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疾病 > 寶寶發熱要注意哪些

寶寶發熱要注意哪些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發熱要注意哪些危險信號?很多寶媽擔心發燒不及時護理會燒壞腦子?下面來看看面對寶寶發燒,寶媽需要提前瞭解哪些?

發熱——兒科門急診最常見主訴,也是5歲以下兒童最常見的急診與住院原因。加拿大著名醫學家Willian Osler(1849-1919)曾說過,“人類只有三大敵人:發熱、饑荒和戰爭,其中迄今爲止最大、最可怕的敵人是發熱。”這句話不僅道出了“發熱”在人類發展進程的重要地位,更揭示了人們對發熱的恐懼。

如果一個孩子有點咳嗽,或者流鼻涕、拉肚子,家長不一定會帶去醫院看(很多時候會自己根據經驗先給點藥吃)。但是隻要出現發熱,多數家長都會帶去醫院看病。

在兒科門急診,發熱絕對是最常見的主訴,沒有之一。因此,對於兒科醫生而言,如何掌握髮熱的診治策略,尤爲重要。

一、是不是發熱?

發熱,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中國兒童急性發熱指南定義爲體溫升高超過1天中正常體溫波動的上限。

以某個固定體溫定義發熱過於絕對,但大多數醫學研究採用肛溫≥38℃爲發熱;臨牀工作中,通常採用肛溫≥38℃或腋溫≥37.5℃定義爲發熱。

但是,發熱受到性別、年齡、種族、晝夜、季節等變化的影響,而且不同的測量方法,所測量的體溫也不盡相同。此外,衣被過厚、餵奶後、飯後或者哭鬧,也會引起體溫過高。

不同測量方法,溫度也不盡相同,判別標準也有區別:

寶寶發熱要注意哪些

表1:不同測量方法下的正常體溫範圍

二、發熱如何分類?

(一)按體溫高低分類

1.低熱:< 38℃

2.中度熱:38~38.9℃

3.高熱:39~41℃

4.超高熱:≥ 41℃

(二)按病程分類

1.急性發熱:發熱時間≤7天;

2.短期發熱:發熱時間≤2周;

3.不明原因發熱(FUO):發熱時間≥1周,經徹底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初步實驗室檢查後病因暫時不明確者;

4.慢性發熱:發熱時間超過1個月。

三、爲什麼會發熱?

(一)致熱原性發熱

發熱最常見的機制爲:致熱原性發熱,包括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

外源性致熱原包括各種病原體及其代謝產物、疫苗等;

內源性致熱原作用於宿主細胞,產生內源性致熱原,進而作用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調定點升高,體溫上調。

非感染性致熱原包括腫瘤、創傷、手術、免疫性疾病等導致損傷的、異常的細胞及組織的壞死,刺激機體內源性致熱原,從而產生髮熱。

致熱原性發熱,臨牀最爲常見,包括各種感染、免疫及腫瘤所致的發熱,佔發熱的絕大多數情況。

(二)機體產熱過多(多爲低熱)

1.劇烈運動、驚厥、哭鬧等;

2.攝入蛋白質過高、高熱能飲食;

3.甲亢等高代謝病人。

臨牀場景

在剛哭鬧不久、抽搐後或進食後測量體溫,往往體溫稍高於正常水平,多爲低熱。

(三)散熱障礙

1.汗腺缺乏:廣泛皮炎、燒傷、外胚層發育不良;

2.環境溫度、溼度過高;

3.衣被過多、過厚:焐熱綜合徵。

臨牀場景

夏天的時候,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家長包裹得嚴嚴實實,測量體溫發現高於正常。

匆匆忙忙抱到醫院看急診,醫生檢查發現衣被過厚,予適當減少衣被,體溫就自行恢復正常了。

(四)體溫調節功能異常

1.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受累:大腦發育不全、顱腦損傷、顱腦腫瘤術後、腦癱等;

2.高鈉血癥;

3.新生兒脫水;

4.藥物中毒:安眠藥等;

