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寶寶與媽媽之間需要“第三者”?

寶寶與媽媽之間需要“第三者”?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8.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第三者”的祕密,你知道多少?說到“第三者”,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拒絕的,但在親子育兒中卻需要“第三者”。沒有他的介入,男孩可能會成爲傳說中的“媽寶男”,女孩可能會出現“戀父情結”;沒有第三者關係的融入,孩子會不知道如何交朋友,甚至無法融入社會等等。

下面爲大家解讀“第三者”的祕密。

家庭裏的俄狄浦斯情結

星期天,豆媽和豆爸窩在沙發上看電視,豆子在一旁鼓搗他的鍋碗瓢盆,專心做他的大廚夢。

我們看的是韓劇《我的老婆是大佬》,劇中女主角彪悍的作風深深打動了我,於是我忍不住提起拳頭拿旁邊的豆爸開練。

按說這種暴力情節不應該在小孩子面前上演,但我也是花拳繡腿,不是真打。我打豆爸的時候,豆子擡頭瞄了媽媽一眼,繼續切他的“菜”。但豆爸面對豆媽的拳腳,是斷斷不會求饒的,奮起反擊,捍衛男權,他一把捉住我的手腕。就在這時,豆子生氣了,他扔下手裏的餐具,豁然起身,大叫:“啊,不許打媽媽!”

這個場面實在太感人了,豆媽幾乎要熱淚盈眶,剎那間,2年多來的勞苦灰飛煙滅,心中涌動一股愛的熱流:兒子,媽媽真是沒有白疼你啊!

有人撐腰,我耀武揚威地對豆爸說:“來啊,你惹我試試!”豆爸黯然神傷,他被兒子的俄狄浦斯情節打敗了。那天晚上,豆爸說:“老婆,咱們生個女兒吧。”

當初,小豆子尚未面世之前,我和豆爸都盼望他是個女孩子。一度,我有小小的遺憾在心。可是,親愛的豆子用行動粉碎了我的遺憾。民間有說法,“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同理,豆子是我的男式小棉襖,倍兒貼心,倍兒暖和。

我是家裏的大廚,每天在廚房辛勤勞作,鼓搗出各式菜餚給兩個男人吃。一個廚子最大的心願是什麼?肯定是得到吃客對菜式的讚許。

我家老男人是懂心理的,但他嘴刁,總是使用轉折句,先假意首肯:“挺好,不錯。”關鍵在後面,“要是肉再多點就好了……”“要是加點糖我就更喜歡了……”很不幸,我是學中文的,對轉折句,我從來不聽前面部分,所以,豆爸的回答總是讓我窩火。

聽聽我兒子是怎麼說的:

“媽媽做的菜好不好吃?”

“好吃。”

“怎麼好吃啊?”

“有幸福的味道。”

兒子的回答讓媽媽覺得再麻煩的工序、再長的火候都是值得的,那是爲了兒子幸福的味道啊!

縱然豆子會把客廳變成垃圾場,會在臨睡前磨掉我最後的耐心,會打翻我的香水……但是在關鍵的時候,是他爲我挺身而出,阻擋了爸爸的“黑手”;在我像只蜜蜂一樣忙得腳不沾地時,是他捧着一鍋毛線做的麪條來到我身邊:“媽媽,吃麪吧。”甚至體貼地問:“要不要加點泡菜?”怎能不讓我感激涕零、無怨無悔?

造物主創造男性和女性,就是讓他們相愛的,這種愛跨越了年齡和身份,使兒子戀母,女兒戀父。當然,他們會長大,會懂得尊敬和愛戴自己的父母。

我看過一部德國電影,叫《其實在天堂》,令人記憶深刻的一個片段:男主角在童年時,躺在小牀上,看着陪他入睡的媽媽,鄭重地告訴她:“媽媽,長大了我要和你結婚。”這大概是隱藏在每個小男孩心中的願望吧。

小豆子很愛媽媽,想到這裏,我就很開心。

孩子需要“第三者”的親密關係

豆子越來越大了,對於情感,他已經很敏感了。在孩子2~3歲的時候,孩子會發展媽媽以外的人際關係。

在這個時期,孩子會有一個特別怕生的時間段,並不是因爲他害羞,而是因爲他需要掌控感:當有陌生人侵入他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時,他會有些害怕,所以怕生是一種正常的狀態。

當他發現和別人建立關係也能給他帶來滿足體驗的時候,他就會熱衷於和其他人建立關係了。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就是爸爸。爸爸的適度進入,其實能把孩子從媽媽身邊拉開,讓孩子和媽媽的關係遠一些,以便孩子發展其他關係。

寶寶與媽媽之間需要“第三者”?

