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爲什麼孩子的玩具不要超過5個?

爲什麼孩子的玩具不要超過5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帶孩子出去逛街,只要看到有玩具的店子就走不動了,一定要買一個纔會了事,給孩子選擇玩具需要注意哪些呢?孩子的玩具是越多愈好嗎?給孩子買多少玩具最合適?一起來看看吧!

朋友芹看上一套新型玩具,想買下來給孩子當生日禮物。

她老公制止道:“ 咱家的玩具都能放滿大半個屋子了,孩子天天坐在玩具堆裏,就沒見他哪個玩得時間長。”

芹不服氣:“玩具多孩子才聰明,你不懂別摻和。”

芹打和我訴苦:“現在哪家孩子玩具不多?哪裏能不給孩子買玩具呢?”

我告訴她:“你老公說得有道理,給孩子的玩具真的不是越多越好。”

爲什麼孩子的玩具不要超過5個?

爲什麼孩子的玩具不要超過5個?

美國弗吉尼亞學者說:留給孩子的玩具應該是5個。

因爲低於5個,孩子可能會出現自卑心理;超過5個,不僅會讓孩子分心,而且會限制他們的創造力。

前幾天回鄉下,女兒忘記了帶玩具,只從兜裏找到一個魔方。無奈之下,她只好捧着魔方玩,傍晚快回城時,她居然把魔方的三面顏色都轉齊了,高興得直蹦。而在此之前,魔方買了一年多,她都是偶爾拿起來 ,轉一會兒就放棄了。

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學教授凱茜·茜爾娃,曾花了數年時間,對3000名年齡在3~5歲之間的孩子進行跟蹤調查。

結果發現:玩具太多容易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而當他們精力不集中時,就不能更好地學或玩。

選擇多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並且更容易放棄。

玩具少的孩子創造力更高

太多的玩具,不僅會干擾孩子的選擇,也會限制孩子的創造思維。因爲他們心裏會有依賴:比這個玩具更好玩的玩具還有很多。

上週,同事影的女兒把我正要扔掉的廢用捲紙筒要了去,等到晚上,我看到影的朋友圈裏發了一張照片,上面赫然就是捲紙筒做成的毛毛蟲。

影說,女兒從小玩具就不多,十珍惜玩具,每次換新玩具都是充滿期待,玩完會小心地收好。女兒還經常自己製造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想法和點子特別多。

美國托萊多大學的研究學者,爲驗證周圍環境中玩具的數量對幼兒遊戲的影響,曾進行過一項實驗。

他們將36個孩子分成兩組:一組有16個玩具,另一組有4個玩具。

他們發現,在同樣的時間裏,玩具少的孩子,會拿起每樣玩具兩次以上。同時在每件玩具上花的時間也更多,他們會去發覺每樣玩具的更多功能和玩法。

玩具多的孩子,他們往往不能持久玩一件玩具,極少深入挖掘玩具的更多功能和玩法。

研究結果表明:玩具少的那一組孩子,表現出了更高的創造力。

玩具少的孩子社交能力與幸福感更強

有一次,我陪着表妹帶孩子去早教中心。

那一天,正逢早教中心的消毒機壞了,沒有辦法給玩具消毒,整個玩具屋裏,就剩下桌椅、窗簾。

我以爲孩子們會失望,可結果讓我大吃一驚。那天在場的5個孩子,從一開始獨自待在大人身邊,到最後一起用桌椅、毯子搭帳篷。現場笑聲不斷,到最後個個都不想回家。

表妹說:來早教中心這麼多次,這一次孩子最開心。

當孩子身邊的玩具較少時,更容易學會與人交往,他們會發現,通過語言交流可以與其他人建立良好的“玩耍”關係,比如一起玩比單獨玩更有趣等。

當他們在社交中體會到成就感,會更容易在無玩具的條件下獲得快樂,也就更願意與人交流。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曾在他的書中提到:

幸福意味着擁有自由和選擇,但更多的自由和選擇並不能帶來更大的幸福,相反,選擇越多,幸福越少。

因此,如果家裏有很多玩具時,我們可以先把玩具分門別類後,留3-5個玩具給孩子玩,並多陪孩子一起玩,鼓勵孩子多動腦子。等到孩子確實玩膩了,再換幾個玩具給他們玩。

給孩子選擇玩具需要注意哪些

不限制玩具的選擇範圍

我們在給孩子買玩具時,往往會陷入“性別玩具”的誤區:

比如,男孩子就買車、槍、炮;女孩子就選芭比、毛絨玩具等。

研究表明:所謂的性別玩具,都是我們給孩子帶上的固定標籤。

事實上,玩具沒有性別,也不應該分性別,應讓孩子在充分接觸、嘗試後,讓他們按自己的喜好做選擇。

與孩子的能力相匹配更好

著名教育學家維果斯基說:孩子的學習會在最近發展區內發生。太難孩子就學不會,太簡單孩子就會覺得沒有學習興趣。

因此在挑選玩具時,玩具最好符合以下兩點:

●孩子能操作得來的,讓他覺得這個玩具是可控的。

●難度不要超出孩子現階段能力,不讓他有挫敗感。

當孩子的能力與玩具的挑戰匹配時,玩具便會給他帶來自我滿足。

玩具不僅僅是買來的

《英才發掘團》裏,40個月的語言小天才,端着一桶米和各種鍋碗瓢盆到客廳開始玩,大米被灑得滿地都是。

爸爸和媽媽看見了,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坐下來一起和孩子玩起了大米,最後,一家人還一起把大米收到米桶裏。

研究嬰幼兒心理學的陳忻博士說:其實,只要給孩子提供豐富而多樣的物品就好,並不一定要買大量的高級玩具。

客廳裏的桌椅沙發、廚房裏的大米蔬菜、自然界中的泥土花草,都是孩子的“玩具”,這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中介。

父母的陪伴,讓孩子更聰明

教育心理學教授凱茜·茜爾娃曾歷時數年,對3000名年齡在3—5歲之間的孩子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那些玩具較少的孩子,由於父母與他們一起閱讀、唱歌和遊戲的時間更多,智力水平更高。

對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遠勝過玩具。

把三個兒子都送進斯坦福的歌手陳美玲,在《50個教育法》中說:比起買玩具給孩子,我更願意教他們一些動手動腦的遊戲,隨時都可以玩,這些遊戲孩子們玩起來永遠不會覺得無聊。

她說,大兒子小時候曾非常喜歡玩假想釣魚的遊戲,他站在牀上頭,手裏吊着一根線,假裝自己在釣魚。

過會他喊着:“釣到咯,釣到咯。”

“釣到什麼啦?”我問他。

他回答我“秋刀魚”、“章魚”之類的。

我就接着問:“那我們怎麼吃呀?”

他說“烤着吃”、“蒸一蒸,放點醬油”,給出許多有趣的答案。

“那咱們今晚就做這道菜吧。”我附和道。

於是,在生活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學會了不花錢就能玩耍的方法,他們說:“玩具玩不多久就會煩了,我不要的。”

愛的互動,促進陪伴的質量,既讓孩子樂此不疲,也能讓孩子享受到愛的滋養。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