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把屎把尿,真的能成功讓孩子“不尿褲子”嗎?

把屎把尿,真的能成功讓孩子“不尿褲子”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把屎把尿”(後文都簡稱“把便”)的話題,一直是媽媽們諮詢的熱門話題之一, “把便”不光在老年人養育孩子中有非常大的比例,很多年輕父母也因爲各種相互矛盾的網絡信息,不知如何取捨,有很多就聽從家中老人的安排,在給寶寶“把便”。

關於“把屎把尿”(後文都簡稱“把便”)的話題,一直是媽媽們諮詢的熱門話題之一, “把便”不光在老年人養育孩子中有非常大的比例,很多年輕父母也因爲各種相互矛盾的網絡信息,不知如何取捨,有很多就聽從家中老人的安排,在給寶寶“把便”。

和紙尿褲不同的是,很多年輕父母對於嬰幼兒排便訓練的知識和理解不足,或者被網上各種關於排便訓練的求助貼以及訴苦貼嚇到,加之咱中國整個大環境對於2歲以上(甚至於1歲半以上)的孩子兜尿布溼的接納性差,所以很多年輕父母一聽說老人以前是怎麼給孩子“把便”,從而成功讓孩子“不尿褲子”的,就覺得可以不妨一試。於是,關於“把便”的爭議就不僅存在於兩代人之間,同齡年輕父母之間同樣存在爭議。

把屎把尿,真的能成功讓孩子“不尿褲子”嗎?

還有一個讓這種家長間爭議更加熱烈一個重要原因:幾個“網紅”的兒科醫生對於“把便”的態度都是不一致的,有的以自己的外孫爲例,支持“把便”,有的則不支持“把小便”,支持“把大便”,有的則反對一切“把便”。

如果專業人士都沒有標準統一的看法,普通非醫學專業人士的各種迷茫和爭論就自不必說了。我有看到各種反對的理由,這些理由涵括了孩子身體健康的基本考慮,也不乏特別吸引眼球,聽起來似乎匪夷所思的論述,比如有一種說法:“因爲把屎把尿,中國的喬布斯都溺死在馬桶裏!”從精神分析論的角度,認爲“把便”扼殺了孩子的自主創造力。

我個人覺得這個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過於絕對化和誇張,我也發現這是很多家長覺得育兒專家反對“把便”的理由不靠譜的原因。要知道,決定一個孩子成人以後的自主創造力是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單一個“把便”就能起到決定作用的說法,是將“早期決定論”過於絕對化了,不能認爲是客觀而科學的。

把屎把尿,真的能成功讓孩子“不尿褲子”嗎? 第2張

我個人是反對“把便”的,也不讓家裏的其他人給孩子“把便”。

不利於孩子的睡眠1

我反對把便的第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利於孩子的睡眠。

時不時就有家長諮詢我:“爲什麼我家孩子晚上要大小便總是哭着醒過來呢?我們給他兜了尿布溼的呀?”

習慣於被“把便”的孩子,會將把便時的噓噓聲和排便建立關聯,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於是,夜間即使他要大小便,可是如果沒有聽到“噓噓”聲和被抱起來,他們就會憋着不尿,哭鬧不安,只有在被解開尿布把便時,他們纔會排便。

這樣的情況對於娃的睡眠質量有很大影響,因爲如果不是這樣,很多寶寶並不會醒來,直接睡夢中就在尿布溼裏尿了。大家都知道,睡眠對於孩子的發育至關重要,長期沒有好的睡眠質量,對孩子的長遠發展都有很大影響。

我之所以把這個作爲第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爲有的人主張:“強行把便是不對,但是如果發現寶寶確實有便意,把一下又何妨?”確實,在孩子有便意的時候把便,通常寶寶會快速拉,對身體損傷的可能性小,但是,這樣的主張是基於一個假設:“習慣了把便的孩子,你不把他就能馬上適應回尿布。”但是,有沒有考慮過:如果形成把便和排便的條件反射,對睡眠的影響怎麼辦呢?在共公場合怎麼辦呢?

