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你知道怎麼樣才能夠拉開孩子之間的智商嗎?

你知道怎麼樣才能夠拉開孩子之間的智商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其實,真正的智商高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只有在各方面平衡發展,才能成爲真正聰明、智商高的孩子。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叮噹出生後,除了科學餵養這塊,我最重視的就是他的“智力”發展了,話說誰不想陪養個聰明寶寶啊,所以一懷孕我就吃各種DHA,出生後,更是被各種打着“讓寶寶更聰明”的玩具營養品早教班迷花了眼……

直到前段時間讀了北大心理與認知學教授魏坤琳的文章,作爲一個腦科學專家,他在談到“如何讓孩子更聰明”時的一段話,讓我對“智商”這事有了更科學的認識——

智商高 ≠ 聰明 ≠ 好的學習成績和工作能力

在學齡前,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爲的聰明,往往指的是某個孩子腦子轉的快,天賦強。

這樣的孩子一開始學得快,但可能只滿足於老師給他的作業題, 好成績與表揚都來的很容易,沒考慮什麼長遠目標,不肯努力愛靠小聰明;

而另外一種孩子,智商一般,一開始可能暫時落後,但他學習不是光爲了得到表揚或是與他人比較,而是出於內驅力,喜歡挑戰,有韌性,善於總結反思,發現困難就一個個去克服。

一兩年下來,這兩種孩子,誰會勝出?

那個天賦強的孩子會不會學着學着就成了“龜兔賽跑”中的那隻兔子?

魏教授說自己是北大老師,也是班主任,教書過程中見過太多“龜兔賽跑”的案例。他指出,其實人的智力不止一種,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但最後能不能成功其實更取決於傳統“聰明”“智商”以外的幾種智力。

按照認知科學的專業術語來說,人的智商類型其實有三種,三種智力沒有偏廢,纔是真正聰明的孩子。

你知道怎麼樣才能夠拉開孩子之間的智商嗎?

第一種:神經智力

其實就是腦子轉的快。

神經智力高,通俗點說就是我們剛提到的“腦子轉的快”,是最傳統意義的聰明。

神經智力高不高,用智商測驗可以測出來,咱普通人測出來一般90-120這樣,那種電視上的心算神童可能會有會有140,愛因斯坦之類的天才,就有200多。

怎麼提高孩子的神經智力?

首先,誰都想要個“天才寶貝”,但與其胡亂補充DHA,魏教授以及許多科學育兒的書中都揭示過一個殘酷的事實:神經智力受基因影響非常大,想要個“天才寶寶”,最重要的就是找個天才老婆或者老公。

不過沒找到天才另一半的話,也別泄氣。如何提高神經智力,我們還是有很多辦法的。請繼續往下看。

其次,三歲前給孩子更多體驗。3歲前是寶寶大腦神經系統迅速發展的時期,而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環境刺激,豐富感官體驗。

而在豐富孩子體驗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這些:

1.多元化,“不偏科”

不能孩子喜歡什麼就只讓他幹那一樣事。比如叮噹一直很愛看書,我們慢慢發現他的閱讀能力很好,但動手能力有點差,現在除了親子閱讀,就還會陪他多玩一些動手的玩具。想要全面刺激腦部不同區域的發育,就必須各個方面的體驗都要有:

五感俱全:觸覺(手摸腳踩不同材質的物體)要有,聽覺(聽不同音樂)視覺(感受光線顏色變化)嗅覺味覺(嘗聞不同食物)都要有;

動靜結合:嘗試靜靜看書,也能瘋玩跑跳;

經歷多元化:帶孩子去不同的場合,去商場,去博物館,也去大自然,聽父母聲情並茂、語調高低起伏的講故事,都會增加語言刺激;

玩具多種化:給孩子購買並引導孩子玩不同類型的玩具:雖然叮噹是男孩,搭積木拼拼圖我們讓他玩(邏輯思維,精細運動),辦家家之類也會引導他玩(提高情商,社交能力);

少看電視,少買聲光電玩具:有關實驗證明,當孩子玩兩種“玩具”時,孩子與人交流、主動探索、思考的機率都會大幅降低,對大腦發育極其不利,孩子需要的是更單一簡單的刺激。

2.安全感

安全感足的孩子,不用整天擔心“爸爸會不會莫名生氣,媽媽會不會突然不見,爸媽頻繁吵架”的孩子,纔有更多精力與勇氣去體驗不同的事物。另外,科學證實,當孩子處於緊張和焦慮情緒時,大腦會釋放有毒物質,損害神經發育。

3.吃均衡,早早睡,多運動

這點就不多解釋了,大腦的發育需要均衡優質的營養,需要在更高質量的深度睡眠。(家有睡渣娃,這真是深深地戳中了我的痛點)

第二種:經驗智力

其實就是持續學習、肯努力。

經驗智力指的是人在某個領域通過長時間學習研究、經驗積累而形成的知識體系。

成功學裏有一個“一萬小時定律”,指的就是哪怕天賦(神經智力)一般的人,若是能在同一領域堅持工作學習一萬個小時,也會成爲這個領域的佼佼者。(關於這點,嘟媽認爲前提是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

而在傳統思維裏,這種靠“時間”積累出來的專家,我們卻說人家是“笨鳥先飛”,不認爲他們是真正的聰明人。

但事實上,這種通過“肯努力”“有耐力”,依靠“持續學習”積累出的經驗智力,也是另一種智商高、聰明的表現。

怎麼培養孩子積累“經驗智力”?

