸:很多家長都會說,爲什麼孩子一玩遊戲、看電視就容易集中注意力,一學習就不行呢?

宋海榮:這一方面跟孩子的興趣有關,另一方面涉及到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的發展。

主動注意是需要付出意志力去控制的注意力;而在生活當中,如果突然有一聲巨響,我們都會轉頭,被這種新異的、強烈的刺激所吸引,這叫做被動注意。

電視、遊戲的聲光感官刺激比較多,孩子不需要付出努力去關注,在被動注意的狀態下,孩子就能夠專注了。相比之下,課堂學習顯然是低刺激的,甚至是無聊的,這就要求孩子必須有很強的主動注意的能力。

需要強調的是,一般來講,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時候被動注意被過度開發,勢必會在時間和大腦資源上對主動注意能力的發育形成爭奪,從而影響到主動注意能力的發展。這也是爲什麼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全神貫注,但是學習的時候卻沒精打采的。

因此,孩子小的時候,起碼頭兩年裏,不要過多接觸電子類產品,以免造成日後學習上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問題。

常爸:原來如此!除了您前面提到的,家長不要對孩子過度干擾、不要看太多電視之外,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還可以怎樣努力,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宋海榮:我能想到的有兩個吧:

一是家長可以多和孩子進行一對一的互動,形成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這從嬰兒時期就可以開始做了。比如媽媽給孩子指:“你看,樹上有隻鳥。”,然後孩子隨着媽媽的手指方向去關注這隻鳥。這樣做不但有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還能幫助孩子在跟隨媽媽一起聚焦在“樹上的鳥”來發展集中注意的能力;或者家長和孩子一起津津有味地讀繪本、玩樂高。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比較容易維持一個持久的注意力。長期進行這種訓練,有利於孩子專注力的提高。

二是多進行體育運動。運動其實是一項很好的感知覺統合訓練。小的孩子,他的聽覺、視覺、軀體感覺等信息,常常沒辦法很好的在大腦中統合在一起,比如有的孩子會經常莫名其妙的摔跤。這也對應了某些腦區發育的一種不成熟的現象。經常進行體育運動,可以幫助訓練肢體的平衡和協調性,使各項感知覺信息很好的整合在一起,對孩子的認知能力、記憶力和專注力都會有好處。

專注力是可以訓練的嗎?

孩子專注力方面的問題並不一定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變好。所以,家長們需要儘早對孩子的專注力進行干預,不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專注力的培養,還可以在科學系統的指導下進行訓練。

常爸:一般我們說上課或者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比較多,這好像是很多孩子都有的現象,您剛纔也提到專注力與年齡有關。那孩子的專注力需要訓練嗎?

宋海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首先要看是不是屬於病理性的,常見的就是“多動症”,又叫“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如果疑似多動症,一定要儘早去專業機構診斷和治療。

多動症在中國的發病率大致在5.7%,另外還有很多正常的孩子,只是表現出了專注方面的問題,不構成臨牀意義上的多動症。可是這些問題的存在,最突出的危害可能就是影響孩子的學業,包括學習能力弱、知識點無法形成體系等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在1994年前後,將專注力問題列爲造成全球兒童學習障礙的首要因素。

可更重要的是,孩子專注力方面的問題,並不一定都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迎刃而解。相反,有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如果得不到早期干預便會被攜帶到成年。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破?專注力可以訓練嗎?心理學家告訴你“專注力”的祕密! 第2張

圖上的數據來自於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研究發現,60%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到青春期(13-15歲)時,出現了發育型改善。剩下的40%,則會將他們的專注力問題帶到成年去,比如出現成年注意力障礙、脾氣暴躁、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犯罪傾向(因爲這些人羣行爲比較衝動,容易有反社會的行爲)。

其實,即使有60%的孩子在專注力方面的問題到了青春期會有所改善,但是想想,從幼兒到青春期,這十幾年的時間,注意力問題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如果家長真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有某種問題,還是應該儘早干預。

常爸:所以,專注力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的?

宋海榮:是的,而且訓練專注力是有腦科學的理論依據的。

剛纔我們說,專注力的不同功能是由不同的腦區來負責的。在大腦的實際運作中,近千億個神經元(腦細胞)並不是單獨活動的,平均每一個腦細胞都要和一萬個左右的腦細胞相聯結,形成神經聯結,神經聯結不斷增多,就形成了神經網絡。

研究發現,如果孩子能夠有目的地、不斷重複地進行特定的專注力任務訓練,那麼對應這些任務的特定專注力神經元之間會產生新的聯結,建起新的神經通路,舊的神經聯結也會不斷加強,最終形成非常順暢的、自動化的神經通路,大腦就能夠學會這種高效、專注所需要的技能,人們就能把這些技能遷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

常爸:那這種訓練是什麼樣的專注力任務訓練呢?現在網絡上有不少專注力訓練的教程,也有不少機構進行專注力培訓,會通過一些“找不同”、呼吸調整或者冥想之類的方式來進行培訓,這種訓練有效果嗎?

宋海榮:你說的這些都屬於比較傳統的專注力訓練方法。比較常見的有通過紙筆、電腦或者其他輔助器械進行的找差異遊戲,還有以音樂、呼吸類調整、瑜伽、冥想爲手段的放鬆類訓練等等。

應該說,以上這些訓練的方法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存在侷限。因爲在訓練時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效果即使有也很難量化,它的可遷移性也缺乏科學根據的支持。這類訓練不一定非要去培訓機構進行,在家裏自己堅持練習也無妨。

常爸:那目前有沒有什麼更有效、更能量化的訓練方式呢?

宋海榮:那就需要將特定的訓練直接作用於大腦,或者更確切地說,作用於神經系統,從而能夠改善和加強與專注力相關的大腦功能。如果這些功能能夠得到改善,就相當於孩子學到了這種專注的技能,就跟學會騎車游泳一樣,以後可以重複有效的使用。

具體來說,採用的技術叫做腦波生物反饋技術。目前,美國心理學會已經指認腦波生物反饋技術爲專注力缺陷和多動障礙的有效輔助治療手段,現在我國很多大學和科研機構也在進行這項技術的研發。我們可以以美國的一款專注力訓練產品——Play Attention?爲例,看看專注力是怎麼被訓練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破?專注力可以訓練嗎?心理學家告訴你“專注力”的祕密! 第3張

上圖中,孩子胳膊上戴的儀器叫腦波儀。孩子在進行遊戲訓練的時候,他的專注力狀態會被腦波儀監測和收集,並與電腦中的遊戲綁定在一起。孩子通過專注力來控制遊戲任務的完成。很專注的時候,遊戲就可以進行,一旦專注力有所渙散,遊戲就會暫停。然後,孩子可以主動調整,再回到高度專注的狀態。在這種專注力可以被監測、可控、看得見摸得着的狀態下,經過不斷地訓練,孩子的大腦潛能是可以得到開發的。

常爸:這種是一項成熟的技術嗎?孩子多大的時候可以使用?

宋海榮:腦反饋技術其實在歐美國家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已經被廣泛的應用於家庭、學校、醫院、診所、還有心理諮詢室等,算是非常成熟的技術。

孩子多大使用其實沒有太多的侷限。年齡小的孩子大腦可塑性更強,效果應該比成人更好。但是孩子小的時候,即使有專注力問題或者多動症的傾向,很多家長也不太能很好的覺察,認爲是小孩子的正常表現。美國兒醫協會指出,多動症一般要在四五歲能被夠準確診斷出來。所以,四五歲開始就可以使用腦反饋技術進行專注力的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