5.暑熱症。

臨牀場景

筆者曾遇到一例Prader-Willi綜合徵,發熱1年就診,經過國內多三甲醫院就診,最終都沒有查到明確病因。

查閱相關文獻,本病患兒可有下丘腦-垂體功能缺陷,疑診爲中樞性發熱。

這種發熱,患兒通常體溫很高,但是一般情況良好,常規的退熱藥無效,抗生素治療無效。

四、發熱對機體的影響

發熱對機體的影響包括有利的影響和可能有害的影響。

1.發熱有利於增強免疫反應和抑制病原。

導致發熱的內生致熱原能增強免疫細胞和免疫因子的趨化性,促進中性粒細胞、B/T淋巴細胞功能的發揮。此外,體溫過高可以減少體內病毒負載、抑制病原體的增值。

2.發熱也會引起兒童身體不適,這也是家長帶孩子就診的主要原因。

發熱使得機體新陳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水分喪失增加;可導致脫水、心率增快、心臟負荷加重和呼吸急促。

■ 發熱會影響神經系統,使得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常表現爲精神疲倦、激惹、哭鬧不安、煩躁等。部分兒童可因高熱或體溫變化引起驚厥發作,這可能與小兒中樞性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家長怕“發燒會燒壞腦子”,

這也是照護者碰到發熱就無比緊張的原因。

雖有研究表明,如果體溫持續超過42℃將導致患兒神經系統受損。但是臨牀上,較少出現超高熱的情況,絕大多數爲低熱、中度發熱和高熱。這種情況多數不會導致神經系統損傷,更不會“燒壞腦子”。

只有中樞性疾病所致的發熱,如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所致的發熱,纔會導致神經系統損傷。但是,發熱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都是化膿性腦膜炎導致的,而不是發熱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 發熱還會導致心率增快(體溫每升高1℃心率增加15次/分),增加心臟負擔,易誘發心力衰竭;

■ 發熱導致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增加,呼吸加快,增加呼吸系統負擔;

■ 發熱還會影響消化功能,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酶活性降低,所以患兒經常會胃口不好、腹脹、便祕等。

五、發熱的常見原因包括哪些?

大量的研究表明,兒童發熱的原因前3位依次爲: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炎症性疾病、血液腫瘤性疾病。

2011年有薈萃分析,對18個研究,包含1338例不明原因發熱(FUO)兒童的研究表明:

51%爲感染性疾病(細菌性佔59%),高收入國家常見病原體爲巴爾通體病和尿路感染,低收入國家多爲布魯氏菌病、肺結核和傷寒等;

23%無明確診斷;

9%爲免疫風溼病;

6%爲血液惡性腫瘤。

六、發熱的危險預警信號

多數情況下,發熱症狀多爲輕微的、自限性疾病的表現,但也有部分發熱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現。臨牀上,需要通過綜合評估,早期識別出高危患兒,以便及時治療,改善預後。

(一)發熱程度

不作爲嚴重疾病的危險因素,但是<3個月的嬰兒體溫≥38℃或者3~6個月的嬰兒體溫≥39℃,即作爲嚴重細菌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IIa級證據)。

(二)發熱的持續時間

不作爲預警嚴重疾病的危險因素(IIb級證據),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嬰幼兒,發熱時間長短不能完全預測細菌感染的總體發生風險(IId級證據)。

但是,對於<3歲的嬰幼兒來說,病因不明急性發熱,發熱時間≥2天,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較高(Ic級證據)。

(三)對退熱藥的反應

病因不明急性發熱兒童應用解熱鎮痛藥的反應,不能確定對嚴重細菌感染有預示作用(Id級證據)。

(四)發熱的分級預警信號

寶寶發熱要注意哪些 第2張

表2:發熱的分級預警

(五)發熱需要警惕的疾病

發熱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表現,如延誤診斷或治療可能造成死亡或殘疾的發熱性疾病。

這些疾病包括膿毒症、菌血症、細菌性腦膜炎、肺炎(各種病原體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胃腸炎、皮膚軟組織感染、化膿性骨髓炎、關節炎、中耳炎、皰疹病毒感染、病毒性腦炎、重症手足口病和川崎病等。

(六)其他高危因素

除了按照上述流程進行危重患兒的識別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種特殊情況:

任何新生兒發熱,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可能意味者嚴重細菌感染;

1~3個月齡不明原因急性發熱嬰幼兒,伴有一般狀態不佳或實驗室指標異常(血常規、尿常規、CRP/PCT)陽性時應警惕細菌感染、尿路感染或顱內感染;

發熱疾病譜中,感染性發熱所佔的比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