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小巫教你講故事:好父母的必修課》:三、治療性故事

《小巫教你講故事:好父母的必修課》:三、治療性故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 治療性故事·幫孩子走出心靈誤區

《小巫教你講故事:好父母的必修課》:三、治療性故事

治療性故事古已有之,神話故事講述了人們征服自然的幻想和意願,民間傳說則展示人類遠古的智慧和生活方式,宗教是通過故事向人們宣傳教義的。無論是神話故事、民間傳說還是宗教故事,往往都能讓人們得到精神寄託,在某種程度上起到安撫的作用。

但是,隨着科學的發展,故事的意義和作用越來越被忽略,科學、理性思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爲什麼呢?因爲科學和理性思維的作用是可以被量化的,可以被考覈的,而故事的功能則是潛移默化的,是看不見摸不到的。然而,故事有着神祕和強大的力量,它們能激發想象力,悄悄地無形地發揮作用,與人的頭腦和自我一同工作,它們在成爲人的一部 分的同時改變着人。過分強調科學和理性思維,必然會扼殺想象力。

在現代的心理學領域,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意識到故事的力量,認爲故事是一劑良藥,能對病人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美國一個心理學家Dr. Anita Jahanson寫了一本書叫《Eating in the light of the moon》(漢譯《在月光下進食》),這本書通過故事和傳說幫助女性瞭解自己的內心世界,讓女性認識自身的直覺和智慧的力量,從而治療飲食紊亂。人們從美國各地帶年輕的女孩子來聽Dr. Anita Jahanson講故事,以解決她們的各種心理問題。

在教育界,越來越多的人懂得故事的重要意義和治療作用。所有的故事都有治療的可能性,如果一個故事讓人發笑,笑的人就得到了治療。如果一個故事使人哭泣,同樣也具有治療的效果。民間傳說和童話故事的主題和解決方案非常大衆化,常給聽故事的人帶來希望和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艱難困苦,幫助他們找到繼續前進的路。凡是有助於恢復失去的平衡、或者重新獲得整體感的故事,都是“治療故事”。給孩子講“治療故事”,能夠讓孩子的行爲或狀態重返平衡。

加拿大溫哥華的一個大學曾舉辦過國際性的研討會,專門探討教育中怎麼應用講故事的方式發展想象力,他們甚至說服加拿大政府在小學用故事的方式發展想象力。通過想象來學習,是教育的重要部分,而這部分恰恰是現代教育缺失的。有資料顯示,現在孩子的注意力相對20年前大大減弱,講故事能鍛鍊孩子的想象力和注意力,所以有針對性的故事有治療的效果。

……

……

•治•療•性•故•事•小•屋•

  想當孔雀的小鴨子

三隻小鴨子是好朋友,經常一起結伴出去玩兒。一天,她們走了很遠的路,來到一片幽靜的叢林。遠遠地,她們聽到一種很嘹亮的鳥叫聲,“啊——啊——”地叫,是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她們覺得很好奇,就跑過去看。

(這個故事的角色還是女兒指定的,是她處於“三個動物”階段時創作的。)

哇!她們看到一種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大型鳥兒,尾巴長長的,有着獨特而美麗的羽毛,展開時像一把巨大的扇子,熠熠生輝,絢爛多彩,耀眼奪目。

其中一隻小鴨子說:“我知道,這種鳥兒叫孔雀!奶奶跟我講過。”

(如果孩子已經聽出來是孔雀,就讓她/他自己說。這個情節只是放在這裏做過渡。)

另外一隻小鴨子羨慕孔雀美麗的羽毛,覺得自己身上的棕顏色短羽毛灰禿禿的,而且全身就一個顏色,難看死了。她對同伴說:“你看孔雀的羽毛,有那麼奇妙的顏色,陽光一照就閃閃發亮,多美啊!我也想要孔雀的羽毛。”

其他兩隻小鴨子勸她說:“我們是鴨子,又不是孔雀,肯定長不出這種羽毛來,你還是別胡思亂想了。”

她說:“長不出來沒關係,我可以用孔雀的羽毛粘在身上。”

這隻小鴨子就去向孔雀要羽毛。孔雀不肯給她,說:“這羽毛是我的,爲什麼要給你呢?你是鴨子我是孔雀,你要我的羽毛也沒用啊。”

(對任何行爲我們都不做引導性的主觀評判,而是滿懷同情地敘述,比如這裏,我們非常理解小鴨子想成爲孔雀的心情,認真地述說小鴨子的所 有經歷和遭遇。 以開放而接納的態度講故事,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和信任,放手讓他們形成自己的判斷,故事的意義方能深入人心。相反,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帶着批判、鄙夷、嘲笑的口吻來描寫小鴨子,孩子們會本能地反感和牴觸我們,甚至變得不相信我們。)

