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Terrible two!寶寶自我意識萌芽怎麼辦?

Terrible two!寶寶自我意識萌芽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天一個媽媽火急火燎的來找我聊天,她特別苦惱的跟我倒苦水,說:“三土媽媽怎麼辦?我是不是教育孩子的方式出了問題?我一直教育孩子不能自私要學會分享,可是現在一旦別人碰了他的東西他就要發飆就要打人,我該怎麼引導呢?”問了孩子的年齡,剛好兩歲半,我馬上認識到這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表現,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個正常的事情卻往往給家長帶來一些苦惱。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

1 |自我意識萌芽期,孩子開始知道界限

爲什麼我會特意去詢問那個孩子的年齡,其實當一個孩子在兩歲左右的時候,他會慢慢的發現自己和周圍的世界並不是一體的,於是他會表現出一系列非常明顯的以自我爲中心的行爲,而這就標誌着自我意識的誕生。他在與人交往過程中不願意別人觸碰他的任何東西,誰一碰,他立刻跑來連拖帶拽的搶回來,並且嘴巴里會不停的強調:“我的!我的!我的……”但是孩子的這種表現在大多數成人看來是不可理喻的,大人會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自私,甚至懷疑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其實當孩子告訴你這個東西是“我的”,表示孩子知道了人與人之間存在“界限”。

關於這個界限問題,有媽媽提出這樣的解決方案:允許自己孩子去觸碰別人的東西,以此來達到讓自己孩子也可以讓別人觸碰自己東西的目的。對此我是持反對意見的,從自我意識萌芽到引導孩子做一些分享,這個階段孩子的內心在建立一個“界限”的秩序,採用劃破界限的方式來破壞這個秩序並不可取。

今天我要說的是,請保護好孩子這個時期,並陪伴他順利過渡。只有幫孩子建立好了人與人之間存在界限這麼一個內心秩序,才能讓他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生活。

當三土處於這個階段的時候,我的做法是明確告訴孩子,她的東西她擁有所有權,她能決定要不要分享或者和誰分享,同樣的,別人的東西別人擁有所有權,別人能夠決定要不要和她分享。

Terrible two!寶寶自我意識萌芽怎麼辦?

2|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

三土在兩歲多時,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爲了捍衛對自己東西的所有權,採取的方式也是搶、打等在一些大人看來帶有暴力傾向的動作。我們知道,動物在被侵犯了屬於它的領域之時,會本能的給予暴力的反擊,這是我們能接受的。人其實也是動物,所以當一個孩子感覺到自我的“界限”被別人逾越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簡單粗暴的奪回來。

在現代文明社會,作爲家長的我們首先應該去理解孩子爲什麼會這麼做,然後再來考慮我們應該怎麼做。不要粗暴的責備孩子,對於一個處於自我意識萌芽期的兩歲兒童而言,“打”是他的心理語言,並不存在惡意,只是簡單的代表着“我不願意”。

家長需要做的叫做“改變環境”,什麼叫做改變環境?比如說,作爲家長,你知道在什麼情況下你的孩子會動手,那麼你提前把孩子抱開。或者你把孩子直接挪開一點點位置,這就是改變她的環境,我讓孩子分開一點,你們不要去發生一個肢體上的碰觸。

還有當別的孩子在沒有經過你孩子的允許下拿走了他的玩具,當你的孩子也想玩這個玩具時,你應該陪着他去索要回來,讓孩子學會捍衛自己的所有權。

關於打人,最重要的一點,爲什麼這個時期孩子會採取打人的動作去解決爭端,這是因爲在很多情況下他不知道用什麼辦法去應對,她不知道除了動手打她還能怎麼辦。她需要的是除了動手打人以外的解決方案。你要教會孩子用語言去表達。所以當三土跟別的小孩子發生衝突或者情緒有波動的時候,我會耐心的去問她,這個時候發飆是不是因爲別人拿了你的玩具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你不開心了?你想要回來你的玩具對不對?當她兩歲多還不能用語言表達太多意思的時候,我教她大聲對別人說:“我不願意!”要讓孩子學會用一種更加文明的方式去處理這種紛爭。

3|制定規則,引入分享

在孩子們的小社會裏,你往往還會遇到這樣的場景,你的孩子想要玩別的孩子的玩具,然而別的孩子同樣的也可能不願意分享,也許你的孩子會嚎啕大哭,也許你的孩子會表現出各種小失望。那該怎麼辦?我們要教會孩子學着去想辦法!比如交換玩具,比如排隊玩,比如一起玩……其實這個解決方案就是在給孩子引入一個分享的概念。然後你會發現,這些孩子在他們遇到糾紛的時候,他們往往可以自己商量得到解決辦法。

現在我女兒已經四歲了,我們現在處於另外一個階段,這個時候就應該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玩遊戲或者玩具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遵守規則。

三土爹用過這麼一個簡單的方法:小朋友們,你們現在遇到問題了,你們現在相持不下,需要一個裁判來幫助你們,而我就是這個裁判,把你們搶的玩具交到裁判這裏來,你們兩來剪刀石頭布,誰贏了誰先玩,輸的人等待,三分鐘後交換。作爲裁判,制定好規則後就必須執行,比如說好三分鐘,時間到了就必須執行。而我發現我們大人處理他們糾紛的方式對孩子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有一次我和三土爹因爲一點家務事起了衝突,說話嗓門越來越大,三土發現勢頭不對,就跑過來學着她爸爸的樣子說你們需要裁判了,你們剪刀石頭布,誰贏了就按誰說的辦。

現在當我女兒和小朋友發生爭執的時候,她就會說我們制定規則嘛,剪刀石頭布誰贏了誰先玩,輸了的排隊,然後如果自己輸了自己就老老實實站在旁邊排隊等着。但是之前遇到這樣的問題,三歲半左右,如果她輸了她會又哭又鬧的。

當然,剪刀石頭布只是一種比較簡單好用的方法,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引入多種有趣的方式去解決爭議,比如一段賽跑、捉迷藏、做鬼臉看誰先笑。。。只要孩子能理解、操作便捷有效的方式都可以。具體的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適應規則、遵守規則,最終能自己創造規則解決爭端。

最後,我想說我們需要做理解孩子心理和行爲的家長,在孩子還不會那麼清晰表達自己所需所求的階段,做好孩子心靈的解讀者,適時適當給予引導,你和孩子都會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