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對孩子付出,就和買京滬房子一樣,越早越好!

對孩子付出,就和買京滬房子一樣,越早越好!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週日剛從哈爾濱回來,晚上約了幾個好久沒見的大學同學一起坐坐。一晃我研究生畢業7年了,時光對女人來說真是把殺豬刀啊!其實父母對孩子付出,就和買京滬房子一樣,越早越好!

大家坐下聊聊生活狀態,感覺差別還是挺大的。我們中過得最滋潤的一位,問她怎麼樣,她說:“挺好的啊。孩子很陽光、成績不錯,家裏經濟也漸入順境。”我們問她:“那這些年是怎麼努力的啊?”

她誠誠懇懇的說:“努力是真的有,辛苦是真沒有。要說祕訣,只不過是早年間在北京多買了一套房,在孩子3歲之前一直全職陪她吧。”

“現在房租早已超過了房貸,坐享被動收入。全職陪伴的3年,給孩子打下了好基礎。現在孩子體能優秀,很少生病,閱讀各項能力都很強,回家自覺寫完作業後再去讀英文小說,偶爾有問題也能和我交心,很快就解決。我現在找個半職工作,很悠閒啊!”

她說完之後,另一個同學就倒了苦水。她說:“你真行,抓的時間節點真好。養孩子這件事,我是跟你反着來的。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倆都忙工作,把孩子送到了姥姥家。現在孩子上小學了,一寫作業就跟我叛逆,學校有事也不和我說。我現在就覺得諸事很累啊!”

看着她們倆的狀態,我又開始思索總結:養孩子,固然付出很重要,但是“時間節點”這四個字,也許是更有效率的保證。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是這樣說的。

諾貝爾紀念經濟獎得主學者詹姆斯? 赫克曼在《因人而異的教育回報估計》一書中提出:

你在孩子0到3歲時投資1元,將得到18元的高回報;

3到4歲時投資1元,將得到7元的回報;

小學時投資1元,將得到3元的回報;

大學時投資1元,就只能得到1元的回報;

而到了成年時才投資1元,回報將是負的。

結論就是:在整個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在最初階段的付出都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

孩子越小,你的陪伴作用越大。當孩子足夠大,你再陪伴,也不那麼管用了。就好像京滬買房,越早買越划算,越晚買越買不起一樣,在越小的時候陪伴孩子,孩子受益的才最多。像我那位生活滋潤的女同學,陪伴了生命前三年,現在已經收穫果實了!

所以,我得到了兩個結論:

1. 如果我們幸運到有一段時間可以隨心所欲的自由支配,寧願把它用在孩子的早期時光上。

2. 談到爲孩子犧牲職業,只需要三年就足夠了。這三年的付出,遠勝於之後的十三年、甚至三十年。原因就是陪伴孩子的時光越早,效用越大。

爲什麼呢?

早年間的陪伴,其實是建立關係

大家不要小瞧“建立關係”這四個字,它正是我和毛豆的幼兒園的精髓箴言(我們的幼兒園是瑞吉歐)。甚至可以說,瑞吉歐的理念的全部精華就是這四個字。

深刻領悟了這四個字,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當時我剛到新班級不久,對孩子們來說還是位新老師。我們班最大的男孩大H已經6歲,有一天踩到了另一位女生小C的腳,吐吐舌頭就跑走了。我走過去拉住大H,對他說:“你要向她道歉哦!”

沒想到大H根本不理我,跑掉了。我好生疑惑,6歲的孩子早就懂得是非了,爲何如此沒禮貌呢?我就跑去找幼兒園的資深教師了。

一聽我的陳述,她就笑了。她對我說:“你看着我怎麼做吧。”

她走到大H身邊,只說了一句話:“剛纔發生了什麼?”

沒想到大H 馬上回頭,主動去找小C誠懇的道歉去了。

這效果太完美我不明白啊,我問老師爲什麼。

老師說:“因爲你來的時間還太短,還沒有和大H“建立關係”。說白了就是,他對你不熟,關係還不溫暖,他有了錯誤也不願意當你的面承認,更不會聽你的話。”

對孩子付出,就和買京滬房子一樣,越早越好!

老師繼續啓發我說:“親密的關係,對孩子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注意培養親子關係,而在孩子上學之後加以嚴格要求,就很容易出現“陪讀要命”的問題。”

“你會經常發現,本來在書裏很有效的育兒法,怎麼到了我孩子身上就不管用呢。其實那並不是育兒法出了問題,而是你和孩子的親密關係出了問題。你和孩子真的有足夠多的親密時間嗎?孩子是喜歡你,還是怕你?如果你們的關係真的夠親密,你不用說,孩子就會自動去做,那是因爲孩子怕你傷心。”

最後,老師提醒我說:“建立和孩子親密關係的最好時間,是0-3歲,總之越早越好!剛出生之際比1歲好,1歲比2歲好,2歲比3歲好,幼兒園比上小學好!這是一筆極其划算、越早越好的投資。”

嬰兒大腦的神經可塑性最強,有無限的可能性

不過,上面說的“培育親密關係”,還不足以說明,爲什麼陪伴孩子就像買京滬房子一樣,越早越划算、晚了就造成不可逆的損失呢?

正好,我最近也是自學很多腦神經科學的知識。當我的同學說“在前三年投入很多”時,我一下子就豁然開朗,明白關鍵因素在哪裏了。

那就是:嬰兒大腦的神經可塑性最強。越小的孩子,越具有無限可能。

美國腦科學博士Perry.B.D.說,4歲小孩的大腦已經達到成年人腦體積的90%, 大部分的腦神經系統都發生在這段時期。

有一位科學家詼諧的說:“嬰兒誕生的時候,他的大腦並不知道自己要變成一個擅長冷兵器作戰的中世紀勇士,或是一個擅長撥絃琴的十七世紀音樂家,還是一個需要存儲和整理大量信息並掌握複雜社會構建的現代知識分子。但是一個嬰兒的大腦,爲所有的可能性做好了準備。”

對孩子付出,就和買京滬房子一樣,越早越好! 第2張

咱們拿孩子的“習慣”來舉個例子。我在幼兒園工作這些日月,有一個體會:其實孩子在幼兒園糾正不好的習慣,是挺容易的,因爲3-6歲的孩子,只要給他適當的環境和外部的強化,一週左右就能建立新習慣。

可是園長說:“這個速度遠不如0-3歲的孩子。給0-3歲的孩子養成習慣,會更穩固而迅速。”這是因爲,一個人的習慣是腦回路的外在表現,成人改變習慣需要長久的毅力,而孩子只需要強化很短的時間,就能在大腦中形成固定路徑和模式,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比如閱讀習慣、動手習慣,都是這樣養成的。

對孩子付出,就和買京滬房子一樣,越早越好! 第3張

人生如同一條長河,在不同階段,我們做的事情效用也不同。甚至可以說,在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決定了我們的人生產出。

如果養大一個孩子註定要花費我們的寶貴精血,那麼最高效率的辦法就是把它花在孩子初生三年。

很多媽媽聽到“全職媽媽”三個字就心有餘悸,其實如果各方面允許,只用三年全職陪伴孩子未見得是個壞事。因爲前三年付出了,後面很多年將會數倍輕鬆。做一個“三年短期全職媽媽”,既把孩子教好了,又不會長期中斷自己的事業,其實是漫長人生中比較划算的投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