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幼兒園敲警鐘,家長如何做

幼兒園敲警鐘,家長如何做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園敲警鐘,家長如何做

導讀: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學習是一方面,保障健康和安全更爲重要。而孩子在幼兒園的安全,不僅是園方的責任,家長也應行動起來教育保護孩子。

從3月23日福建南平男子連砍13學生惡性殺人案到4月13日廣西合浦兇殺案造成包括多名小學生在內的2死5傷,再到4月28日廣東、江蘇發生校園兇殺案,危險直逼幼兒園裏還不懂事的孩子們。看着一連串的血腥兇殺在校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孩子事件,“祖國花朵”的鮮血讓老師和家長打怵,讓孩子心驚膽戰,整個社會都在爲那些可憐的孩子動容。面對頻發的幼兒園安全事故,心痛無濟於事,反思和行動是最重要的。縱觀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可能的安全隱患還有很多,那麼如何對孩子的安全意識和保護方法進行教育呢?

家長:安全沒有保障,上幼兒園還有什麼意義?

網友琳琳媽說:“我不奢望孩子在幼兒園學到多少知識,只要孩子的安全有保障!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是爲了能讓孩子有個放心的地方生活和成長,如果不放心,還不如不送。”

幼兒園:院內教育重要,更需家長配合

某幼兒園園長:造成安全事故,幼兒園在監管上肯定有失誤。而平時幼兒園除了要落實好安全責任制、做好日常安全隱患的排查等工作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同時,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園方希望家長能配合我們,互相支持和鞏固孩子的安全教育成果。

專家建議:在生活中教育,進行科學引導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時,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水電安全、玩具安全和生活安全教育幾大方面。教育的時候不要急於求成,還應掌握一定的方法。

1、耐心地引導

常常聽到家長抱怨:“這孩子一點記性也沒有,不讓他爬高,會摔的,就是記不住,這不,摔了吧!”其實這不能完全怪孩子。幼兒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還處於發展階段,對他們僅僅進行說教是不行的,因爲孩子聽後很快就忘記,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育要有耐心。

例:家長看到孩子喜歡爬窗臺、爬樹,每一次都會耐心地說:“寶貝,你記得媽媽第幾次說不讓你爬高了嗎?記得快的孩子纔是好孩子,纔是媽媽喜歡的孩子。”這樣既不會讓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又能以榜樣的方式進行教育。

2、進行適當的鍛鍊、磨礪,提高幼兒自護能力。

大家知道,孩子受保護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錯,因爲突發的、難以預料的事很多,因此,讓年幼的孩子適當的鍛鍊、磨礪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有賴於他們運動能力的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尤其是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唯有靠充分的體育活動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我們應儘量帶着幼兒多到戶外活動,引導幼兒加強身體鍛鍊,根據不同體質的孩子安排鍛鍊內容,增強孩子的體質,如跑步、拍球、跳繩等。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動作的協調能力,還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例:有一位爸爸做的就很好,冬天的早晨,剛剛下過雪,路上的雪水都凍成了冰。一家三口在路邊走着,女兒要去滑冰,年輕的媽媽不同意,這時爸爸抱過孩子,把她放在冰上,女兒馬上高興地笑着跑,一下子摔了個四腳朝天,爬起來再跑又連着摔了好幾個跟頭。那個小女孩,不但沒有哭,還依舊爬起來,張開雙臂慢慢地試探着滑,再也不跑了,也就再也沒有摔倒。其實,這個小女孩在這短短的幾分鐘裏已經經受了一次磨礪,學會了保護自己。

3、隨機教育,及時提醒

安全教育應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應滲透在孩子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幼兒園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家長應結合孩子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適時、及時地提醒,給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只有在孩子原有的經驗的基礎上,鞏固已有的安全知識、強化隨時出現的安全行爲,才能讓安全意識逐步在孩子心裏紮根,讓安全行爲漸漸成爲習慣。

例:曾經有一次和孩子外出遠足,發現寶寶對路邊花壇中種植的月季花特別感興趣還去摸摸花瓣和葉片,可是月季花莖和葉上都有刺。我便隨機給孩子講了有關植物有刺、有毒的知識,以後再看見別的花,寶寶都會問:“媽媽,它會不會有刺呀?”瞧!她已經把上次隨機教授的安全知識轉化爲自己的安全行爲了。————晶晶媽

