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長的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長的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戊戌變法與光緒皇帝

光緒是清朝第九個皇帝,本是慈禧的侄子。慈禧在兒子同治死後,爲掌握實權,立他爲帝,實行“垂簾聽政”。光緒帝19歲“親政”後,宮廷中保守派與維新派在政治上發生衝突。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爲、梁啓超、譚嗣同等人通過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只持續了103天即被扼殺,故亦稱“百日維新”。

變法失敗後,光緒被軟禁在南海的瀛臺島上。每年慈禧來頤和園時,光緒帝也必須跟隨同來,住在玉瀾堂。爲了嚴密控制光緒帝,慈禧命人在王讕堂前後左右修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太監站崗。此時的玉瀾堂被全面封閉起來,活像一座監獄,光緒在這裏完全失去了行動自由。近百年來,原爲囚禁光緒帝用的磚牆已拆去不少,王瀾堂也基本上恢復了皇帝寢宮的面貌,只有玉瀾堂東西配殿(霞芬室和藕香榭)內的暗牆仍然保持原樣,作爲與戊戌變法有關的遺蹟供人蔘觀。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長的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西太后在頤和園內用膳

西太后在頤和園內用膳是頗爲講究的,可以說在中外歷史上罕見。頤和園專有一座供西太后享用的“壽膳房”,地處仁壽北殿的後身,大戲樓東側,共有八個大院,一百多間房子。專門爲她烹調飲食的首領太監、廚役、菜役等有一百二十八人之多,比乾隆時期的御膳房多二十餘人。膳房下設五局:

一、葷菜局。專做烹、炒、炸、熘、蒸、燉各種山珍海味、雞、鴨、魚、肉等葷菜。

二、素菜局。專用豆腐、麪筋等素菜做各種炒菜、炸菜、熘菜等。

三、飯局。專做飯、粥、饅頭、花捲、烙餅、麪條等各種主食。僅每頓要做的粥就有:綠豆粥、小米粥、肉粥、薏米仁粥、大麥粥、大米粥等。

四、點心局。專做早點、午後點心,還有夜宵所有的各種蒸、煮、炸、烙點心。

五、餑食局。專做酥皮餑餑、酥盒子、奶油琪子、小炸食、薩其瑪等點心。

西太后膳房的太監、名廚等,不管皇太后到哪裏巡幸,都要隨駕侍奉。頤和園“壽膳房”的太監、名廚中的有不少是從故宮“西膳房”調來的。關於廚師隨駕伺候的事,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位名廚師叫謝二,是一位首領太監的弟弟,因油炸糕做得好,被傳入宮中效力。他做的燒麥皮薄如紙,餡美可口,特別受到“老佛爺”賞識。有一次西太后去東陵祭祀,謝二沒有隨駕,到了東陵西太后要吃燒麥,吃完後感到味道不對,問是什麼緣故,手下人說謝二沒隨駕,是劉大做的,結果一怒之下,打了劉大四十大板,並立即傳旨命謝二火速趕到了東陵。

在西太后愛吃的菜品中,有一個菜叫“釀豆芽”。這道菜做起來非常費功夫,必須挑選挺直肥大的豆芽,先用手將頭尾掐去,只留中段,再用細銅絲將其挖空,然後再將事先用雞肉或其它佐料調好的餡塞進去,上鍋蒸熟。就這一個菜,十個人做一天也夠忙累的。在她愛吃的麪食裏有一種"小窩頭"。其主要原料有栗子粉、小米麪、豆粉、糜子面和玉米麪,再加桂花、白糖和棗泥,精心做成如同拇指般大小的窩頭。壽膳房製作的食品花樣繁多,能制點心四百多種,菜品四千樣,各種上等高級食品如燕窩、魚翅、熊掌等應有盡有。

西太后用膳每天有固定時間,一般早膳六點,午膳十二點,晚膳下午六點。另外還有晚點。傳膳前,各局將做好的菜食一律裝入菜食盒中,放在廊下几案上。盛菜的用具是淡黃色的繪有二龍戲珠的木製膳盒,膳盒底部有一個用錫製成的底座,座內裝有熱水,外包棉墊,能保溫較長時間,一般情況下,西太后在樂壽堂用膳,樂壽堂離壽膳房一百多米,每次進膳前,樂壽堂正廳內臨時用幾張桌子拼成一張大餐桌。只有當首領太監發出“傳膳”時,所有的膳食才能從壽膳房向樂壽堂運送。傳膳時,膳房學徒的小太監有幾百人之多。當傳膳太監傳旨開膳時,小太監每人把自己的膳食盒搭在右肩上,管膳太監和首領太監領着這些小太監依次而入,再由內侍太監把菜食放在膳桌上。這時總管太監李蓮英用銀筷子試嘗,他認爲安全可靠後才請皇太后用膳。西太后每天的膳食費一百兩白銀,比乾隆規定的六十兩還高。在當時,一百兩白銀可買大米一萬二千斤。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長的 第2張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天地一家春

