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到底要不要給寶寶把屎把尿

到底要不要給寶寶把屎把尿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很多寶媽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都會給寶寶把尿,那麼你知道寶寶排便或者排尿前的徵兆嗎?到底要不要給寶寶把屎把尿?

很多老人都習慣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把屎把尿,覺得需要讓寶寶早早脫離尿布和紙尿褲,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寶媽們一定要知道寶寶要拉屎撒尿前發生的徵兆

排便的前兆

1.寶寶在排便時會有特殊的表現,如小臉憋得通紅或者本來玩得好好的突然不動、不配合媽媽的動作、小肚子硬硬的、兩腿挺得直直的、突然開始哭鬧等等

2.每個寶寶都會發出自己的信號,就看媽媽能不能接收到,如果媽媽長久沒有領會,寶寶就不會樂意再發信號了,而是直接自行解決

排尿的前兆

1.寶寶排尿前也會有特殊的徵兆,如正睡得香時突然哭起來、玩的時候突然不動了、或者不想玩了、莫名其妙地打冷戰等

2.與拉屎一樣媽媽要善於找到寶寶的排尿規律,一般半歲以內的寶寶睡醒後肯定有一大泡尿,醒着的時候一般半個小時尿一次,而且一般在喝水或者喝奶後的15-20分鐘也會尿一次

到底要不要給寶寶把屎把尿

對於寶寶來說,大小便的條件反射還不完善,因而小寶寶對大小便是不能自主的,如果要給寶寶把屎把尿,需要注意這些事項

1.寶寶出生3個月以後,大便次數漸趨減少,大便時間也較固定,這時可以開始培養定時排便的習慣,從出生3個月開始,可通過大人發出“嗯嗯”、“噓噓”聲,建立聲音、姿勢與大小便的條件反射,幫助寶寶學會控制大小便

2.寶媽每天應注意觀察,寶寶在吃奶後或早晨醒後,大腸蠕動增加,如果面部發紅,眼睛發呆或用力屏氣或有放屁聲,可能說明要大便了,此時便是把屎的最好時機

3.開始時,可把寶寶抱起、雙腿張開,大人發出“嗯嗯”聲,到了5~6個月,可訓練坐便盆,大人在旁邊扶持,到了8個月時,寶寶就可獨立坐便盆了,不過每次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免得孩子過於疲勞,下次就不願意繼續了

4.寶寶每天小便次數比大便多,訓練會比較困難,一般從生後3-4個月開始把尿,可在睡前、醒後、哺乳前後、外出前和回家後,作爲進行排尿訓練的固定時間

注:寶爸寶媽要有心理準備,剛開始幾次成功機率很小,所以寶爸寶媽一定要有耐心

據研究發現,把屎把尿不當或過早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程度不一問題

1.憋尿反射不足或者缺失

寶寶到2-3歲時,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纔會發育成熟,這是控制大小便的基礎,過早的把屎把尿是在提前練習寶寶還沒發育好的肌肉羣,寶寶不是根據尿意進行排泄,而是根據父母把屎把尿的動作或“噓噓”聲來排泄的,這樣提前訓練寶寶還未發育成熟的肌肉,會導致寶寶憋尿反射不足甚至缺失

2.長大後容易頻繁尿牀

很多過早開始把屎把尿的寶寶長大後反而容易半夜尿牀,因爲他爲了憋住大小便,白天的括約肌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只有在晚上睡眠時才能得到放鬆,自然就很容易尿牀

3.增加感染風險

由於小寶寶的排泄過程還沒有形成規律,過早地把屎把尿,就是在訓練寶寶憋住排泄物,排泄物停留在體內過久會增加尿路感染的概率

4.脫肛

大人看到寶寶有拉屎的跡象就會去把,但其實寶寶並不一定想拉,結果導致把屎時間過長,這會增加長痔瘡甚至脫肛的風險,頻繁把尿容易造成肛裂,這和腹壓頻繁增高對本身較僵硬的肛門壓迫有關

5.骨骼發育不良

新生兒的脊柱是直的,到三個月會擡頭時,頸椎前凸,形成了第一個彎曲;六個月會坐時,胸椎後凸,脊柱形成第二個彎曲;一歲會走路時,腰椎前凸,脊柱形成了第三個彎曲,這樣才形成了人脊柱的自然彎曲,如果把尿姿勢的不正確,還會增加骨骼發育不良的風險,發生脊柱側彎、駝背等情況

寶媽需要注意一個關鍵問題,不要過於頻繁的給寶寶把尿

1.寶寶還不能自主控制自己的尿便,即使把尿成功,也只能說明初步建立好了一種條件反射或是家長已經掌握了寶寶排尿便的信號

2.過於頻繁的把尿,會使寶寶的尿泡變得越來越小,給將來自己控制排尿造成困難,而且還可能會造成尿頻的問題

3.過於頻繁的把尿也會讓寶寶覺得不舒服,從而出現哭鬧、打挺等抗拒行爲,這也不利於他將來自己控制大小便

注:不建議給寶寶過早或頻繁把尿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