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疾病 > 消化系統 > 總結寶寶便祕的幾大原因

總結寶寶便祕的幾大原因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便祕,對家長來說,是很常見的消化系統毛病,一般飲食調理幾天就好了,但家長們知道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寶寶便祕嗎?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總結出,寶寶便祕的幾大原因,列舉如下,希望家長們能仔細閱讀。

總結寶寶便祕的幾大原因

  1. 疾病引起的便祕

寶寶的有些疾病是先天性的,也有些疾病是後天突發的。對於這些疾病引起的便祕,爸爸媽媽們應當多加關注,隨時注意寶寶的排便情況,妥善處理。

  原因解析:

先天性結腸炎,先天性腸道過長、腸道閉鎖、腸狹窄、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等病症都會給寶寶的排便帶來困難。寶寶的腸道過長,造成排便時間拉長,水分 被腸道吸收後就會導致便便變硬。時間一久,寶寶的腸道內就堆積起過多的便便和氣體,令腸管膨脹引起疾病,從而導致便祕。平時體弱多病,機體代謝能力差的寶 寶,也會在排便時感到困難,容易形成便祕。

  對策&護理:

先天性無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腫瘤壓迫馬尾部神經等先天性的疾病是寶寶便祕的內在原因,必須通過治療纔可以解決。如果寶寶是因爲身體虛弱、陰虛引起的便祕,只要通過藥物,食物調理和戶外運動的幫助就可以得到改善。

若寶寶只是單純的兩到三天不解大便,則可能是一般性的便祕。媽媽們可以通過上述的一些護理方法幫助寶寶消除便祕。但如果寶寶在便祕的同時,出現了腹脹、腹痛、嘔吐等情況,就有可能是便祕情況過重或是某些疾病所引起的了。這樣的話,就應及時就醫檢查,讓醫生來處理。

  2. 飲食不良引起的便祕

  原因解析:

一、營養攝入不平衡。小寶寶的營養很大部分都來自於母乳。如果媽媽喜歡吃一些辛辣、油炸等易上火,強刺激的食物,就極易使寶寶的腸道內積熱,導致腸道幹 澀、燥結形成便祕。同時,若寶寶的固體食物都是大魚大肉,而蔬菜、水果類很少的話,也會因爲蛋白質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而導致便便乾燥。便便幹 燥的話,寶寶就會因爲疼痛而不願意解,惡性循環後排便次數就更加少了。

二、食物種類過於精細。現在市面上的兒童食品越來越精細,缺少渣滓,寶寶吃多了這些食品,雖然很容易消化,但卻不利於腸胃的蠕動,久而久之腸道的蠕動功能減退了,也會引起寶寶便祕。

  對策&護理:

因飲食不良引起的便祕的寶寶,消除便祕的對策當然就是調理飲食了。寶寶合理的飲食搭配不僅可以有效預防便祕的發生,而且對已有的便祕也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媽媽給寶寶搭配的食物中魚、肉、蛋與穀物的比例要適當,儘量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太油膩,另外可多添加一些蔬菜和水果。平時還可以多給寶寶吃些含粗纖維 的食物,如玉米麪和米粉做成的小點心,這些纖維素能幫助寶寶的腸胃蠕動,還可增加食物殘渣,刺激腸壁,促進腸道蠕動,使便便易於排出。媽媽們平時應注意多 給寶寶喝白開水,如果寶寶不喜歡開水也可以適當地加入些蜂蜜、橘子汁,千萬不要用飲料代替。

如果寶寶有便便的感覺,但排便困難的話,媽媽可以將開塞露注入寶寶的肛門,以刺激腸壁,或者是用鉛筆粗細的肥皂條用水潤溼後,刺激寶寶的肛門引起排便。同時,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中藥也可以在遵照醫囑的前提下,讓寶寶適當飲用。

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積極有意義的鍛鍊,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生物鐘不但有利於寶寶較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提高與人溝通的能力,而且也會使寶寶的體質更強、更健康。

  3.生活習慣不佳引起的便祕

  原因解析:

有的寶寶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白天愛鬧,晚上貪玩不睡,吃飯的時間不固定,喜歡東跑西跑;還有的寶寶本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不能很好地與大人溝通 或是到了陌生的環境很緊張不能適應,這些情況都會使寶寶的代謝系統發生變化,使得本該排出的便便又被寶寶忍住不排了。排便不及時致使腸道的水分被吸乾,造 成便便燥結,引起便祕。另外,不喜歡運動的寶寶也容易便祕。因爲運動少的寶寶腸道肌肉和腹肌都鬆弛無力,在便便的時候使不上力氣,所以就會感到排便很困 難。

  對策&護理:

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所有對策中的重中之重。媽媽要幫助寶寶養成按時作息,按時吃飯, 飯後便便的良好習慣,多訓練幾次,久而久之寶寶的便便就會規律起來了。同時,訓練寶寶簡單的蹲、彎腰或是扭屁股等動作,也可以幫助寶寶鍛鍊腰腹部肌肉,有 助腸蠕動。當然,父母也可以在睡前順時針輕按孩子的肚臍周圍,這對治療寶寶的便祕也非常有效。具體按摩方法可根據圖示來操作。要注意的是,媽媽在按摩寶寶 左下腹觸及到條索狀物時,就要由上而下地按摩。另外,按摩寶寶的肛門口,也能引起寶寶的生理反應,促進排便。

總之,想要幫助寶寶消除便祕,找出引起寶寶便祕的原因是關鍵。瞭解引起便祕的原因幫你趕走寶寶的便祕煩惱。

傳染病
呼吸系統
出生疾病
消化系統
皮膚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