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父母不能對孩子撒謊

父母不能對孩子撒謊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信任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父母承諾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父母是可信任的、安全可靠的,那麼孩子就會將這種感知擴大,甚至推及他人。

但是如果孩子發現,即使是最信任的父母也會騙自己,那麼孩子對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就會相應地受到傷害。

父母不能對孩子撒謊

做父母的本應該有顆平常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 “不要讓孩子成爲人上人,不要讓孩子成爲人下人,也不要讓孩子成爲人外人,要讓孩子成爲人中人。”什麼是“人中人”?就是儘量少給孩子提一些過高的、難以做到的要求,讓孩子成爲一個內心能與人和諧相處的平常人。

旦有些父母不慮孩子的實際興趣,不徵求孩子的意見,就讓孩子上這個早早教班上那個興趣班,本意是想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但可能能會收到相反的教育效果:孩子會心生厭倦或產生逆反心理,理,父母也會產生失望、失落的情緒

還有的父母喜歡支配孩子,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逼着孩子去做他沒有興趣的事情,這樣就可能使孩子成爲按照別人的意志辦事、缺少自主意識的人。

父母應積極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主動去“玩”。科學研究,幼年時的情緒管理能力會影響 個體一生的發展,所以在孩子早期成長階段段就採用順其自然、因材施教的辦法,更有利於孩子今後的健康成長。

孩子的快樂是金錢買不到的,童年也不會重來。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不要等着孩子來實現你的願望。每個孩子是不同的,分析孩子的特點和興趣,結合孩子的實際,才能找到適合孩子成長、成才的路。

當孩子在對世界的認知和遊遊戲中找到自己的路,在自由的空間裏盡情地成長時,他的身心才能健康地自我發展。

無數的事例表明,父母越是有一顆平常心,越是能創造出更多的不平常。父母不妨試着按平常人的模式來培養孩子,經過或長或短的歷練,或許孩子最後真能成爲一個“人物”。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