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幼兒園虐童事件,想讓孩子開口說,先看看這幾點你做對了麼?

幼兒園虐童事件,想讓孩子開口說,先看看這幾點你做對了麼?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繁發生,小編看了也是很心疼,這兩天身邊好幾個朋友發來鏈接,說又爆出了身邊一起幼兒園虐童事件。孩子們被所在幼兒園的老師以“點點”和“拔蘿蔔”的方式進行虐待。面對這樣的情況,想讓孩子開口說,先看看這幾點你做對了麼?

同一個班裏多名幼童肢體上出現“小紅點”。

幼兒園虐童事件,想讓孩子開口說,先看看這幾點你做對了麼?

家長李先生回憶說,9月19日,家人在給孩子洗手時,發現孩子手心上有幾個紅點。幾經追問,孩子纔開口說是“被老師扎的”,還說老師把一塊紅布蓋在小朋友的手上,然後用牙籤扎。

在被孩子的話震驚之餘,李先生又在孩子的胳膊和腿部發現多處紅點。

經市法醫醫院鑑定,孩子身上的傷爲“肢體外傷”,李先生隨即報警。

讓這位爸爸感到不安的是,在跟該班的多名家長溝通後,他發現同樣的事情不僅僅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該班學生思思(化名)的媽媽告訴記者,她在思思的耳後也發現了一處紅點,經詢問,孩子說是被老師扎的。

幼兒園虐童事件,想讓孩子開口說,先看看這幾點你做對了麼? 第2張

家長們提到最多的是“點點”和“拔蘿蔔”, 原來以爲是幼兒園的遊戲,沒想到竟然是懲罰孩子的手段!

“點點”就是老師拿一塊紅布蓋住孩子的手,拿牙籤扎,還要數一二三,孩子不聽話就扎。

“拔蘿蔔”就是老師一根一根地拽孩子的手指,還要拽出響聲。

更可怕的是在這之前,沒有一個孩子跟家長反應這件事,因爲老師說如果把被扎的事告訴了家長,家長就不要他們了。

目前已有多位被扎幼童的家長帶孩子到市法醫醫院做了傷情鑑定,併到派出所報了案,案情等待進一步的進展。

……

又是一件讓人唏噓不已的幼兒園虐童事件,讓人感到震驚。

算算9月1日開園的寶寶們上到現在,也大概一個月了。

藉着這件事就跟大家聊聊,再不能預測孩子會遇到一個怎樣的老師的前提下,家庭養育中,父母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作爲一個經驗不太豐富的過來人,我也有些經驗想與大家分享。

因爲CC本來就外向的性格,加上平時也有意引導她敘述事件,所以上了幼兒園之後,如果當天發生了什麼讓人記憶深刻的事件,問她,都能說出來。

班上的媽媽常開玩笑:不知道你家孩子今天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問CC就行了。

後來,我給幾位家長朋友分享了一些引導孩子“說“的辦法,大家實踐之後覺得還不錯,至少能“套”出話來了。

今天也分享給大家,我的經驗只能拋磚引玉啦,也希望大家給出更多更好的建議。

想讓孩子開口說,先看看這幾點你做對了麼?

你的孩子會正常表達了嗎

正常的表達,既是表達自己的需求:我渴了,我餓了,我想小便了,我不想午睡了;也是敘述一件事情的能力。

如果孩子根本尚未具備比較清晰的梳理和表達一個事件的能力,那不管你怎麼問,他都只會回答:沒事兒啊,不知道啊。

平時,可以多在家鍛鍊,家庭成員之間就可以。

比如C爸帶CC下樓玩回來,我就會引導CC跟我講講,今天跟誰玩了啊?(悅悅姐姐還是小魚?)有沒有跟小朋友搶東西、吵架啊?

問的時候不要事無鉅細,要懂得抓重點,人物、時間、地點、衝突(這裏的衝突是指引起較強烈的情緒波動的事件,可以是開心的、也可以是難過的)

即便是還不會表達的寶寶,這些也可以操練起來的,只不過變爲爸爸媽媽說,孩子聽。

比如媽媽可以向爸爸表述:今天我帶着寶寶去樓下玩了,突然衝出來一隻大狗,嚇了我一跳,把寶寶也嚇哭了;後來隔壁的小雨給了寶寶一個球,她又開心了不哭了。

在父母總結性的陳述中,寶寶也能慢慢的學會梳理事件並準確表達。

還是提醒,父母講述的,以及要求孩子講述的,最好是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千萬別把今天遇上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的經過一一道來,也不需要事無鉅細的問先跟誰玩、後跟誰玩、玩了什麼,這等雞毛蒜皮。

(孩子下去一玩2小時,玩的遊戲那麼多根本敘述不上來的)。

不如問:今天跟誰、玩什麼的時候寶寶最高興啊?

要時刻記得拎!重!點!

另外,鼓勵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也很實用,具體方法C媽之前寫過就不展開了哈。參見《角色扮演|1歲之後,這個培養好習慣、撫慰小情緒的遊戲竟如此重要》

你是隻能聽喜不能聽憂的家長嗎

很多孩子不肯說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是因爲,說了不僅得不到半分好處,反而是把自己往火坑裏推。

今天老師批評你沒?

