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沒有爸爸陪伴的童年,是假童年

沒有爸爸陪伴的童年,是假童年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

沒有爸爸陪伴的童年,是假童年

微信羣裏的“桐爸”是個旅遊愛好者,朋友圈裏經常曬出和女兒出遊的照片。因爲熟悉路線,羣裏媽媽們帶孩子出去玩總愛找他。後來乾脆成立了一個“走進大自然親子旅遊團”,他做“團長”,週末近郊遊招呼一聲,羣裏家長爭相報名。

從前父女倆親子游變成了更多家庭快樂的集體遊,玩得更嗨了!常看到他們在山間扛起大旗,自助燒烤,農家飯的場面,端着熱騰騰一碗麪,動作搞怪,笑聲快要從鏡頭裏溢出來。

有幸見過他上小學的女兒,穩重,踏實,開朗的樣子,像極了“桐爸”。這讓我想起繪畫班的一個小姑娘。

月月剛3歲,第一次來上試聽課。

其他同齡孩子踏入陌生環境,和父母分難免一番忸怩哭鬧,好不容易送進教室,面對陌生的老師同學,坐下後常常無法適從,眼巴巴望着門口的小窗戶。堅持不了多久就放聲大哭“我要找媽媽”。

月月第一次上課,爸爸把她送進教室囑咐幾句,很順利就揮手拜拜了。她安靜乖巧地聽老師講故事,介紹繪畫材料。雖然互動不多,但開始創作時非常清楚白膠怎麼用,下張卡片貼哪裏。偶爾會用眼神跟老師交流“是這樣嗎?”

看她專注作畫的樣子,我驚歎眼前這個小姑娘如此好的適應力。

試聽課結束後,月月成了正式學員。她不會因爲晚進班理解不了內容,在無從下手時粘着老師一遍遍說“我不會”。總是看看別人的,想想自己的,依感覺動筆,作品很快呈現出“小畫家”的靈氣。

有次課間和爸爸交流,我問到:“每次總是你來送女兒,她適應課堂的能力比4、5歲哥哥姐姐都好,是不是平時陪她的機會比較多?”

爸爸回答說是這樣的——每天晚上臨睡前給月月講故事,週末溜娃的時間比較多,帶月月穿越“淘氣堡”各種障礙,到郊外踏青撿落葉趕鴨子……姑娘到新環境確實很少鬧人,出去玩時像風一般的女紙。

聽到這裏,我想月月長大後又是另一個“桐桐”。默默爲兩位爸爸點贊,他們的付出是值得的!經常跟爸爸出門的女孩子,容易眼界開闊,安全感充足,適應能力強。若爸爸本身也是心胸豁達之人,耳濡目染,孩子長大後言談舉止間常有花木蘭的磊落英氣。

2

小時候爸爸忙於工作,陪伴的時間較少,即便如此,他也會擠出時間陪我到附近轉轉。後來發現,我每次和爸爸出門,總能get到新技能!

放暑假他約上相熟的朋友,帶上各家孩子出來游泳,至今引以爲傲的體育運動就是那時學會的。

新買的摩托車需要磨合,他就帶我到山裏“兜風”,在寬闊無人的馬路上,我早早學會了騎電動車。

他陪我去南京參加藝術考試,路上提醒我把雙肩包背在前面很安全;準備幾張零錢放在兜裏,隨用隨取最方便;怎樣規劃時間,安排路線,這些方法,至今受用。

比起媽媽奶奶事無鉅細的管教,“注意安全”“別磕着碰着”“衣服髒了”······和爸爸出行盡得遊山玩水之樂。一個經驗豐富,膽大心細的爸爸,更容易放手給孩子充分探索體驗的機會。而實踐的過程勝過媽媽千言萬語。經驗不是生來就有的,所以帶娃親近自然,正是爸爸們“練習”的好機會。

3

幾年前,感情失意,職場失意,我回家休息,常替未來擔憂又無所作爲。有一天,爸爸說,難得你回來,好久沒出去玩兒了,咱爬山去吧。於是叫上老朋友,熱熱鬧鬧一行人開車前往伏羲山。

第二天5點起牀進山,山風習習,稀疏的星子,晨露氤氳的草香,那一刻驚喜地穿越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詩意中。我興奮地一路走一路拍照,感受着蟲鳴間獨有的安靜,百米外蜿蜒的流水彷彿帶走了種種不如意。

行至三分之一處,我才發現其他人腳程很快,想趕在7點前下山吃飯,早看不到蹤影。只有爸爸陪我走在最後,任我邊走邊拍,放寄心情。這時新鮮感去了一半,身邊吸引人的景色變成了看不盡的綠和灰石頭——這座山並不是輕易就能走出去的。

“怎麼還沒爬完呀?”

