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該不該給孩子實行高壓教育?

該不該給孩子實行高壓教育?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些家長以爲孩子一旦犯罪就得狠狠懲罰,讓孩子不敢再犯,但是,這樣很容易會導致孩子成爲人前人後兩個樣的“兩面派”。

該不該給孩子實行高壓教育?
  一次到一朋友家作客。這位朋友很讓我們羨慕,自己是個實權派不說,她家還是市裏的模範家庭,連電視上都播過她一家三口樂融融的鏡頭,據說她兒子也非常傑出,每年都是三好學生。  見有客人來,她兒子從房間裏探出頭來,立刻被當媽的斥了回去:“快去做你的作業!做不完不準吃飯!”  吃飯的時候,她兒子不小心把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臉色立刻嚇得慘白。儘管當兒子的快手快腳地掃了碎片,當媽的還是毫不容情地呵斥道:“總是笨手笨腳的!今天有客人在就算了,從明天開始罰你洗十天碗!”說着用嚴厲的眼神使勁地剜了兒子一眼。兒子嚇得低下了頭,乖乖地三下兩下把碗裏的飯扒完,規規矩矩地把碗放好,然後對我們說:“阿姨再見,我要做作業了。”說着怯怯地看了他媽媽一眼,小貓般溜回了自己的房間。這孩子如此乖巧又如此禮貌,引得我們一片讚歎聲。  下午,朋友執意要留我們吃晚飯,我們一再推辭,可是拗不過朋友的熱情,只得留下。朋友興沖沖地去買菜了。她剛出門,她兒子立刻兔子般躥了出來,對着我們喝道:“陪我玩遊戲!”我們吃驚地望着他,這哪裏還是剛纔那個低眉順眼的乖孩子,完全是個野蠻小子!他飛快地搬出幾輛小汽車,命令我們和他一起開動。一起來的朋友動作稍慢了一些,就被他揪住手狠狠打了一下,一邊打一邊還惡狠狠地瞪着我那位可憐的朋友:“不許告訴我媽媽!”  後來他又賴着我們下跳棋,而且又悔棋又賴棋,稍不如意就惡語相向,甚至拳腳相加,十八般武藝都使出來了,我們從來沒見過如此頑劣的孩子!偏偏這孩子前一分鐘還是那麼乖巧!  幸虧他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於是大家相約到公園玩,也帶上了她兒子。孩子在他媽面前又換了一副嘴臉,一直阿姨長阿姨短地叫我們,非常有禮貌,一路上還背古詩給我們聽,一首接一首,流暢無比,讓人無法想像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就是剛纔那個頑劣小子。不一會兒,他媽媽碰到一個熟人停住了,他立刻把我們拉到一條小路上,避開他媽媽的視線,命令我們:“快去給我買瓶飲料!”然後對着我們揮了揮拳頭:“不準告訴我媽媽!”  我們雖然給他買了飲料,心裏卻非常不舒服。不一會兒,他媽媽走了過來,看見他手裏的飲料,立刻變了臉:“你敢讓阿姨給你買飲料?!”  “不是,是她們非要給我買的。我不要,她們非要塞給我!”孩子一邊說着謊,一邊還威脅地看着我們。我們只好打圓場:“是是!……”孩子得意地笑了。這孩子簡直是有些狡獪了,他早就摸熟了大人們的心理。可惜當媽的一點都沒注意到孩子複雜的表情,只是高興地對我們說:“有次他賴着跟大人要東西吃,回家被我狠狠打了一頓,現在他再也不敢了!”  我們不好說什麼,我只是委婉地說:“以後對孩子還是不要太厲害……”  朋友立刻打斷了我的話:“有些家長就是捨不得打孩子,結果怎麼樣?嬌慣出來的孩子會有什麼好結果?我們家不同,孩子犯了錯,一定要懲罰,而且一定要重重地罰,讓他一輩子也忘不了,根本不敢再犯!”  是的,孩子是不敢再犯了,可那只是在你面前。我不忍心道出事情的真相……  專家點評:頑劣的品行只是結果,果源於因,因在於他成長於什麼樣的環境,以及接受過怎樣的教育,人是環境及教育的產物。  行爲心理學家華生認爲:人的一切行爲都是後天學習得來的。“慈母多敗兒”、“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對“習得論”的最好詮釋。人的品德行爲形成始於嬰幼兒時期,逐漸定向發展直到定型,經過雛形、進展、強化三個階段,而固定爲現今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若受到良性干預,則造就良性品行;若放任自流,必然頑劣成性。  華生曾言,他可以把一個嬰兒調教成律師,也可以將一個嬰兒變爲盜賊。這裏有一個關鍵詞:嬰兒。教育必須從0歲抓起,從母親的膝上開始。0~7歲是個性與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7歲以後,想去改變已難,改變十幾歲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定型了的杯子都無從改造,何況一個已有主觀意志的人,他的狡詐惡劣秉性並沒有被母親的高壓教育手段所制服。  在人的成長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育,父母是孩子最早、最有影響力的教育者。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母親是最細緻、最有才幹的雕塑家”。對孩子從小要處處謹慎,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有愛有嚴,不合理的要求與行爲堅決拒絕,莫以惡小而爲之,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