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幼兒心病大多源於父母教養

幼兒心病大多源於父母教養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兩歲的孩子來到心理門診求助、7歲的孩子因無法適應學校生活而休學……在走訪了山西省婦兒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和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心理專家後,記者驚訝地發現,近兩年以來,發生心理問題的孩子漸趨低齡化,甚至兩三歲的孩子也有了“心病”。

幼兒心病大多源於父母教養

兩歲的孩子來到心理門診求助、7歲的孩子因無法適應學校生活而休學……在走訪了山西省婦兒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和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心理專家後,記者驚訝地發現,近兩年以來,發生心理問題的孩子漸趨低齡化,甚至兩三歲的孩子也有了“心病”。專家分析,這與現代社會環境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爲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要及早重視,並積極改變教養方式。

3歲不會說話

山西省婦兒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的王姝慧老師曾接待過一個3歲的小女孩,面對老師的詢問,她沒有反應,也不說話。家長焦急地傾訴說,這個孩子的語言能力相當差,平時和他們也很少說話溝通。剛開始,家長認爲孩子學說話晚,這是正常現象。直到孩子3歲上幼兒園後,才發現她很孤僻,從不和其他孩子交流,極少開口。

王老師詢問後瞭解到,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事業心強的母親生完孩子4個月就上了班,將孩子託付給婆婆。爲了不讓孩子打擾她幹家務,婆婆乾脆把孩子放在電視機前,年幼的孩子被電視節目深深吸引,除了吃飯睡覺,一看就是一天。老人覺得這孩子很“乖”,從不“搗亂”,在她的觀念裏,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就是歇下來也很少與孩子交流。

心理專家判斷,孩子是患了自閉症,他們認爲,父母和教養者與孩子的溝通過少,是造成孩子心理問題的最大原因。現代社會生存壓力大,不少父母將孩子託付給老人或者保姆看管,本身就不利於加強親子關係,如果看管人不愛說話,孩子會錯過語言、感官等發展的敏感期,從而導致心理問題。

喪失生活興趣

10歲的王英 (化名)和7歲的王祥(化名)是一對姐弟,年紀很小的兩個人對生活沒有任何熱情和慾望。老師問他們平時喜歡幹什麼,過了好半天,兩個孩子慢悠悠地回答,沒啥喜歡的,瞎活吧。兩個孩子都曾經在普通學校就讀,但由於反應“慢”,無法適應學校的節奏,只能休學。

通過多次談話,諮詢老師瞭解到,孩子的父親忙於做生意,母親便當了專職媽媽,一心一意在家看管孩子。沒有了工作的束縛,這位母親生活沒有規律,做事很拖沓,在她的影響下,兩個孩子也很“自由”,睡懶覺、做事沒有條理。更嚴重的是,這位母親經常牢騷滿腹,常嘮叨“活着真沒意思”。

心理專家認爲,這時候,全職母親一定要有清醒的意識:作爲與孩子接觸最多的教養者,母親一定先審視自己的行爲和心理問題,母親的生活態度往往影響孩子的一生。

發生學習障礙

王天明(化名)是個8歲的男孩,母親很爲他的學習頭疼,老師反映說,孩子上課注意力總是不集中,提問時孩子臉上則是一臉茫然,反應遲鈍,最奇怪的是,王天明寫字時經常左右部首顛倒。除了對學習沒興趣,王天明的體育活動能力也很低下,不會跳繩,體育課上別人扔來的皮球也不會接,爲此常被同學嘲笑。

省婦兒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的心理專家瞭解到,王天明和城市裏的大多數孩子一樣,居住在單元樓裏,也沒有兄弟姐妹。父母擔心他出去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把他關在家裏獨自玩,王天明的好朋友就是電腦和電視。他從4歲起就模仿大人玩“連連看”等電腦遊戲,有時候一玩就是一天。

心理專家認爲,王天明的問題是感覺統合失調。嬰幼兒大腦的發育需要外界的刺激,但現在絕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沒有玩耍的夥伴,家長又存在過分保護的問題,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爲,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爲破壞。缺乏運動、缺乏遊戲、缺乏大自然的薰陶,使得獨生子女出現感覺統合障礙。最初的表現就是不會跳繩等體育運動,到了學齡,則表現爲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

針對心理髮生問題的孩子,從事了十餘年兒童心理研究的李梅感觸頗多,她認爲: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要想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家長存在的心理隱患和改變教養方式。與她的看法一樣,市第二人民醫院心理諮詢醫生武威也認爲,在當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家長得病,孩子吃藥”的現象。武大夫說,生育孩子不僅僅是繁衍後代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更需要父母做好“功課”,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施加教養。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