4、運用有效的“危險後果”教育法

作爲成人,我們經常認爲孩子年齡小,閱歷淺,什麼也不懂。在教育他們時避開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負面影響。每次送孩子只是反覆叮囑,不能幹這個不能幹那個,不能吃這個不能吃那個,恨不能將孩子裝進一個銅牆鐵壁的堡壘裏,使之不受任何傷害。但是,簡單的說教並不能引起孩子足夠的重視,反覆叮囑又會引起孩子厭惡。

例:有一位媽媽的做法就很理智:但她剛會走路的孩子想去抓開水瓶時,這位媽媽便領着他,走到開水瓶旁邊,打開了壺蓋,放在孩子手上,孩子馬上把手縮了回來;接着,媽媽又讓他把手伸到開水瓶的上方有水蒸氣的地方,孩子由馬上把手縮回。此後,這個孩子看到開水瓶再也不去碰它了。

5、家園合作共育,排除安全隱患

相當一部分“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存在於生活當中,家長在對寶寶進行教育的同時,如果發現什麼比較難解決的問題,要及時和園方溝通,讓老師對敏感的方面多加註意,避免孩子發生危險。

例:我家的孩子特別不怕生,我擔心他會受到陌生人的欺騙。我聯繫幼兒園的老師,說明了這個情況,於是老師在這一方面十分關注我的寶寶,讓我在送他去幼兒園之後也能特別放心。——於女士

借鑑:國外將安全教育滲透到遊戲中

國外幼兒園非常重視幼兒的自我保護教育,因爲真實的生活是充滿了各種危險因素的。由於發現幼兒獨自在家中應對陌生人時很容易引“狼”入室,給自己帶來危險,因此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政府教育部門特別製作過主題爲“不要開門”的專題節目,警方也專門爲孩子製作了獨自在家的安全手冊,讓孩子在塗塗畫畫中記住應對陌生人的一些安全守則,如接聽電話時,不告訴陌生人自己的名字和地址等相關信息,有任何不對勁,要打報警電話等。將這些安全守則轉換成親子游戲的一部分,讓孩子在與家長的遊戲過程中學會自我保護的技能。除了讓孩子們學會避免生活中人爲造成的危險,美國幼兒園每月進行一次火災、暴風雨等災難的逃生演習,讓孩子們掌握逃避自然危險的能力。

呱呱教如是說

幼兒園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錯綜複雜的,其預防對策也應因事而異、應時而異,應人而異。安全問題在孩子的成長中是任重道遠的,父母不要對安全事故感到恐慌,最重要的是從小事抓起,細心引導,與幼兒園溝通好,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定的生活氛圍。

女兒幼兒園慘遭“鞭刑”

據報到遵義佳佳幼兒園一名年輕的阿姨缺乏耐性,竟體罰一名2歲小女孩。昨日,家長與園方因賠償問題不能達成一致再次發生激烈爭吵。

小女孩的母親楊女士說,因她在異地上班,無人照料孩子,便將女兒蘭蘭送到位於紅花崗區北京路的佳佳幼兒園全託,吃住均在幼兒園。一週前,她回到遵義,前往幼兒園探望女兒,赫然發現女兒全身多處青紫,臀部還有道道血痕,心痛、憤怒,使得她難以自控,當即找到幼兒園負責人理論。

佳佳幼兒園楊園長接受採訪時說,該園系私立幼兒園,半個月前,因園裏一名阿姨家中遇急事請假,她不得不臨時聘請了一名20多歲的女子頂替這名阿姨的工作。因當時急需用人,沒有嚴格審查對方的素質,上班一週後,發現這名女子沒有耐心,竟在沒有別的阿姨在場時體罰頑皮的蘭蘭,體罰手段採用了手擰、鞭抽等。

