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該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聽話?

父母該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聽話?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都希望孩子聽話,那麼該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聽話?“不聽話”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不聽話”呢?

原因一:不滿足要求

不斷索求的孩子會滿足於現狀,認爲父母給予的一切事情都理所當然。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的要求,即使是一丁點兒的要求,孩子都會不滿,對父母不依不饒。

原因二:習慣性依賴

這種孩子大多出現在同祖輩一起居住的家庭裏。老人對孩子百般憐愛,使他習慣了包辦代替。當大人要求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時,孩子往往覺得力不從心,可免則免,自然會拒絕完成父母要求做的事情。

父母該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聽話?

原因三:父母本身言行不一致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大人如此,小孩也一樣。父母是孩子的重要“模仿對象”,當對孩子發出指令時,如果孩子從來沒見過大人完成這項指令,卻要求自己來做的時候,便有可能不執行,這也就出現了孩子不聽話的現象。這類型父母多數沒時間陪孩子,和孩子缺乏溝通。孩子拒絕大人的回答往往是:“你也是!”

原因四:對所做事情不感興趣

這類型的孩子並不多。他認爲父母的指令並不適合他。這種獨特的兒童往往是在打罵聲中長大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往往非常調皮搗蛋,有自己的一套。因爲他認爲父母並不重視他,因此很可能會做出一些“越軌”的行爲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心,“不聽話”就是招數之一。

原因五:孩子處於三個逆反期

2—3歲;7—8歲和青春期。

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聽話?

其實,孩子有時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聽從父母的指令,這正是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西方有一派心理學家認爲,3歲幼兒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即使五六歲的幼兒反抗行爲也是很明顯的。何況現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社會,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許多信息,對人對事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過早地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而且容易扼殺兒童的天性,使孩子從小失去兒童最珍貴的創造性人格,這會給父母留下難以彌補的悔恨。

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如下的實驗:他對2至5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

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作出決定的能力。而後者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餘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這一研究說明,反抗行爲強的孩子,長大易有堅強的獨立意志,而這一點正是當今的人才應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