批評了。

爲什麼批評你?

我站在桌子上跳了。

哎?我就不明白了, 你這孩子怎麼變着法兒的廢啊,你沒事站桌子上幹嘛啊?

如果你過分在意老師的表揚和批評,那麼,孩子也會跟着你在意。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非常在意老師的評價,就等於把自己跟老師列在了一個陣營裏,而不是跟孩子。

孩子會認爲,討好了老師媽媽纔會開心,惹怒或反抗了老師媽媽也會生氣。

所以,當孩子跟你描述今天被批評時,先不要大驚小怪的責備,也不要“憂桑”的覺得孩子受了多大委屈。

對於誇獎,適當鼓勵就很好;對於批評,也要讓孩子知道,媽媽只是希望他做對的事,卻不是一定要臣服於某一個人。

你給了孩子“不管說什麼都能被接受”的安全感嗎?

CC剛入園的時候,班上很多小朋友都存在吃飯問題,比如過分挑食、非喂不吃等等。

有天她回來自己“過家家”,就在說,XXX,你不吃完飯,我就不讓你媽媽來接你了。

我聽着不對勁,溜過去假裝自己是某隻兔子,自己嘀咕:恩,我媽媽一定會來接我的,不管我表現好不好,我媽媽都愛我,而且也都會來接我。

你猜如何?

CC暴怒,彷彿我是一個要謀害她的刁民,大喊:不會,就是不會。

然後,居然大哭了。

當然,不是隻有CC在這樣說,但有的家長就會告訴孩子:老師不是爲你好嗎?

甚至有的奶奶表示,這樣極好,家裏管不了,老師一嚇唬,連吃飯都變好了呢。

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因爲我知道我挑戰了她心目中的權威,以及她眼中權威該有的不容置疑的絕對能力。

我沒硬懟她,但是接下來的日子,每次接園我都會暗示:媽媽準時來接你了。而且你看,每個小朋友的媽媽都來接他們了,不管他們是聽話還是調皮。不信你看,今天調皮的沫沫,爸爸也來接了呀。

我知道很多媽媽會質疑,覺得,如果家長這樣放水,孩子還能有效地“被管教”嗎?

他會不會完全不怕老師,然後油鹽不進、無法無天了呢?

請注意,管教和臣服是不一樣的,所有的管教都應該是在愛與擁抱中結束的,而不是恐懼和內疚中。

孩子跟老師之間,不應該是完全的命令與服從關係,老師不應該成爲孩子心中“不敢挑戰的存在”。

而且在這個不那麼安全的社會裏,在這個越是熟人,作案的機率越高的社會裏,我們還敢讓孩子無條件的臣服於誰呢?

很多孩子出了事情不敢第一時間告訴家長,就是因爲,老師在他們眼中是天、是一切的主宰,誰敢把天捅個窟窿,讓天塌下來呢?

當然,我們也不能教唆孩子公然去反對老師,最後我跟CC說,不管怎麼樣媽媽都愛你、都來接你這件事,是媽媽跟你的祕密哦。

你自己知道就好,不需要用這句話去懟別人或老師。雖然媽媽愛你,但是我還是希望你能遵守秩序,這樣媽媽會爲你驕傲。

你親手把孩子推向你的對立面了嗎

那天,閨蜜給我發來微信,說老師反應了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中午不午睡跟小朋友打打鬧鬧。

但是老師說,已經跟孩子約定好了,如果明天乖乖睡覺,今天就不把她調皮的事告訴媽媽了,也通知閨蜜,她知道就好,別追問孩子了。

她問我的意見,我說最好不要這麼做,這是活生生的把孩子推向了家長的對立面。

讓他覺得自己做了壞事,是不能告訴媽媽的。

回家別告訴你媽,就是一切罪惡黑手最善於利用的一點。

永遠不要讓孩子跟老師一夥來對抗家長,還是上一條那句話,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不管他做了什麼,媽媽都會原諒TA,我只是不太認可你的行爲,但是我永遠愛你。

你會做孩子和老師之間的調和劑嗎?

我也見過特別玻璃心的媽媽,不能容忍孩子在學校受一點委屈。

但幫孩子諷刺或貶低老師顯然也是不合適的,如果沒有一點敬畏之心,那麼孩子真的會放飛自我,集體生活中也沒有一點規矩,這對孩子並不是好事。

處理老師跟孩子的關係,就像處理婆婆和兒媳婦,會做的兩頭瞞,不會做的兩頭傳。

當老師跟你交代孩子的情況時,不需要當面貶低孩子去迎合老師,讓孩子對老師有敵意;當孩子抱怨老師嚴厲時(如果是正常的立規矩),跟孩子解釋老師喜歡你,只是不希望你站在凳子上往下跳發生危險。

試想一下,如果總是給孩子傳達老師不好的觀點,每天面對一個不喜歡自己、自己也不喜歡的老師,孩子又怎麼會開心的在幼兒園度過每一天呢?

幫助孩子表達情緒、陳述事件;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波動,當他表現過分開心或失落的時候,引導他說出發生了什麼,這就是我們家長能做的了。

至於那些無良的老師,最後只想說一句,我們不需要解釋,只希望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