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0-1歲 > 嬰兒健康 > 寶寶鵝口瘡與奶垢的區別

寶寶鵝口瘡與奶垢的區別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鵝口瘡和奶垢的區別:症狀不同

鵝口瘡通常在牙齦周圍形成,分佈位置以雙頰內側、嘴脣內側、上顎、舌頭爲主,很少會出現在位置較後方的軟顎上。

鵝口瘡周圍無炎症反應,有斑片狀白膜附着,形似奶塊,但用棉籤可輕輕剝去,剝去白色黏膜後,基底部充血明顯。

輕微感染時,白斑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的痛感,或僅在進食時有痛苦表情。

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而嬰兒舌頭上出現的奶垢,多表現爲舌苔厚膩,並且有些發白,這就是典型的奶漬殘留。一般用棉籤可輕輕剝去,就沒有奶垢殘留了。

寶寶鵝口瘡與奶垢的區別

鵝口瘡和奶垢的區別:原因不同

鵝口瘡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

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餵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

而奶垢不是一種病,只是因爲嬰兒在喝奶之後沒有對口腔進行一個清理,或是喝水喝得少了,纔會造成這種現象

也有的是因爲小兒消化不良,積食,因此出現舌頭上有奶垢的情況。

寶寶鵝口瘡與奶垢的區別 第2張

鵝口瘡和奶垢的區別:發生年齡不同

通常3、4個月以內的寶寶比較常有鵝口瘡的問題,隨着年齡的逐漸增長而發生率會遞減,1歲以上發現鵝口瘡的機率比較低。

因爲1歲以上的身體免疫力比較健全。大多是因爲新生兒出生時,通過母親的產道所感染白色念珠菌,因此年紀小的寶寶比較容易感染鵝口瘡。

而奶垢的話,只要寶寶喝奶就可能會有奶垢,所以是沒有明確的年齡段的。

寶寶鵝口瘡與奶垢的區別 第3張

鵝口瘡和奶垢的區別:處理方法不同

鵝口瘡不會自愈的,必須通過藥物治療等,來消除感染,所以寶寶患鵝口瘡必須去醫院及時治療,而口腔內局部用藥是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比如說用弱鹼性溶液,如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然後用鹽水棉球洗乾淨,最後塗上1%龍膽紫,每天2次,一般2~4天就可治癒。

或局部也可用制黴菌素,先將制黴菌素50萬單位(片)碾成細末,平均分成4份,每次用1份,直接撒入患兒的口腔內,不喂水,讓寶寶自己用舌頭攪拌,使藥物與口腔黏膜充分地接觸,一般每天2次,幾天後即可見效。

寶寶鵝口瘡與奶垢的區別 第4張

寶寶舌頭上的奶垢如何去除

方法一:

可以讓嬰兒喝一些溫開水,在每次喝完奶之後,給寶寶喝溫開水,就可以達到漱口的目的,讓寶寶不易沉積奶垢在舌頭上,而且喝水還可以稀釋口腔中的乳酸,減少滋長細菌。

方法二:

使用紗布來進行護理,取一塊消毒過的紗布,用其包覆媽媽的手指,沾一些溫開水,將紗布潤溼,然後伸入嬰兒的口腔,輕輕擦拭舌頭上的奶垢即可。

方法三:

可以使用市面上專門設計的嬰兒專用矽膠刷牙齒套,它長得很像牙刷,將它套上手指頭上,幫寶寶輕刷舌苔即可。

寶寶鵝口瘡與奶垢的區別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