幼兒園當即開除了這名女子。因怕家長擔心,她纔沒有及時將此情況告之蘭蘭的家長,而是買來膏藥爲蘭蘭塗抹傷口。一週前,蘭蘭的媽媽到幼兒園發現女兒被體罰後,她除了向家長賠禮道歉外,還滿足對方的要求,帶蘭蘭到遵醫附院進行了全身檢查,該園爲此花去1000餘元,檢查結果,蘭蘭只是皮外傷。

蘭蘭的母親認爲,孩子遭受體罰,系幼兒園監管不力,負有完全責任。因此,幼兒園僅是支付檢查治療費是不夠的,必須賠償精神損失費等共計1萬元。但楊姓園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爲,家長索賠過高,該園只願賠付1000元錢。

幼兒園孩子的安豈能馬虎

三歲小孩上幼兒園的頭一天,偷偷溜出去跑到了近1公里外的另一家幼兒園,引起家人一場虛驚。

這件事暴露出多重問題:

孩子的安全需要進一步引起重視;

處於監管真空的非法幼兒園問題很大,要儘快解決;

沒有納入義務教育背景下高額幼兒教育費用的問題,也需要社會各界重視。

兒童從學校或幼兒園走失屬嚴重責任事故,這一點毋庸置疑。家長把孩子送到教育機構,在辦理了入學、入托手續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教育機構同家長簽訂了委託監護的服務合同,孩子到了幼兒園,監護的責任就落在幼兒園身上。如果哪家幼兒園宣稱不保障孩子的安全,絕不會有家長願意把孩子送進去。

對於一家幼兒園來說,保障孩子的安全,這絕對是最重要的工作。正規的幼兒教師都有相關的專業訓練,幼兒園都應該有一套保障安全的管理措施,不得有一絲馬虎。可是個別不正規的幼兒園,沒有合法辦學資格的幼兒園,很容易出現撈一筆錢就走人的短期行爲,把孩子送到那裏壓根兒就沒有安全保障。

前不久,曾發生一起接孩子的人沒有到,孩子卻從校車走下去走失的事件,這說明,即使正規幼兒園,安全管理也要加強。

面對不正規幼兒園的問題,首先我們的家長要多個心眼,不要把孩子送到那些不正規的幼兒園。其次,我們的監管部門更要多操一分心,一旦那些不負責任的幼兒園脫離監管的法眼,就會留下很大的安全隱患,這些隱患包括幼兒接送車輛的安全,幼兒食品安全,校園設施安全。所以,這樣的非法辦學機構需要早發現早取締。

誰不心疼自家的孩子?

一些家庭爲了讓孩子進入心儀的校園,不惜學孟母三遷,花高價購買名校周邊的住宅;不少家庭精心爲自己的孩子挑選幼兒園,有人甚至帶上攝像機去逐一考察幼兒園的各項硬件和軟件。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早獲得較好的學前教育,也希望幼兒園能夠保障孩子的安全。

但是,在另一方面,上面那位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個沒有合法辦學資格的幼兒園,不一定是出於不知情,讀這種幼兒園的一般是覺得那類幼兒園比較便宜,或者圖方便等等。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們也很難指責他們只爲省錢而沒有充分考慮孩子的安全。

畢竟,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承受高昂的幼兒教育費用。

幼兒學前教育費用高,這在國內屬於普遍現象,一個比較極端的說法是,幼兒教育費用堪比攻讀博士的學費。幼兒教育非常重要,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啓蒙越早,越能夠開發智能。那些經濟條件相對薄弱的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機會和安全之間,是否能有一個兩全的選擇呢?

我們希望,在嚴格幼兒園辦學條件的前提下,儘量降低准入門檻,爲幼兒教育提供更多支持。既有更充分的競爭,也嚴格監管,安全問題就不會被放大。

家長的七大擔憂

1 對安全心存憂慮:大多數家長都有這樣的擔心,尤其是在北新幼兒園發生慘案之後,表示對安全問題擔心的基本都是女士。

2 潛在危險不可預知:在安全隱患的問題上,家長對幼兒園的保安沒有安全感,感覺傷害都是猝不及防和難以預料的。

3 對老師心有芥蒂:家長擔心幼兒園老師有把個人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對孩子體罰、對孩子放任不管等行爲,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4 擔憂孩子自保能力:家長認爲小孩子遇到安全威脅後,意識不到什麼是危險,很多事情無法說清;面對危險,自保能力差。

