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怎麼能教出好孩子

父母怎麼能教出好孩子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個神奇的心理機制,決定着孩子是越變越好,還是越變越差。經常遇到父母提問:我孩子成績越來越差怎麼辦?我孩子怎麼批評都不管用怎麼辦?

父母怎麼能教出好孩子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越變越好——成績越來越好,越來越會好好說話,越來越自律,越來越不用父母操心,越來越……

但常常會遇到截然相反的情況——成績越來越差,越來越“叛逆”,越來越需要“管教

,越來越讓大人不省心,越來越……

這時候,父母們通常會選擇嚴加管教:不斷批評、不停督促、祭出懲罰,甚至用上打罵。

但接着,會發生大人更加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那些批評、督促、懲罰、打罵不但不管用,而且孩子的狀況好像是江河潰堤一般,越變越差,儼然有完全失控之勢。

到底爲什麼會這樣?爲什麼有的孩子會越變越好,有的孩子會越變越差?孩子越變越好這件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真心爸媽討論起這個話題,我們倆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各自小時候的一段經歷。

因爲家庭條件的緣故,真心爸爸在一家鄉村小學上完小學一年級,就回家幫忙帶妹妹,由當小學教師的媽媽在家自己教,兩年後才復學,直接到縣城一小上四年級。復學後的成績可想而知,第一次考試,就全班倒數。但是隻用了一個學期,他就成了全班名列前茅的孩子,兩年後,以全縣第一的成績升入了初中。

真心媽媽的情況稍好一點,是轉學。二年級結束後,從一家鄉鎮小學轉入全縣最好的縣城一小上三年級。一到新學校,老師講的全不懂,第一次考試,成績在全班後三分之一,也是大約用了一個學期,成績就排到了前面,三年後,也是以全縣第一的成績升入初中。

我們都是普通的雙職工家庭,那時是上世紀70年代末,既沒有父母輔導作業的風潮,也沒有什麼補習班,即便是有,我們也上不起。那麼成績到底是怎麼好起來的呢?我們倆的辦法一樣:自己加油,多花功夫。因爲剛上學時在原來的學校都是“好學生”,自然無法忍受轉學後的糟糕成績。

這兩段故事,恰好印證了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開創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關於優越感是個體行爲最重要的心理動機的觀點。

阿德勒在他的兩本著作——個體心理學經典之作《自卑與超越》、兒童心理學經典之作《兒童人格教育》中,都着重闡釋了“優越感”對個體的作用。

他認爲,在人格形成過程中,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心理事實,就是每個人都有對優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誰都不喜歡低下和屈從,不喜歡被人輕視,不喜歡因此產生的不安全感,兒童和成人都是如此,所以人人都會追求更高的目標,只有這樣,人的心理纔會獲得補償、日漸完美。

在《自卑與超越》中,他講道:

“人人都有對優越感的追求,具有唯一性。它取決於個人劃定的人生意義,這種意義並非只是表面文章,而是體現在了一個人的人生態度中,它就像一首自創的美妙曲子貫穿人的一生。”

而且,對優越感的追求,並非成人的專利,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了“人生的意義”。

“在我們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了人生的意義。這並不是通過數學精算出來的,而是在暗中摸索到的。我們就像盲人摸像一般在整體中摸索,對事物的局部一點點地認知,然後做出相應的解讀。”

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會對遊戲成功感到興奮、對同伴遊戲中小夥伴的輕視感到特別憤怒和羞恥,就是這個道理——實際上,我認爲孩子對優越感的感受可能開始得更早,一個一兩歲的孩子,已經會對“我很棒”做出特別滿意的反應。

也正是對優越感的追求,在孩子“越變越好”還是“越變越壞”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追求優越感,既會驅動一個孩子“向上”,也會誘使一個孩子“向下”。

進入良性的追求優越感軌道,孩子就會持續地用已經證明能帶來優越感的行爲來繼續保持優越感。就真心爸媽個人的體驗,“優越感”是一種讓人“上癮”的感受,一個人,包括孩子,一旦體驗過,就不想輕易放棄,甚至在面臨不利狀況時願意付出艱苦的努力來重獲優越感。

