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懷孕 > 孕婦交流 > 孕期痔瘡 只因體內早“埋伏”

孕期痔瘡 只因體內早“埋伏”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孕婦發生痔瘡的概率還是很高的。有的症狀已經非常嚴重,疼得坐不住、走不成。但是,懷孕這個生理過程本身,並不是痔瘡形成的原因。

孕期痔瘡 只因體內早“埋伏”

孕婦發生痔瘡的概率還是很高的。有的症狀已經非常嚴重,疼得坐不住、走不成。

懷孕本身不會形成痔瘡

但是,懷孕這個生理過程本身,並不是痔瘡形成的原因。痔是人人都有的一種正常生理結構,它位於直腸下端黏膜及肛管皮膚下,主要由靜脈血管及一些結締組織組成。在正常情況下,“痔”會保持一定程度的充血,起“閉氣閉水”的作用,也就是說,當環境不允許人排氣和排便時,痔保證氣體和糞便不會溢出。但如果人長期處於某種體位或腹壓長期較高,使得直腸末端靜脈叢的血液迴流受阻,導致血管過度充盈、曲張成球狀,就形成了痔瘡。

痔瘡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女性在懷孕期間,子宮的增大的確會造成腹壓增大,但幾個月的時間,並不足以讓痔瘡從無到有。他認爲,真正的情形是,很多人在懷孕前就已經形成了痔瘡,特別是內痔。“單純性的內痔是沒有什麼症狀的,因此很難被覺察。”而一旦懷孕,增大的腹壓、孕期經常出現的便祕以及一些飲食刺激,會使得痔核脫出,形成混合痔,開始出現便血、疼痛等症狀。

孕婦患痔瘡,宜保守治療

痔瘡通常在懷孕中後期,也就是5~6個月之後發作。往往表現爲痔核出現水腫、增大,有的脫出體外後能夠復位,有些嚴重的痔核無法復位,形成崁頓,甚至缺血性壞死,讓孕婦極其痛苦。

但是,因爲擔心治療對胎兒有影響,很多患者能忍就忍,不願意到醫院接受處理。對此,如果出現較重症狀後不及時處理,分娩時的用力可能會造成痔核脫出形成崁頓,這種狀態下的疼痛會影響到產婦用力,影響產程。

孕婦患者最好還是到正規的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接受治療。治療痔瘡的藥物通常都含有麝香、冰片等藥物,孕婦不能使用,但可以採用開水坐浴、弧光照射等物理療法,使得水腫消失、症狀緩解;當症狀特別嚴重時,手術也是可以考慮的。“我們已經成功地給好幾位妊娠大月份患者實施了微創手術,效果很好。”董躍偉說。

痔瘡很少自行恢復

既然懷孕只是痔瘡發作的誘因,那麼,在妊娠結束之後,痔瘡會不會自行消失?對此,幸孕草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如果是單純性的內痔,應該會隨着分娩後腹壓的正常而回到體內。但這只是痔核消腫了,並未消失。遇到便祕、上火、辛辣刺激等誘因,還會再次發作。“而且痔核回到體內後,血液還在正常供應,它還會不斷增大,發作時症狀也更嚴重。”

專家建議,女性在準備懷孕之間,最好到醫院接受篩查,看是否患有痔瘡,發現後要徹底根治,之後方能懷孕,以免懷孕後期忍受巨大的痛苦;在懷孕期間,要多喝開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飲食以清淡爲主,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白菜等,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免給痔瘡發作提供誘因。

此外,還要適當進行一些體力活動和肛門保健。孕婦應防止久坐不動,提倡適當的戶外活動。如散步、做操等。每日早晚可做兩次縮肛運動,每次30~40遍。這樣有利於增強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排便和預防痔瘡。還可經常做肛門按摩來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方法是:排便後先用溫水清洗局部,再用熱毛巾按壓肛門,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5次。

孕婦飲食
孕婦保健
胎教常識
流產胎停
胎兒發育
孕婦疾病
孕期食譜
孕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