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妙用批評三步曲

父母妙用批評三步曲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批評是爲了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培養一種責任,教育是爲了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培養自控的能力,所以要孩子養成良好個性和行爲習慣,爸爸媽媽務必在必要時妙用批評。

父母妙用批評三步曲


  就快吃晚飯了,可是貝貝吵着要吃桌子上的餅乾。

策略1:媽媽一把奪下孩子手裏的餅乾,教訓說:“不許吃餅乾,告訴你一會兒就吃飯了。真不聽話!”

策略2:媽媽悄悄把餅乾盒藏起來,轉移貝貝的注意力。“小白兔老是吃零食,結果牙齒都掉光了,貝貝可不要和她學。我們先來講故事,一會兒吃飯,好嗎?”

策略1和策略2孰優孰劣,相信爸爸媽媽們一看就心中有數,媽媽在批評時唱“白臉”,既起到了糾正孩子錯誤行爲的作用,又避免了傷害貝貝的幼小心靈。3-7歲的寶寶大多精力旺盛,調皮好動,做出些出格的事情就在所難免,很容易招來爸爸媽媽的批評。誠然,有時候對孩子進行批評可以避免孩子再犯相同的錯誤,但是一味地批評孩子卻容易造成孩子做事畏首畏尾,情緒壓抑,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在批評孩子時有人唱“白臉”。快樂有趣的語言更易讓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見,“白臉”之妙就在於可以和顏悅色地讓孩子明白他剛纔做錯了什麼,應該怎麼做,這樣就能起到批評應有的教育作用了。


  Tips:“白臉”三要

1、要避免經常化。父母說孩子做得不對時,孩子總不大高興,有時候甚至會哇哇大哭,如果說孩子這不對那不對,就會強化孩子的逆反心理,整天悶悶不樂。有研究表明,愛笑的孩子更聰明,當孩子生活在寬鬆的氛圍裏,才更容易享受童年的快樂。

2、要婉轉而間接。孩子對世界還不甚瞭解,很多的錯誤行爲是出於好奇,所以即使是必須批評孩子時,也可以通過一些孩子喜歡的故事人物,婉轉指出孩子的錯誤,孩子容易輕鬆接受,還會感到爸爸媽媽很有趣。比如,爸爸媽媽可以說,“小熊都在自己畫畫呢,你也自己畫好嗎?”,“小公雞在搶別人的蟲子吃,你說它有沒有禮貌啊?”

3、要有理加有據。爸爸媽媽在唱“白臉”時要和顏悅色,有理有據。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給孩子解釋爲什麼會受到批評,又應該怎麼做,避免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這樣,寶寶就會乖乖地接受家長的批評指正並且改正錯誤。

妙用批評第二步:扮“黑臉”

子瑞爸爸:“每到吃飯時間,我和子瑞的媽媽就特別頭疼,因爲我們家子瑞很難安安靜靜地把飯吃完,使盡渾身解數才能哄他吃下半碗飯。餵飽他以後,我們都沒心思吃飯了。我要是打他罵他吧,又覺得孩子這麼小,挺心疼的。該怎麼辦呢?”


  爲了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些規矩是不能不立的,所以該“批評”時就“批評”。因此,可當第一步——唱“白臉”力所不及時,爸爸媽媽就得在批評孩子時扮扮“黑臉”嘍!

3-7歲的孩子是最聽不進複雜道理的,他們已經開始聽從自我意識的召喚,此時就不該拘泥於道理而應着重行爲習慣。“黑臉”之妙就在於可以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懲戒”,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爲負責,最終能夠自我管理。對於因長時間的聽之任之而養成的不良行爲習慣,例如不好好吃飯這類問題,單純的勸說不一定有效,爸爸媽媽可直接批評孩子的錯誤,語言行動相一致就會立竿見影,收到效果。


  Tips:“黑臉”準則

1、只對事不對人。不管是語言批評還是行動懲戒,批評的是孩子做錯的事,應該避免牽扯到孩子的個性和人格問題。“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笨死了”,這些帶有貶低意味的話語很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情緒,這就將造成批評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語言批評。在批評孩子時,語言批評是第一步,其作用相當於警告。“吃飯時要安安靜靜的,否則我就把飯收走了,今天你就沒有晚飯吃了。”在語言批評時要注意表情和語言相一致。大家可以想象,笑咪咪的警告會起多大作用呢?

3、行動懲戒。語言警告,往往會因家長的一貫教育或寶寶的個性特點等原因,不一定對每個寶寶都有效,此時爸爸媽媽就要果斷採取行動,把晚飯收走。孩子餓了一頓之後就知道下次應該乖乖吃飯了,這說到底還是爲了孩子好,所以爸爸媽媽不能因爲孩子的哭鬧而心軟,“光打雷不下雨”的話,“懲戒”就不起作用了。

妙用批評第三步:少“變臉”

孩子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爸爸媽媽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真要持之以恆可就不像說起來這麼容易了。

Tips:“變臉”解析

這“變”指的是對孩子錯誤發生後的基本看法和原則態度的改變。


  1.前後不變

拿媽媽爲例,在孩子所犯的同樣錯誤的批評態度和原則應該一致,不應有強烈反差,甚至矛盾。比如,媽媽原本與琳琳約定好了每天的固定玩耍時間,可媽媽的脾氣很火爆,碰上心情不好,看到琳琳把玩具弄得亂七八糟的,她就會氣不打一處來,把琳琳好好“批評”一頓;要是碰上心情好的話,又跟女兒親得不得了,即便看到琳琳做錯了,也會輕鬆放過。那琳琳可能就會在媽媽義正嚴辭地批評她時,對媽媽曾經完全相反的行爲提出疑問,那時你到底是以“我是你媽媽,你要聽我的”搪塞,還是向女兒認錯呢?認一次兩次沒有關係,可老在孩子面前檢討的話,以後孩子就會以“我媽媽還做不好”爲由降低做事要求。造成前後改變的大多數情況下,原因出在家長自身控制情緒的能力上,爲此各位長輩都應先檢討自己,省得以後再檢討就晚了。

2.人人不變

這不變,不單需要一兩位家長,還應涉及到祖輩,這是出於現今祖輩參與了很大一部分教育影響孩子的角度而考慮。如果各持己見,誇張起來,就會造成媽媽說東,爸爸說西,爺爺奶奶說北,外婆外公說南的混亂場面,那孩子一定是暈頭轉向,沒了方向。那他怎麼辦呢?可能就索性依着自己的性子行事,而缺乏體驗和能力的他只會越做越錯,導致更多更大的錯誤發生,家長就開始新一輪的“批評”了。這樣可是個惡性循環啊!

要做到人人不變,那就得統一步調,各自分工,長輩可以事先協調好,該批評的時候就貫徹批評,該教育的時候就正確教育,這樣孩子才能成爲一個明是非懂禮貌的好寶寶。


  3.始終不變

這裏講的是“以不變應萬變”,也就是說寶寶會出現的小差錯雖有不少,可也無外乎那幾樣,不過依循的原則是不變的,可方法就可因人而異了,比如“白臉”、“黑臉”,但切記不可在同一次批評中改換,這樣會給孩子“你治不了我”的感覺,以後孩子會更加肆意妄爲。

成功而有效的批評對孩子還是有益的,所以就應仰仗合理的情境,良好的氛圍,有趣的方法,達到萬變也不離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