1.爲孩子挑選適當的任務難度

無論是教簡單的穿衣吃飯,還是教孩子鋼琴算數,我們都要注意隨時根據孩子學習進度調整難度,循序漸進——

避免恐慌區:比如之前我媽想讓叮噹學着自己穿衣服,但一開始就拿了件有釦子,對於從沒自己穿過衣服的叮噹來說太難了,試了幾次太受挫,他怎麼也不肯穿了。

也要練習走出舒適區,走進挑戰區:最近我開始試着拿T恤給叮噹自己穿,他試了幾天學會了,在他有點得意的時候,我又加點難度,讓他離開“舒適區”——開始教他穿扣扣子的衣服,他就沒了之前的抗拒,喜歡這個挑戰。

學齡前在成長中常常處於挑戰區的孩子,會更喜歡挑戰,今後在學習中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動力也會比較強,持續學習的能力就更強。

2.專注力很重要——親子閱讀

積累“經驗智力”的過程都是枯燥、反覆的,再聰明的孩子寫寫作業就走神。而在書中,魏教授在講專注力這塊特意花很大篇幅,提到了親子閱讀對於培養專注力的作用,對此我十分的贊同——

親子閱讀本身鍛鍊的不是一種簡單的專注,而是一種同時調動多項複合能力的專注訓練。叮噹出生之前,我跟侄子們講故事時,他們在專心地聽和看之外,還會跟着故事在腦中想象出一個書中的世界,隨時提出疑問。故事講完後,我會引導他們把故事重新講給聽,我發現他們會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發展出一些自己的想象。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過程,孩子們在閱讀中同時調動的有聽覺、視覺、想象力、抽象思維能力、提問能力。而在複述故事中調動的還有提取記憶、重新組織記憶材料、組織語言的能力。

這種多能力調動的專注體驗,正是孩子無與倫比的學習機會,提前適應了未來學習的思考專注狀態。

3.給孩子及時持續、具體有效反饋

及時持續:及時告訴孩子你做的好,給孩子繼續努力的動力。及時指出孩子哪裏做的不好,陪孩子思考怎麼改進,孩子纔不至於一直盲目努力,受挫太多便不肯努力;

具體有效:這裏最怕的是簡單的打勾打叉,更不是責備“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你腦子進水了嗎?”我們最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到底是錯在了哪裏:“你看,這道題你沒做對,我們一起看看,是因爲粗心大意,還是你沒掌握解題方法呢?”

第三種:反省智力

其實就是多角度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論是巴菲特,還是普通人,我們在每天面臨生活工作的各種決策和選擇時,調動理性去判斷、分析,在混亂中審時度勢、總結反思、做出決定的智力就是反省智力。

大家不要覺得這種能力聽上去很虛無遙遠,其實它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日常生活:比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普通孩子碰到困難只會從一個角度想問題,想不出就手足無措,直接放棄。

而司馬光這樣反省智力高的孩子,則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想問題:“這個辦法行不通,那換個角度還有不有其他辦法”

學習中:反省智力好的孩子,在學習時遇到困難也會多角度思考:“這個單詞我抄了這麼多次還總是記錯,我是不是應該換別的辦法記它?”會自我反思“好像每次都是這裏出錯,我一定要記下來”;

對未來生活:我們常說某些學霸高分低能,在某一領域的學術很厲害,但在人際、婚戀、具體事務的處理上卻一團糟,這就是反省智力低下的表現。

這樣的人神經智力、經驗智力再高,生活幸福感也不會很高。

怎麼提升孩子的反省智力?

不包辦替代,啓發思考。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你先成爲愛思考的父母,多展示你的思考過程給孩子看。

叮噹經常因爲找不到玩具哭鬧,以前我都是直接去幫他找,最近我開始試着一邊幫他找一邊把我的思考過程說出來。“ 我們先去房間看看,你今天起來在牀上玩過它對不對……哦,它不在這裏,那我們再想想我們還在哪裏玩過,沙發這也沒有,它那麼小,會不會滾到沙發下面去了,我們去看看……哦,也沒有,那要不要問問外婆是不是她替你收起來了……”

這樣邊說邊演示的過程,會讓孩子明白,碰到問題急也沒用,媽媽也是通過思考去解決的,同時讓孩子學習成人的思考模式。

其次,多引導孩子自己解決。

比如我按照上面的方式做了一段時間以後,現在我開始引導叮噹自己思考,可以去哪裏找他的玩具:“那你想想你剛剛是在哪裏玩了?”他會愣一下,然後牽着我走去哪裏找。這就是他自己嘗試思考和解決。

第三,多問假設性問題。

比如大侄子在看《龍貓》的時候,看到劇中的姐姐把妹妹搞丟了,他也跟着着急,之後我問他:“如果換成你,弟弟丟了,你怎麼辦?”

最後,多讓孩子講思考過程,提示漏洞,形成內省思維。

當大侄子說:“我會去找他!”我提醒他思考自己的這個策略對不對:“可是那個地方你也不熟悉,你自己一個人去找會不會遇到危險?”

侄子就會停下來思考:“嗯……那我先去找警察叔叔,讓他幫我找……對!我讓警察叔叔帶我去喊廣播!……”

我們需要多鼓勵孩子說出思考的過程,瞭解孩子到底是哪裏想錯了,然後用討論而不是指責貶低嘲笑的的態度提醒他思維中的漏洞,幫助孩子注意到他思考時所忽略的人、事、危險。

久而久之,孩子在自己思考時也會習慣這種“一邊思考一邊內省”的方式去想問題。反省智力自然會越來越高,成爲一個愛動腦、會動腦的人。

認真看到這裏,相信大家不會再單純的誤以爲那些看似腦子轉的快,小時候會多算幾道題,多認幾個字,智力測驗分數高的孩子就是最聰明的孩子了吧?

敲黑板!最後再分享個祕訣,一個更科學更全面的評判人聰明程度的公式:

真正的聰明 =(神經智力+經驗智力)×反省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