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寶寶遇到“事”會有哪些反應

寶寶遇到“事”會有哪些反應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作爲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能應對周圍環境的改變,更好的調整自己狀態接納環境或者事件本事,讓孩子恢復到原來的快樂?如果孩子遇到事情,那麼會有哪些反應?

一、什麼是應激?應激由什麼引起?

當胎兒從母親溫暖的子宮降臨人世,經過狹小的產道被積壓出來,每個寶寶自這“哇”的第一聲哭泣就意味着開始經歷應激。成長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應激事件不時出現,從日常小事到嚴重的創傷、災害,引起應激的事情很多,好事和壞事都可以成爲應激事件,有的是正常、可以預見的,有的則是突然發生的事故。

應激可以造成積極的和消極的影響,有的帶來機會和好處,有的則造成軀體和心靈的創傷。當寶寶適應了一個個應激就意味着在人生的坦途中適應能力不斷增強、更成熟,將會成長得更好。

但當應激超出了孩子的應付能力,就會產生不良影響,出現一系列的身心問題,嚴重到一定的程度則成爲應激障礙。如重大傷害、災難事件引起的創傷後應激障礙,更多見的則是適應障礙。

學前兒童

應激處理能力很弱,更容易受到應激的影響,是應激危害的易感人羣。對於一些難養型或慢熱型、認知能力差、家庭功能不良、生活環境中有暴力傾向、對刺激敏感的寶寶,更容易產生應激的負面影響。

寶寶遇到“事”會有哪些反應

二、應激事件的分類

重大應激事件:對任何成人來說都是嚴重創傷或災難,如至親亡故、嚴重創傷以及火災、地震、洪水等災難;比較重要或影響較大的事件:如移民、生病住院、受到暴力、經常被別人嚴重欺負或被攻擊、自己珍愛的東西丟了……;有些應激是兒童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上託兒所/幼兒園、換老師和班級、搬遷新居、外地旅遊、參加考試、需要完成高難度的任務、被家長過高要求、追求完美等;一些生活中很小的事情,雖然對很多孩子不引起不良反應,但也會引起有些孩子的應激反應。這是兒童氣質所致。如,被小朋友推了一下,玩具被搶,看見老師比較嚴厲地對其他小朋友講話,一些遊戲比賽、開玩笑等。

家庭中發生的事情經常造成兒童應激,消極的事情如:父母關係不和睦甚至家庭破裂,家庭成員的變化,經常被虐待或偶爾被指責打罵,親人重病、分離、去世。好的事情如:過生日、養了新寵物、搬新居、來客人、媽媽出差、照養者改變、生活習慣改變。

應激也可來自自己身體內部,如:飢餓,疼痛,對聲音、光線、溫度、擁擠敏感,疲乏,身體突然受到刺激(如打針)

三、學前兒童對應激的反應

應激反應可以立刻出現也可延遲到數週後或更晚出現。兒童以不同的方式對應激事件發生反應,如生病、退縮、緊張、發怒、尋求被注意。學前兒童應激的表現常有:

1.情緒異常:

控制不住地哭泣,煩躁,容易被激怒、發脾氣,傷心、憂鬱,過分不安或擔憂,如老是考慮“會發生什麼事情”;緊張、害怕,怕獨處,特別依戀、粘人;

2.行爲異常:

行爲習慣改變;攻擊、破壞性行爲,如打人、踢人或摔東西;緊張和自慰行爲,如拔頭髮、吸吮手指、咬手指甲、咬東西;過分好動或發呆不動;迴避行爲,如躲避、退縮、怕見人;退化行爲,說話和舉止表現象個嬰兒;交往障礙,如變得孤僻、不與小朋友交往。

3. 言語表達困難,不能告訴大人他們的感受,結巴;

4. 容易受驚嚇,對突然的聲響很敏感;

5. 軀體症狀,如頭痛、肚子痛、心慌、呼吸急促;

6. 睡眠障礙,常見入睡困難、夜驚、做噩夢;

7. 食慾下降,飲食習慣改變;

8. 大小便失禁,尿牀;

9. 興趣改變,如對玩具或遊戲的興趣改變、重複做相同的遊戲或破壞性遊戲;

10. 容易出事故

11.大些的孩子還有拒絕上幼兒園、說謊、學習成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隨着年齡增長,兒童也會採取一些解決策略應付消極的應激,如問一些問題、鼓勵自己、解決簡單的問題。對於一般性的應激事件,也有些兒童不會出現異常情緒行爲,表現出良好的順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