如果爸爸不能插進孩子和媽媽的關係,就會給孩子帶來麻煩。有些人到了成年,與人建立的關係還是嬰兒和媽媽的關係,哪怕他已經三四十歲,這常見於一些單親家庭或者爸爸經常不在家或爸爸在家裏沒有發言權的家庭裏。

在這樣家庭結構中的孩子,到了三四十歲都還唯媽媽是尊,很孝順媽媽,非常重視媽媽的體驗,同時和媽媽衝突不斷,這很像一個孩子又回到了6~12個月,回到了嬰兒狀態。

所以爸爸適時進入,使媽媽和孩子的關係不至於太緊密,對孩子以後的社會化和獨立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很多父親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2歲多的孩子並沒有完全脫離與媽媽一體的狀態,但也懂得媽媽是媽媽,爸爸是爸爸。最有趣的是,很多男寶寶都會在無意識中有維護媽媽的願望。

維護媽媽,其實是希望和媽媽永遠在一起。而寶寶這個“利己”的動機,往往會被媽媽按照自己的願望解讀:兒子生來就是保護媽媽的,兒子和媽媽最親。

當然,這可以滿足媽媽內心渴望被人保護的願望。特別是那些感覺丈夫不是很愛自己的女性,寶寶的行爲可以直接被她們利用,從此媽媽和兒子的關係更緊密,形成病態的糾纏。

案例解讀:孩子沒有能力滿足媽媽

在一次家庭治療的培訓中,我遇見這樣一個案例。

一家三口,父親與母親的關係很疏遠,互相抱怨,甚至怨恨,出於對16歲的孩子沉迷網絡的擔憂,他們一起帶着孩子來我的諮詢室。見面的時候,媽媽一臉木然,父親臉上很焦慮,兒子則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當他們挑選自己的座位的時候,家庭關係立刻顯現出來了:媽媽第一個坐下來,兒子很自然地坐在她身邊,而父親只能坐在另一邊。從這樣的位置來看,媽媽是聯繫兒子和父親的關鍵,但媽媽一點也沒有意識到。

治療師問媽媽自己在家裏是什麼角色時,媽媽說:“我沒有地位,只是滿足父子兩個人的需要,基本就是個保姆。”媽媽說話的時候,兒子聽得很仔細,丈夫則把頭側到一邊,也許這樣的抱怨他聽得太多了。而父親在說話的時候,兒子仍只關注媽媽。兒子和媽媽很親密,起碼兒子是這樣表現的。

這樣的家庭結構,怎麼可能不出現問題?

可以看出,兒子很想滿足媽媽,很想讓媽媽開心。可是,他沒有能力,媽媽總是不開心,這樣的無力感讓他很受挫折並憤怒,所以他對媽媽的感情很矛盾:他想離開媽媽,但擔心媽媽因爲自己的離開而更加無助,所以他不知道怎麼辦。

在網絡裏,他可以完全忽略這些體驗,並且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快樂,因此,網絡成爲緩解關係衝突而帶來的焦慮、挫折感的工具,他也可以藉助網絡幻想成爲自由的自己。

我想,這個男孩子剛開始的時候一定很像小豆子,在與媽媽緊密的關係中獲得滿足。媽媽也一定很溺愛這個孩子,只是在溺愛的過程中,控制了這個孩子的一切,包括阻止他與自己父親之間的互動。

而這個父親由於工作等原因,沒有和孩子建立比較好的親子關係,當然,也就很難成爲孩子與媽媽分離的中間人,也難以成爲孩子進行自我認同的榜樣。

孩子的三角關係怎麼建立?

一些媽媽爲什麼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而與丈夫的關係危機四伏、矛盾重重?這仍要歸因於女性的自我價值問題。

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一句“男女平等”並不能直接提升所有女性的內在價值感。因爲缺少內在價值感,她們需要用丈夫來滿足自己,一旦丈夫令她們失望,她們就需要一個替代品,自然就把注意力放到兒子身上了。

她會在兒子面前數落丈夫不好,用哀傷的情緒傳達丈夫對自己的傷害等。兒子內心愛着自己的媽媽,都會有想保護媽媽的願望(其實不是保護,是愛),這樣,兒子自然就會站在媽媽這邊,好像媽媽的保護神一般。

假如這樣的情景和關係一再被強化,而不是父母用和諧的關係打破孩子內心的幻想,那幻想就會成爲現實。

用豆子來做例子,如果豆子的“不要打媽媽”的幻想被強化,豆子就會和豆媽建立沒有縫隙的關係,我這個爸爸就不會被豆子認同,也會被他排擠。家庭結構出現問題,關係自然出問題了。

好在豆子有這樣的幻想甚至認知出現偏差的時候,我會和豆媽一起將事實真相告訴他,豆子需要真相。在真相中,豆子不需要猜測,他會知道爸爸媽媽是一對,相互愛護,也就開始和我們建立比較健康的三角關係了。

當有些媽媽問,爲什麼自己的孩子只能和一個小朋友做好朋友,當他的好朋友有其他朋友,他們會很傷心、憤怒。我會告訴那些媽媽:

孩子的三角關係沒有建立好,問題出在她們與丈夫的關係中。

“不要打媽媽”看似玩笑,其實這是父母內心願望的反映,當然也是關係的呈現。聽到孩子這樣說而開心的媽媽,千萬不要開心太早,更不要鼓勵孩子的這種情緒,因爲這可能意味着孩子沒有自我的開始,而始作俑者可能就是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