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怎麼對孩子做好家庭教育

父母怎麼對孩子做好家庭教育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要讓孩子爭第一,但要爭一流。兒子就是別人眼中的“學霸”,初中所在的學校全年級有一千多人,再好的老師也很難教好自己的孩子。

父母怎麼對孩子做好家庭教育


兒子從小獨立有主見,從初一開始寄宿。別的孩子都要求父母陪讀,他卻一口拒絕。一開始媽媽有點擔心,做好隨時陪讀的準備,可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孩子都適應得很好,不用父母費心。

就這樣,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師大附中,進了物理奧賽隊。之前的中學生奧賽政策是拿到省賽一等獎就可以保送名校,可從兒子那一屆開始,只有進入國家集訓隊的學生才能獲得保送資格(物理學科每年50人)。一直信心十足的兒子那一年先後獲得省賽一等獎和國家決賽一等獎,但是與國家集訓隊失之交臂。這樣一來他就必須回到學校,重新拿起課本,備戰高考。

當時離高考只有七八個月時間,回學校第一次月考成績不理想。“進高一入學考試他的成績是全年級第一名,這次的月考成績讓他自己很難接受。”當時正在法國訪問接到家人打來的電話,說兒子情緒不佳,拒絕去學校上課。瞭解孩子這是在自我調整,父母再怎麼苦口婆心孩子也很難聽進去。他沒有批評孩子,在電話裏只是簡單地聊了些生活話題。掛了這個電話,馬上給孩子的老師打電話求援。這位老師是兒子比較信賴的老師,他上門找孩子談心,孩子果然很快打開了心結,全力衝刺高考。最終以優異成績被北大錄取。

進入中學,父親的影響更重要

在別人眼中,兒子優秀得很全面:學生會幹部、模聯帶頭人、熱愛辯論、酷愛籃球。每樣活動他都全力爭先,哪怕打籃球也必須要拼個嬴,沒拿到第一在他看來就是失敗。在父親眼中,兒子的這種好勝讓他不無擔憂。

成長過程中,他反覆跟孩子強調:“身心健康遠比學業優秀重要,不要爭第一,但要爭一流。”不切實際的目標只會讓父母和孩子都失望。每個孩子出生之後,父母都會給他們設定一個較高的目標,但隨着孩子的成長,要學會不斷調整目標,讓目標更爲科學、合理。

中國的父親總是很“忙”,沒時間參與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觀點則是“父親和母親對孩子而言都是不可替代的角色,成長的不同階段父母的作用不一樣。”他不否認在低幼階段,孩子更依賴母親。而一旦進入中學、進入青春叛逆期,孩子會不能忍受母親的嘮叨,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個時候父親應該多參與,男性的特點是豁達,很多事情看得開放得下,孩子會更願意與父親溝通。”因此,這個階段裏父親的角色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會更爲重要些。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更離不開家庭教育。”認爲父母是孩子一生中的良師益友,作爲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無論多忙,也要自覺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職責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