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父母怎樣幫助多動症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父母怎樣幫助多動症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怎樣幫助多動症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小孩子主要的兩大心理需求,是與父母鏈接的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這兩項需求皆來源於人類共同的愛與被愛的需要。

一旦這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以幼時創傷的形式埋藏在孩子的潛意識中,成爲其人格的一部分。

一切的自卑、脆弱、攻擊性等負面情緒都是這些創傷的外在表現形式。

深諳以上真理,所以南南特別心疼多動症(ADHD)兒童這個羣體,他們遭受的創傷難以避免的比正常兒童要多。

在他人(包括家人、老師)的眼中,他們總是不討喜:

上課開小差、做作業分神、不分場合亂跑、成績差、脾氣差、不服管教、偏執易怒、執行力弱……讓所有人失望。

因此他們所承受的責備、誤解、孤獨就會更多,而這些遭遇是與孩童歸屬感和重要性兩大訴求相背離的。

但如果,你能站在一個多動症孩子的視角來感知這個世界,或許對你體諒這個羣體會有一些幫助吧!

父母怎樣幫助多動症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多動症患兒的日常

# 多動症需要治療嗎?#

多動症主動治療的概率世界性偏低,因其症狀往往呈現爲心理和行爲問題,所以很多人對此並不瞭解,或者不以爲然,認爲長大會自愈。

誠然,70%的多動症患兒青春期以後可能會自愈,還有30%的孩子會一直持續到成人期,發展爲成人多動症,出現以下行爲:

難以集中精力看文件、開會超過一小時就坐立不安、想一出是一出、超速駕車、閃婚、衝動消費、頻頻跳槽、沉迷遊戲、抵抗和逃避壓力……

所以兒童多種症延誤治療很可能會加重病情,加上不被理解、訴求不滿的創傷,最終發展爲破壞性、攻擊性行爲。

對於這些在兒童期沒有得到治療的患者和他的家庭來說,有一個很重要的過度時期,那就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ADHD少年的浩劫,也是一次機會!

# 多動症的青春期有什麼不同 #

青少年在青春期的使命,是要從童年期對父母的完全依賴,走向成年期與父母之間的平等關係;

這個過程中:還要成功完成學業、學會與他人平等相處,經歷身體、心理和情感上的變化。

而叛逆,則是每個人證明自己獨立人格的必經之路。

這些普通少年要面對的青春期挑戰,可能會被ADHD患者無限放大。

因爲他們的執行能力較弱,在社交和情緒上不成熟,自控力也不如其他少年。

所以ADHD少年看起來就會比其他人更不穩定,他們對輕微的批評反應過激,或者把一切都視爲批評。

再加上創傷性人格,他們更可能會遭遇學業上的失敗、社會孤立、抑鬱和自卑,也可能陷入與家人的諸多不快。

並由此引發永無休止的爭吵、不敬、對抗權威和其他令人膽戰心驚的行爲。

不過呢,雖然ADHD青少年客觀上可能還沒準備好承擔起獨立的責任,但他們主觀上一樣的渴望獨立。他們的體內也蘊藏着意想不到的能量。

抓住了這次蛻變的機會,處理得當,ADHD患者成年以後極有可能大有成就,展現其出彩鮮明的生命力。

父母怎樣幫助

ADHD少年度過青春期呢?

如果在兒童期,你忽略了孩子的多動症,那麼在青春期這個重要的人生階段,更應遵從科學理念:

從醫學、心理和教育幾個方面進行綜合性干預,片面的強調任何一方面都是不足而取的。

進行一次全面且有針對性的醫學評估診斷。

誘發多動症的可能原因,是否需要藥物治療,該配合哪些康復訓練,日常飲食有什麼宜忌……都有其醫學考究

經過科學的分析,醫生會針對孩子的情況給予具體的治療建議。

建立以共情、關愛爲基礎的溝通方式,以平等、尊重的心態教育孩子。

1.“我理解你,並且贊同你釋放自己的情緒。”當孩子感到悲傷、委屈時,尤其是因爲ADHD症狀的阻礙被誤解時。

你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與之“共情”,讓他感受到被理解。

這種理解並非嘴上說說,而是試圖去回憶自己有過類似的經歷、相同的體驗並告訴孩子自己當時也是感到多麼的難過和委屈。

相比強行安慰讓孩子剋制住自己的情緒,釋放更能讓孩子獲得能量,重新點燃生命力。

2.發生分歧時,放下盛氣凌人的姿態,平等對談。

一個渴望獨立的青少年當然是希望自己得到尊重,心聲被聽見的,ADHD更是如此。

對這類孩子,家庭教育中最忌諱消極的評價,無情的斥責,不斷的猜疑,無理的苛求,空洞的說教,自私的溺愛。

父母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輕易對孩子的興趣、愛好做道德評判。重要家事也要開誠佈公的告知孩子。

3.不要試圖在一次會談中解決所有的分歧。每次溝通中,嘗試只解決1到2個問題。

然後,在至少等待一週以後,在上一次的問題得到緩解的前提之下,再討論其他衝突。

青少年可能在與你溝通的過程中無法集中注意力,容易跑偏。

因此在表達內容時就需要簡短明確,說話的過程中使用生動熱情的方式,保持一種有建設性或積極的語調。

5.最後一條黃金法則,偶爾從您患有ADHD的孩子身邊離開,讓自己也度個假。

讓孩子參加一次夏令營或其他的活動,遠離彼此一段時間,父母也重新充一次電,可幫助你從新的視角審視要面對的問題。

多動症最好的歸宿——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