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健康 > 氣溫回暖 多加預防“春疾病”

氣溫回暖 多加預防“春疾病”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防

氣溫回暖 多加預防“春疾病”

  感冒多發 不妨試試蔥薑蒜

早春陽氣生髮的同時,也是流感病毒最易傳播的時節,所以,感冒、胃疼、腹瀉等疾病最易侵擾人們。而排在首位的就是感冒。因此,在這個時節,更應注意保暖,預防流感。市一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陶玉堅表示,病毒性的感冒,是可以通過多飲水排毒、休息調養自愈的。

據介紹,蔥薑蒜,也被稱作食物中的“速效感冒片”,並且還有生髮陽氣的作用。不論是兒童還是年人,都可適當地多吃一點,不僅能起到促進恢復的作用,對提高免疫力、減少感冒的機率也有很多好處。

此外,專家稱,此時陽氣漸生,氣溫日趨暖和,但由於早晚與中午的溫差很大,冷暖變幻無常,因而“春捂”尤爲重要。中醫院養生專家殷鴻提醒,人體下部血液循環較上部差,所以春捂要做到“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

 驚蟄3月 肝炎病毒易傳播

天氣漸暖,春雷震響,此時節肝氣旺盛,人易動怒。市中醫院養生保健部主任殷鴻表示,春季不僅容易出現肝火上亢,一些肝炎病毒也比較容易傳播。疾控專家表示,3月份正是甲、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高發時期。

據介紹,甲、戊型病毒性肝炎爲由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牀上主要表現爲發熱、噁心、嘔吐、肝區痛、肝腫大,可伴有黃疸症狀。而甲、戊肝主要通過食品尤其是食用生、半生的食品傳播,好發年齡主要爲15歲以上的青壯年和中老年人。

因此,在這一時段,若莫名出現發燒、嘔吐等類似症狀,要看看是不是患上了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在預防方面,則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半生的食品,注意生熟分開,可有效預防甲、戊肝發生。

此外,還要通過保證睡眠,少動怒,重視對肝臟的保養,以適應氣溫的變化,減少疾病的發生。

 蚊蟲出沒 注意保護皮膚

“春雷響,萬物長”,隨着天氣逐漸變暖,不少冬眠的動物及昆蟲都出來活動了。專家提醒,溫暖的氣候條件利於多種蟲類的甦醒和活動,除了外出時要注意草叢、樹叢間的蟲類,還要預防風疹、水痘、過敏等皮膚疾病。

蘇北醫院皮膚科主任朱曉芳介紹,除了勤洗手、多清潔外,在外出遊玩時還可以帶一些鹼性肥皂和抗過敏的外用藥物,萬一被昆蟲咬傷後,首先用鹼性液體沖洗傷口,再塗抹抗過敏的藥膏以消除疼痛。另外,如果發現有蟲叮咬或皮膚有紅斑,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千萬不要麻痹大意。

  食

  補益脾肺 適當吃些梨和鍋巴

早春時節,乍暖還寒,中醫表示,驚蟄的飲食原則是保陰潛陽,總體而言,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荸薺、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同時可補充維生素豐富的水果,還能滋陰潤肺。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而油膩、麻辣的食物最好不吃。

對於人們很容易口乾舌燥,出現感冒、咳嗽、咳痰等情況,這時不妨多吃些梨,可達到清熱養陰、潤肺止咳、生津化痰的效果。梨的吃法很多,如生食、蒸、榨汁或煮水,川貝燉梨對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梨性質寒涼,一次不宜食用過多,否則會反傷脾胃;對於脾胃虛寒或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此外,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應少吃酸,多吃甜食以養脾,鍋巴就是養生專家比較推薦的食物。因爲鍋巴是煮米飯時鍋底所結之物經低溫烘烤而成,而粳米經過低溫烘烤,外層的營養成分多被破壞,部分的澱粉也分解了,較易消化;而且,在吃鍋巴時,必須細嚼慢嚥,這樣可分泌大量的唾液酶以幫助消化吸收,促使腸胃蠕動,增強其功能;另外,微炭化後的鍋巴,還能吸附腸腔裏的氣體、水分和細菌的毒素,以達到收斂止瀉的作用。

  舒緩肝氣 適當運動伸懶腰

目前的氣候特點是,逐漸回暖、雨水增多,而驚蟄節氣特有的春雷也開始叫醒躲在泥土裏越冬的小動物或昆蟲,這個時候養生要點是保陰護陽、補益脾肺、舒緩肝氣、調節情志,應沉着冷靜,增強體育運動。

當氣候多變時,容易擾亂人體生理功能,對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都有一定的影響。引發精神活動的異常,導致精神病多發。由於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起居上應着重防止風、寒、溼邪致病,以早睡早起爲主。

其次,重視精神調養,應戒暴怒,更忌抑鬱憂傷。尤其是老年人,要隨時保持心態平和,不妄動肝火,否則肝氣升騰太快,易導致眩暈、中風。

第三,適當參加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如歌舞、欣賞音樂、踏青、多與人交流等等,以轉移注意力,使自己精神愉悅的同時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

此外,運動可激發體內陽氣上升。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羣來講,不應過早地晨練,將運動時間延後,不僅能給心血管一個適應的時間,減少發生心血管疾病意外,還能增強運動的效果。但需注意的是,運動時應避免大汗淋漓,以免過多消耗陽氣,微微出汗還要適當補充水分。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