“天地一家春”本是圓明園四十中景的一景,建築得樸素典雅。一八六O年火燒圓明同時,巳被英、法聯軍全部燒燬了。奇怪的是在今天頤和園的仁壽殿。樂壽堂等處的消防銅缸上,都刻有“天地一家春”的大印,這些缸都鑄於清朝光緒年間,離火燒圓明固已經有幾十年了。圓明園四十景,可紀念可追憶的地方太多了,爲什麼對“天地一家春”念念不忘呢?這裏面也有慈核的一段故事。

慈禧進宮時地位被微,開始只封了一個蘭貴人,可後來聲名越來越顯赫,當政四十多年,這些都是從“天地一家眷”開始的。

原來這“天地一家春”是慈禧進宮初期的住所,咸豐皇帝初次看上蘭貴人既是在這裏。當時,咸豐正帶着八大臣在圓明園裏閒逛,慈用重金買通了皇帝的跟班太監,有意把皇上往“天地一家春”引,慈禧爲了引起皇上的注意和好感,也特意輕裝談抹,倚着雕欄,唱着江南小曲“豔陽天”。由於唱得非常動聽.常居深宮的皇帝入了謎,乖乖地落到了蘭貴人的美人計。從此,名不見經傳的蘭貴人就開始了步步高昇的日子,懿嬪、懿貴妃,榮華富貴全都有了,在生了太子以後,更是一步登天。咸豐帝死後,她就當上了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天地一家春”是慈禧太后的發樣地。

在光緒年間,重娃清筋園時,慈禧本想在園子裏再建一座“天地一家春”,並讓工部找來了當年的圖樣。可是當時國力實在太空虛,再也拿不出許多銀兩丁。可她又忘不了對“天地一冢春”的思念之緒,就心生一計,在匠人們鑄造防火缸的時侯,她特意下了一道懿旨,在每個銅缸上都刻上了“天地一家春”的大印,並把它們擺在了自己的住室樂壽堂及勤政的仁壽殿。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長的 第3張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洋鬼子血染智慧海

庚子那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慈禧還沒瞧見洋人的影兒呢,就逃到了西安。王公大臣們一看太后帶頭兒顛了,也爭先恐後,攜帶金銀細軟,四散逃命。守城的八旗兵軍心渙散,羣龍無首,和洋人沒打幾仗,也各想各的法兒去了。

八國聯軍進了北京,殺人放火搶東西,幹盡了缺德事兒。他們闖進頤和園,又搶又燒,把園子弄得烏煙瘴氣。

天擦黑兒的時候,一幫洋鬼子竄到了萬壽山頂的智慧海。他們一看這智慧海,一個個全愣了:好傢伙,世界上竟有這麼漂亮的房吶!牆是琉璃的,瓦是琉璃的,整個建築沒用一磚一石,也沒有一檁一柁,全是用琉璃攢成的。每塊琉璃磚上,還雕刻着一尊佛像,都盤腿打坐,雙掌合十,慈眉善目,象活的一樣。

鬼子們越看越紅眼,就用槍砸開了琉璃佛像。低處的砸完了,又搭起人梯砸高處的。剛纔還是好好的佛像,不一會兒就被砸德不是缺腿就是少頭。

洋鬼子們正砸得起勁,忽聽的嗷嗷兒幾聲怪叫。鬼子還沒弄清發生了什麼事兒,有的就被順風颳來的沙土迷了眼,有的被石頭砸破了頭。他們嚇得撒丫子就顛,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

就在這時,從智慧海後邊的松樹林裏躥出十幾個怪人來,全是黑衣服,短打扮,硃砂塗臉,手拿刀劍,嗷嗷兒叫着衝進鬼子羣裏。

洋鬼子哪見過這種場面啊,一個個嚇得渾身篩糠,兩腿發軟,盡剩了哭爹喊娘了,哪裏還跑得動半步。這十幾個人就象猛虎撲羊一樣,揮舞刀劍,一頓猛殺猛砍,直殺得鬼子人頭滾滾,血流滿地,不一會兒,都倒在了智慧海周圍。

過了有兩個時辰,從死人堆裏晃晃悠悠站起一個鬼子來。該着着傢伙走運,沒受致命傷,剛纔是連驚帶嚇暈過去了,因此就成了落網之魚。他聽聽四下沒什麼動靜,就連滾帶爬地跑下萬壽山,把這事兒報告了洋鬼子頭兒。

洋鬼子頭兒帶着人跑到智慧海一看,立時就傻了眼。他越看越納悶兒,怎麼他們一槍都沒放,就老老實實讓人家把腦袋切下來了呢?這是什麼人乾的,這麼大本事?他讓人找來了看頤和園的老頭兒,問他們這是怎麼回事。

兩個老頭兒看了看說,他們這是叫閻王爺拿了去了。這智慧海本是一座佛殿,裏邊兒供的是地藏王,他是陰曹地府的頭兒,誰要是在世上爲非作歹,專幹壞事,他就派追命無常把誰拿了去,根據罪過的大小,分別押在十八層地獄裏。你們今兒個在園子裏又燒又搶,還跑到智慧海來砸佛像,閻王爺不拿你們還拿誰去呢!你們再放火搶東西,閻王爺要是再一發火,你們的小命兒就全得留在這兒。