5 對檔次低的幼兒園缺乏安全感:大部分家長認爲越好的幼兒園在設施、安全保障方面都是下過一番功夫,比檔次低的幼兒園更安全。

6 對“全託”心有餘悸:就全託和日託的安全性問題上,家長覺得還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最安全了,對“全託”心存餘悸。

7 怕保安特衛不夠用:家長認爲,讓孩子學習自我保護的手段是不現實的。最好是老師保安盡職盡責,抓好對孩子的安全保護工作,幫助孩子遠離危險。

怎樣讓寶寶在幼兒園裏不被傷害?

Q:璐璐生性比較懦弱。在幼兒園裏,她常受小朋友欺負,誰拉她辮子啦,誰捏她的臉啦,誰搶她玩具啦……每天回來她都有告不完的狀;平時跟家裏幾個表兄弟姐妹在一起,她也是最容易受欺負的一個;出去玩時。一旦有不認識的小朋友對她粗聲說話,或是對她做威脅勸作,她都會嚇得大哭大叫。看着女兒膽小怕事的樣子,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擔心長此以往會影響她的身心健康。

A:1、有時打鬧是孩子特有的表達方式

孩子年齡小,交往表達的方式和大人不一樣。有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比較稚嫩,他們往往用動作來表達對同伴的喜歡,而對方孩子可能不理解或不喜歡這種特別的方式,誤認是別人欺負自己了。

2、孩子缺乏與同伴交往的技巧

不少孩子一旦脫離成人的懷抱,會顯得手足無措、鬱鬱寡歡,對新問題和新情境缺乏應變能力,在同伴面前變得緊張、拘謹。

3、父母的過分關注造成孩子心理的不適

即使孩子天天回家告狀,爸爸媽媽也不應過分焦慮。你的情緒是導致孩子越來越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孩子從父母的話語、神態、動作中感覺到了不安,心理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無形中會產生壓力,久而久之變得更害怕與同伴交往了。

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地幫他建立自信。你不妨這樣做——

創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大膽與同伴交往

多創造讓孩子在家裏表演的機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將孩子表演的過程用攝像機記錄下來,給孩子自己欣賞。過些日子後,鼓勵他在家庭聚會中當着親朋好友的面表演;如果他怯場,可以讓大家觀看孩子表演的錄像。也可以讓孩子邀請要好的同伴一起到家裏舉辦“禮物分享”派對,請每個小夥伴準備一份小禮物,在歡快的氣氛中互相交換禮物。孩子在送給別人禮物的同時,也得到了其他孩子的禮物,這種驚喜可以幫助他走出正常社交的第一步。讓孩子輪流表演唱歌、舞蹈或朗誦,最好是他有興趣或擅長的,鼓勵他和同伴分享家裏的食物和圖書等等。孩子會從同伴的微笑、家人的讚許中獲得快樂和滿足。

關注孩子內心的需求,引導孩子合理宣泄情緒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膽小,不願意向親人或夥伴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妨利用他的興趣愛好,鼓勵他大膽表達。例如:有的孩子很喜歡卡通人物,不妨給他與卡通人物獨處的時間,鼓勵他將想說的心裏話通過錄音機或MP3傳遞給卡通人物。等孩子不在家時,再仔細收聽他與卡通人物的對白,並模仿卡通人物的聲音錄下幫孩子解決問題的錄音。幾次以後,孩子會從中學到不少好方法,試着與同伴交往。

讓孩子在幼兒園充分表現,增強自信心

當孩子的心理建設初步完成後,可以及時與幼兒園老師進行溝通,請老師給孩子在班級裏表現的機會。當然,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過程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家長要有耐心。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孩子出現何種狀況,都不要打擊他的自尊心,鼓勵和支持是這類孩子最需要的。孩子碰到交往中的小難題,你不妨換個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多創造機會讓孩子們在一起遊戲,鼓勵他在交往中學會交往。