進入追求優越感的不良軌道,孩子也會持續地用已經爲他帶來某種優越感——儘管是負面的——的行爲,來保持優越感。比如,一個不能通過學習成績獲得優越感的孩子,他很可能偶然發現,通過調皮搗蛋,父母和老師,都會持續地給予他更多關注。於是,他就會繼續用此類行爲獲取優越感。父母會發現,你無論怎麼跟孩子說,不要調皮搗蛋,都不管用。因爲基於追求優越感的動機,他根本不需要,也不想改變這種行爲。

那麼,在對優越感的追求中,“越變越好”或者“越變越差”,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真心爸媽認爲,兩者都需要一個“契機”或者叫“開端”。

越變越好的契機是孩子初次體驗到他人生的“高光時刻”並由此獲得持續的積極期許。

這些“高光時刻”,有的可能比較醒目,比如考試得到第一名,表演活動中成爲最受肯定的表演者,比賽得到優異名次,也可能在外人看來微不足道,比如打籃球第一次進球,某個小愛好讓他獲得特別的讚許,或者和父母討論問題,第一次得到毫無保留的肯定。

他人的認同爲孩子帶來了最初的優越感,也帶來了他對自己的積極期許。如果外界對他的正面期許能夠持續,並且和他的自我期許一致,比如“他學習很好”“他打球很好”,這種成就感就會驅動孩子持續努力,繼續保持這種優越感。

越變越壞的契機是孩子初次體驗到他人生的“黯淡時刻”並由此獲得持續的負面評價。

同“高光時刻”一樣,這些“黯淡時刻”有的可能比較醒目,比如考試成績很差、比賽失利,也可能微不足道,比如自己的某個小愛好被父母否定、自己表達某個觀點而父母表現出不屑一顧的態度。

一次的表現不佳當然不足以將孩子推入“向下”的軌道,但是很多孩子會不幸地由此開始持續地被負面評價。比如,如果遇到前面說的真心爸媽轉學、復學後成績很差的情況,大部分家長都會焦慮起來,後續的反應不是鼓勵孩子,“你能行”,而是不斷責難“你爲什麼不行”,批評、監督、否定、嚴厲的管束都會隨之而來。那麼,一個孩子,就很可能從此被推得離積極的成就感越來越遠。

所以,要想孩子“越變越好”,父母的功課是,認真關注孩子的“高光時刻”,並且幫孩子獲得贏取優越感的機會。

比如一個學習成績欠佳的孩子,如果他喜歡踢球,那麼父母要做的不是告訴他“學習不好還光想着玩”,而是允許他踢球,並且肯定他在踢球中的優秀表現。

前一種做法會讓孩子既不能發展自己的愛好,也不會醉心於學習,後一種做法,則會促使孩子從踢球中的優越感開始,去追求更多的優越感,很可能反倒讓孩子願意在學習上投入更多努力。

要避免孩子“越變越差”,父母的功課是,不要把孩子偶爾出現的那些“黯淡時刻”,當成一生的黯淡,不要用負面期許把孩子推向“向下”的軌道,而是告訴孩子:這次沒關係,加油,爸爸媽媽相信你能行。

有一次,真心爸爸在火車上,就遇到了一個生動的負面案例。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可能是第一次坐高鐵,特別興奮,一直在大叫大喊,她媽媽就一直制止他、批評他,過了一會,看媽媽的批評越來越激烈,孩子很乾脆地停下來:好吧,我錯了,你打我吧!

顯然,他對媽媽的批評已經習以爲常,熟練地掌握了言不由衷“認錯”的技巧,並且能夠乾脆地把自尊都拋掉。在我看來,這樣的孩子,其實已經被大人給推進了向下的軌道:他不會變成一個不淘氣的孩子,而是會陷入不停淘氣、不停認錯、再不停淘氣的惡性循環。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