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新生寶寶爲什麼會吐奶?吐奶了應該要怎麼辦?

新生寶寶爲什麼會吐奶?吐奶了應該要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吐奶是寶寶正常的生理原因,因爲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所以在喝奶的時候容易嗆到,和跑進去空氣就會導致吐奶,寶寶吐奶了應該怎麼護理?

剛生完二胎,又重新開始照料新生小寶寶,有過照料大寶的經驗,加上五年來自己不斷學習育兒知識,這一次,就更加淡定和從容了。

最近,身邊特別多朋友生寶寶。大家都知道我是個二胎媽媽,也知道我寫過很多育兒文章,所以,很多朋友遇到新生兒護理問題,都來問我。

朋友生了寶寶有半個月了,昨天,她發信息問我:“你餵母乳有沒有拍嗝?拍了會不會吐奶?我的怎麼拍了還是會吐奶呢?有好幾次奶從鼻子和嘴一起噴出來,把我嚇死了!怎麼辦啊!”寶寶吐奶,這是大部分新手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太常見了,所以新手媽媽不需要擔心。

新生寶寶爲什麼會吐奶?吐奶了應該要怎麼辦?

新生寶寶爲什麼會吐奶?

大部分都是生理原因所致。因爲小寶寶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胃容量很小,再加上,寶寶的食道下端和胃的上端都比較鬆,也就是說,門關得不夠緊,當寶寶的腹壓一增加,體位一變,奶就很容易順着流出來了,這就是寶寶吐奶的原因。

另外,吃奶後運動的話(給他做被動操,或者寶寶自己手腳動起來,或者把寶寶換手抱來抱去),都容易吐奶;吃太急、太飽也容易出現吐奶現象

我的兩個寶寶都會吐奶,現在回看大寶小時候的照片,多數照片,特別是躺着的照片,都會發現有一張小紗布巾放在嘴邊墊着,哈哈,怕吐奶來不及接住啊!現在小寶也是,滿牀都是奶跡。

新生寶寶爲什麼會吐奶?吐奶了應該要怎麼辦? 第2張

奶爲什麼會從鼻子噴出來?

這個再正常不過了,人的口鼻本來就是相通的,就好像我們游泳的時候,不小心喝了口水,有時候也會從鼻子裏流出來。

爲什麼有時候吐出來的奶會有奶瓣?

有奶瓣,多數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偶爾發生的話,不是什麼消化不良,都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

寶寶吐奶怎麼辦?

每一次喝完奶,我第一件事就是把寶寶豎着趴在身上給她拍嗝。每次幫她拍出嗝來,都特別有成就感。聽到一聲響亮的打嗝,寶寶舒暢了,當媽的也跟着整個人舒暢起來,哈哈。我想很多媽媽跟我有同感。

新生寶寶爲什麼會吐奶?吐奶了應該要怎麼辦? 第3張

拍嗝,是預防寶寶吐奶的重要一步。

拍嗝有幾種姿勢,正確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種:把寶寶豎直抱在胸前,頭靠在你的肩膀上,給他輕輕拍打背部,手心中空(五指併攏拱起來),由下向上拍。這個步驟要注意保護好寶寶的頭部。(這是最多媽媽採用的一種拍嗝姿勢,方便簡單,易學會。)

新生寶寶爲什麼會吐奶?吐奶了應該要怎麼辦? 第4張

第二種:扶着寶寶,讓寶寶坐在你的膝蓋上,一隻手放在寶寶的前面,支撐他的胸部和頭,另一隻手輕拍他的背(這個動作很多人說比較難,因爲寶寶身體太軟了,其實掌握要點,多操作幾次就熟練了。)

新生寶寶爲什麼會吐奶?吐奶了應該要怎麼辦? 第5張

第三種:讓寶寶趴在你的腿上,扶着他的頭,讓頭高於胸部,然後輕拍他的背。(注意一隻手最好拿着寶寶的手,這樣固定寶寶,不容易下滑。)

新生寶寶爲什麼會吐奶?吐奶了應該要怎麼辦? 第6張

如果拍了好一會,還沒有拍出嗝來,也沒關係,因爲不是每次都會打嗝的,有些寶寶就是不打嗝的呢!

除了拍嗝,你還可以試試這樣做:調整餵奶姿勢。

餵奶的時候,特別是母乳餵養,儘量用一個寶寶和自己都舒服的姿勢,寶寶身體有一定傾斜度,緊貼着媽媽,寶寶和媽媽是零距離的。另外,抱着餵奶比躺着餵奶好一些,沒那麼容易溢奶。

01、減少腹壓

尿不溼不要穿得太緊,吃奶後半小時內儘量不要做撫觸按摩,抱着寶寶的時候儘量不要壓到肚子。

擡高上半身

吃奶後如果要把寶寶放下躺着,最好拿個枕頭將上半身擡高(注意不是擡高頭部,而是腰部以上的位置都需要太高。),而且最好讓寶寶右側躺一會,再仰臥。

不要頻繁餵奶

母乳是隨時隨地可以喂,很多媽媽擔心寶寶吃不飽,就不停喂,吐了又繼續給他餵奶,其實太過頻繁,或者讓寶寶吃得太飽,都特別容易讓寶寶吐奶的。如果吐奶了,可以拍拍嗝,過一會再喂,看看寶寶還吃不吃,如果他不吃,就不要勉強了。

選擇合適的奶嘴

如果是配方奶餵養的話,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奶嘴孔,如果孔太大的話,就容易嗆奶,太小的話又會容易吞入太多空氣,導致溢奶。

02、吃奶後不能馬上做的事

1、吃奶後不要逗孩子,儘量不要讓孩子處於興奮狀態,手舞足蹈的。

2、不要洗澡。吃奶後半小時後再去洗澡。

3、不要做撫觸或者是被動操。

4、不要搖晃孩子。減少換手抱的次數。

吐奶是很普遍的現象,瞭解後,新手媽媽心裏有底就知道怎樣應對了。新生兒的護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也是有很多小細節需要新手媽媽多學習多操作的呢!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