如何防範幼兒園意外傷害之根

幼兒園意外傷害的源頭,一般來自於活動場地、設施不安全因素,也有來自教師工作期間疏於職守及來自孩子自身的動作發展差,無安全意識等。前兩項是外因是條件,這裏談談作爲內因的根本,如何讓孩子從自身出發,加強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及如何提高孩子身體素質。這纔是防範幼兒園意外傷害之根本。

一、對幼兒進行安全意識教育:

幼兒對有很多事情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地方能去、什麼地方不能去;也不知道什麼東西能玩、什麼東西不能玩。對於某些事情他們偏偏喜歡做一些危險的嘗試。有的家長就給幼兒訂下了清規戒律,不許做這做那,並不給幼兒做進一步的解釋,幼兒不知道不許做的理由,更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危險性,他們出於好奇或逆反心理,會繼續做一些危險嘗試。所以,家長若要真正說服幼兒,就應該常向幼兒進行一些安全意識教育,通過看電視、聽故事以及讓幼兒親眼所見由於不注意安全而導致災難的事例

例:張茵說她的兒子在她燙衣服的時候要去摸熨斗,她就把她兒子的手放到熨板上,剛熨過的熨板也很燙,但是不會燙傷,從那以後她兒子再也不敢去摸熨斗了。做到隨時隨地隨機的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在思維你形成趨利避害的有意心理暗示。

豐富幼兒一些簡單的社會經驗,進而向他們提出一些安全規則,講清原因。如:要求幼兒遵守交通規則,不亂闖紅燈;父母不在家時不輕易開門讓陌生人進門;不帶小刀等危險物品上幼兒園……通過這些教育使幼兒明白做危險事情的後果,理解家長的限制是對自己的愛護,同時無形中也增強了幼兒的自我防範意識。

二、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由於現在的小孩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很多都會嬌生慣養,但是這反而會害了幼兒。家長應注意讓幼兒獨立面對困難,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性,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不要事無鉅細,處處爲幼兒掃除障礙,使幼兒養成依賴心理。如:可以讓幼兒學習穿衣服、繫鞋帶、疊被子;吃飯時會自己剔骨頭。

家長還應多創設機會,不斷提高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幼兒拿不到玩具時,家長不要急於幫他把玩具拿到手,而應引導幼兒先自己想辦法拿;若經過努力還拿不到時,再有禮貌地請別人幫忙。逐漸使幼兒在勞動實踐中建立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增強生活的自理能力。

三、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也是減少幼兒園意外傷害的途徑之一

孩子在活動中,如能自覺聽從教師指導,有次序的進行活動,會大大降低意外傷害的可能。

四、培養幼兒健康的體魄:

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造成了“高樓綜合症”,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帶幼兒到戶外去活動,永遠都關在小小的套房裏,幼兒缺少了鍛鍊的機會。我們時常見到這樣一種情況:關在套房裏的一些體弱、內向的幼兒活動時常會碰撞;而平時比較好動、頑皮、身體健壯的幼兒卻難以碰傷,家長們總覺得僥倖。

究其原因,其實不然。體弱的幼兒就是因爲平時沒有活動,所以遇到危險時反應慢,靈活性差,動作不協調,容易受到傷害;而那些頑皮、健壯的孩子是因爲有了很好的鍛鍊所以動作靈活,遇到危險時反應快,能採取自救方法,因而受傷害就小。可見增強幼兒的體能是提高幼兒自護能力的重要途徑。平時,家長應帶領幼兒到戶外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幼兒的體質。時間和空間也應該合理安排、動靜交替協調搭配體育活動,以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發展他們靈敏、協調的動作,從而有效地避免意外傷害。

五、培養幼兒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

要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培養幼兒的應變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這些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在:

一是適應周圍環境變化的能力。

如:知道隨季節和早晚增減衣服;春天吃預防感冒的藥;

二是對突如其來事件的靈活處理。

幼兒有時候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去處理一些較危險的事情,這就需要成人平時有意識地訓練幼兒的自救技能。如:玩耍時不小心擦破皮應馬上請求他人的幫助;在商店和父母走散了,可找商店的叔叔、阿姨或警察幫忙等。總之,家長應人爲地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引導幼兒想出各種自救方法使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應變能力。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