把屎把尿,真的能成功讓孩子“不尿褲子”嗎? 第3張

影響寶寶的專注力2

我反對把便的第二個重要原因是:影響寶寶的專注力。

專注力一直是衆多家長關心的熱點話題,經常收到一些媽媽們的提問:“徐醫生,爲什麼我家孩子總是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啊?做什麼事情都只是專心一小會兒”。

殊不知,對於注意力的培養,幼年時的養育方法非常重要。因爲幼兒的注意力穩定性差,需要不斷從各種活動中練習自己的注意力,這個時候,各種在孩子專心玩耍時打斷他的行爲,就會影響他的注意力的發展。

把便就是這樣一個影響因素,很多家長盯着時鐘,每30分鐘把一次尿,時間一到,無論孩子在做什麼,願不願意,抱起來就要把尿,大人焦慮辛苦,孩子注意力的發展也受到影響。

把屎把尿,真的能成功讓孩子“不尿褲子”嗎? 第4張

希望孩子自己學會體察便意3

我反對把便的第三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希望孩子自己學會體察和認識自己的便意,理解便意和實際大小便排出之間的時間順序和間隔概念,從而自己根據對身體便意的感受,學會以何種節奏控制自己排便的行爲,而不是依賴於大人是否給他“把便”這個動作來調控自己的排便行爲。

很多人認爲把便是一種排便訓練,如果基於排便訓練的角度來看,把便更加是不可取的。孩子排便訓練的時機要基於身體、行爲和認知成熟度決定,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每個孩子準備好的時間各不相同,具體指徵大概包括:

① 身體指徵:孩子可以走和跑得很穩;每次小便的量很大,一次就可以讓尿布溼得厲害;上一次小便後能維持兩個小時左右尿布乾燥;午間休息尿布可以維持乾燥。

② 行爲指徵:可以靜坐5分鐘左右;對他人上廁所感興趣;討厭尿布,無論乾的溼的;渴望獨立做事情;不反抗排便訓練;

③ 認知指徵:排便前可以告知,甚至可以稍微等待;能服從簡單指令;

以上指徵不用全部符合,但至少要有80%的符合率,纔可以開始真正的排便訓練,所以對於小嬰兒,這種“排便訓練”也是不可取的。

把屎把尿,真的能成功讓孩子“不尿褲子”嗎? 第5張

另外,有很多人反對把尿的主要原因是怕對寶寶的脊椎不好、對寶寶的括約肌不好、容易引發痔瘡和脫肛。 這也是很多贊成把尿的人所不相信的,他們認爲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把尿的,我們自己也是被把尿的,但是我們挺健康的呀! 反對把尿的這些危害太過誇大其詞了吧?

目前確實沒有明確的數字顯示是不是把尿的寶寶他們的脊椎問題更多、痔瘡更多,但是有調查顯示咱亞洲人(包括韓國、日本和印度)的痔瘡和脫肛發生率確實更高。當然,我們不能明確把這些就一定歸結到把便這一個因素,畢竟影響任何疾病和不適的因素通常都是複合型的。

但是作爲父母,我覺得這種既不能完全確認,但是也不能排除的潛在危害,就足以讓我對這個方法慎重對待了,不是嗎?

更何況,小寶寶的脊柱、髖關節、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確實發育還不成熟(一般認爲要到3歲才真正成熟),那種把“大人堅持要把,寶寶扭動身子反抗”的把尿,或者那種“沒有便便把到你拉爲止”,或者各種把便姿勢的個體差異性(比如,有些人給孩子把便就真的只是靠拖着孩子的小腿部,除了背靠着,孩子的整個人都完全懸空,兩條腿還被扯得大角度張開),確實有健康隱患的。

所以,孩子小的時候還是用尿布溼吧,除了所需的費用以外,那些不透氣、紅屁股、熱都是可以避免和解決的,比如勤換、比如買質量合格透氣性好的、比如塗護臀霜、比如每次清洗後讓娃晾晾小屁屁、比如空調的使用……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