“會不會迷路了?”

“我們順着原路回去吧”?

我開始了怨聲載道的節奏。

“咋會迷路呢,有老爸在呢!”

“開弓沒有回頭箭,怎麼可能回去呢?”

“歇會兒再爬,不着急。”

爸爸停下來等我,他怕熱,此時也是氣喘吁吁。

我們爬一陣,休息一陣,明顯感覺停下的頻率越來越多,我收起相機,卯足勁兒往前走。口乾舌燥,前胸後背都是汗,一面感嘆缺乏鍛鍊,一面心想:種種不如意不應該輕易被流水帶走,而是應該在拐過棧道後一步一步被我踩在腳下!落在身後!想到這裏,腳下越發有力。

過了20分鐘,彎腰走過逼仄的山路,終於繞到了山澗,視野開闊很多,不遠處是一座涼亭。爸爸說,看到亭子,就快出去了,勝利在望,腳步愈加輕快。一連躍過幾塊石頭,溪水頑皮地穿過腳底,似在調笑剛開始的畏難情緒

涼亭附近是一道高高的水壩,平湖如境,小瀑布順流而下。此時,太陽已從水壩後升起,像一枚閃閃發光的勳章,獎勵給我這一路的不放棄。晨起一個小時的山路讓平時疏於鍛鍊的身體倍感通透,汗水排出了積鬱的毒素,整個人精神煥發!爸從我旁邊過,說“爬爬山,多舒服,走,下山吃飯”。

口乾舌燥,飢腸轆轆,那一刻卻捨不得離開。回看走過的山路,如果把人生的波峯波谷比作高山,站在山下看總覺得壓力山大,走在山中橫看成嶺側成峯,再也繞不出的曲折和岔道,如同那些煩愁心緒,可是翻過這座山就能享受到新的風景,甚至有了再度挑戰的勇氣。

感情不順,換個角度,揮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職場瓶頸,調整自己,積蓄力量等待新的機會。

“如果覺得難,是在走上坡路”,何況路上有人默默相伴,陪我走出陰影。

從小爸爸就是個注重學業的人,他不會刻意勸我偷懶,但會定期走進大自然,以這種方式幫我減壓。那次爬山,似乎是多年後再度接頭的“暗語”。我懂他不動聲色的關心,他陪我重見一番晴朗。

4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也常把父親比作兒女可倚靠、仰望的高山。如果沒有和父親爬過山,怎能體會到他目之所及的守護?

同樣,父親的陽剛,果敢,堅毅……這些男性獨有的品質,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媽媽永遠無法替代的。少了父親的陪伴,童年“後遺症”會在成年的婚姻生活中隱隱作祟,覺得自己不配愛,無法和另一半建立持久的親密關係。

如果平時忙於公務分身乏術,這個假期安排些特別時光吧!帶領孩子走進自然,爬山、游泳、星空下騎行、玩點更刺激的CS……爲童年注入更多由父親陪伴帶來的力量感和安全感。

讓他想起和你一起爬山精疲力竭時,柳暗花明的驚喜;

和你一起游泳,嗆水後依然手腳並用努力撲騰;

做農家飯時,小臉兒被燻黑,也快樂到無以言表。

這些刻印在心靈的底片,日後化作愛的羽翼助他展翅高飛。

如果回憶中總是千篇一律的V型手勢,和低頭玩手機的樣子,父親形象,漸漸模糊。那沿途多美的風景,終將在時光中漸變成黑白。

別做孩子名義上的父親,而是以父親的名義陪伴在他生命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