洋鬼子們一聽,差點兒全嚇暈過去。有的立馬就衝智慧海下了跪,一邊嘟囔一邊畫十字兒;有的拔腿就跑,連頭都不敢回,生怕讓閻王爺勾了魂兒去。轉眼功夫,鬼子們屁滾尿流地逃出了頤和園。

砸智慧海的洋鬼子真叫閻王爺拿了去了嗎?不是,哪有閻王爺呀!他們是被人殺的。那是一些練過武術的村民,都在頤和園附近住家,他們看洋鬼子在頤和園裏邊兒燒殺搶掠,實在氣憤不過,就假裝成鬼神模樣,把砸智慧海的洋鬼子送上了西天。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長的 第4張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宮女的傳說

有的書上說,長廊是乾隆爲他母親觀賞昆明湖的雨景雪景而建造的。乾隆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代皇帝,他酷愛園林藝術,又對母親非常孝順乾隆十五年,爲了給母親辦六十大壽,他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擴展昆明湖,修建清漪園,在翁山上修建大報恩延壽寺,此後,改翁山爲萬壽山。乾隆的母親常在園中游覽賞景。爲了讓母親遊圓不受雨雪日曬之苦,又能飽攬昆明 湖的雨景雪景,乾隆便在萬壽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邊設計修建了一條長長的遊廊。乾隆皇帝的母親喜歡聽故事,經常一邊在長廊中游覽,一邊讓宮女給她講各式各樣的故事聽。

有些她特別喜歡的故事,就讓宮女們反覆地講。時間一長,宮女們肚子裏的故事講完了,以前講過的故事也記不清了,這可難壞了宮女們。後來,她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故事的內容畫在長廊兩側的樑枋上。故事越講越多,樑枋上的人物故事彩畫也越來越豐富。從此,宮女們再也不愁沒有故事給太后講了。太后呢?因爲年邁眼拙,看不清樑枋上的彩畫,對此竟毫無察覺。據說,這就是頤和園長廊人物故事彩畫最初的來歷。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長的 第5張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長廊舞龍

據說在慈禧登上佛香閣,向下一望,總覺得昆明湖邊缺點什麼,就回頭問一個建園的老匠人:“這湖裏、湖邊沒有龍?”老匠人見慈禧沉着臉問他,忙說:“回老佛爺,佛香閣上只有'鳳尾廊’,湖裏湖邊都沒有龍......”慈禧一聽大怒,臉色煞白地命令:“把附近耍龍的百姓召來,讓他們在湖邊舞上幾天,不許停歇!我要看見龍。”這下可苦了那些舞龍的莊戶人。他們拼出全力,從早上舞到天黑,又從天黑舞到早上。累倒的不計其數。一夥兒倒下了,一夥又咬牙替換。慈禧一天只看半個時辰,但從不叫耍龍的人停歇。那老匠人想着因爲自己一時疏忽而連累了大家,如萬箭穿心。苦想了三天三夜,也沒想出個辦法。 這天夜裏他剛剛閉上眼,忽見走進來一位老人,口口聲聲向老匠人要口飯吃。老匠人見是個要飯的,忙把一碗沒吃的肉面端來。這白髮老人看了會兒肉面,嘆了幾口氣說:“我心裏堵的慌,吃不下去!”說完把肉面呀碗扣在飯桌上,從碗裏取出幾根麪條圍在那個低朝天的碗邊,嘆了幾口氣就走了。老匠人猛然驚醒,原來是一個夢。他回想着那位老人的面容、舉動,越想越象傳說中的魯班師傅。他對着桌上的扣碗和碗邊的幾根麪條思索起來......

忽然,他心裏一亮:着底兒碗朝天的飯碗多象萬壽山呀!只碗邊的幾根麪條多象一條龍,彎彎曲曲地圍在“山”下,麪湯在麪條邊濺了一片,多象昆明湖啊!爲什麼不設法修建個龍一樣的長廊呢!老匠人趕忙稟報慈禧說:“三個月內讓她看見湖邊的龍,還請求放了舞龍燈的窮苦百姓。慈嬉放了舞龍燈的人。馬上傳令,全國一流匠役再這裏集中。三個月過去了,當慈禧登上佛香閣,猛地發現昆明湖邊真的有一條長長“龍”。這就是那個二百七十三間的長廊。慈禧心滿意足地重賞了那位老匠人。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長的 第6張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點評

頤和園善用地形,構造巧妙,是我國造園技術與藝術的結晶。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不僅是我們中華文明的象徵,也是世界文明的象徵,我國的古代文化多麼燦爛,能工巧匠們多麼智慧。若有機會,我們一定去一些知名的地方去參觀旅遊,這些頤和園的傳說故事也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頤和園的傳說故事長的 第7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