小鴨子還是特別想要孔雀的羽毛,因爲她也想像孔雀那樣光彩照人。孔雀不肯主動給她,她就想其他辦法。她看到地上有孔雀掉下來的羽毛,就到處搜尋,撿起來。回家的路上看到別的鳥兒掉下來的漂亮的羽毛,她也會撿回來。她辛辛苦苦撿了很多不同顏色、不同長短的羽毛,然後把這些羽毛粘在自己的身上。

這下子,小鴨子就像孔雀一樣拖着又長又美的羽毛了!她甚至覺得自己比孔雀還好看:孔雀的羽毛大部分顏色是藍色和綠色,我這些羽毛五顏六色,比他好看多了。這麼想着,小鴨子就很得意,她還不停地撿羽毛,不停地往身上粘。

小鴨子身上的羽毛越粘越多,她覺得自己越來越漂亮。小鴨子讓她的兩個朋友跟着她,一左一右地護着她,因爲羽毛太多,很沉重,她不能像平常那樣輕快地走路,兩個朋友只好幫她託着羽毛走。

好不容易快到小河邊的家了,她也不急着回家,而是到處轉轉,向所有的鴨子展示身上新奇的羽毛。大家都驚奇極了,差點兒認不出她來,交頭接耳地說:“哇,哪裏來了這麼漂亮的鳥兒呀?從來沒有見到過喲!是我們的小鴨子?不會吧?鴨子哪兒能長出這麼多各式各樣的羽毛來呢?哦,真的是她耶!嘖嘖!好漂亮!不得了!天下無雙!”

(實事求是地說,漂亮羽毛的確能夠帶來一些好處的,讀者朋友們還可以再多發揮。)

一些年齡小的小鴨子跟在她身後,唧唧喳喳地羨慕她。

在外面美了一圈,要回家時小鴨子才發現,粘了這麼多的羽毛,她已經變得體型碩大,差點兒進不去自己家的門了。爸爸媽媽一齊動手,使勁兒地推呀,拉呀,還要小心別弄壞了擠掉了那些羽毛。勉強擠進了家門,全家都累壞了。到了睡覺的時候,麻煩又來了:她只能半個身子靠在牀上,其餘的都拖在牀下,翻個身都挺困難的,當然也睡不踏實。

(弊端開始了。雖然場景都很可笑乃至荒誕,我們依然客觀平靜、帶着慈悲心來描述,讓孩子深深地同情這隻小鴨子,而不是討厭她,只有這樣,故事才能發揮作用。)

因爲羽毛太多,小鴨子也基本上沒辦法去梳理它們,羽毛就漸漸地變得有些髒兮兮的,沒有一開始那麼輝煌耀眼了。

(孩子在5歲左右開始對別人有意識,會不由自主地和別人進行比較,往往會羨慕別人擁有的東西。我編這個故事的時候,女兒僅僅是偶爾羨慕其他小朋友的漂亮衣服。給孩子早些講這種故事,也算是未雨綢繆吧,如果等到虛榮心盛行的青春期,她們早已聽不進去這種 故事了。最重要的是,我們做家長的不和別人攀比,不羨慕不嫉妒不虛榮,做純淨自由真誠的人。)

慢慢地,小鴨子發現她的很多好朋友不跟她一起玩兒了,因爲她那些羽毛特別地累贅,別人跑呀,玩呀,捉迷藏呀,她跑不起來,她也沒法玩兒捉迷藏,因爲沒有東西能完全遮蓋住她,無論她藏到哪兒,屁股後邊的羽毛都露在外邊兒……

只有她那兩個朋友對她比較忠實,但是她們也都挺累的了。老是託着她的羽毛,一個朋友肩膀累酸了,得了肩周炎,對她說:“醫生說我不能再給你託羽毛了,必須把肩膀治好,不然我以後就飛不起來了。”兩個朋友都說:“我們想自由地飛。”而這隻有孔雀羽毛的小鴨子早已經飛不起來了,那兩個朋友想飛呀,想玩兒呀,就不能總跟她在一起。

有一天,鴨子們像平常那樣,都聚集在河裏,捉魚吃,戲水玩兒。這隻有孔雀羽毛的小鴨子只能在河邊看着,朋友們捉了魚,扔到岸上給她吃。朋友們都在河裏游來游去,自由自在地吃東西,她卻下不了水,心裏特別嚮往在水裏嬉戲的感覺。

她想:我還是下去遊一遊吧,吃我自己想吃的東西,順便也可以洗洗我的羽毛。於是她就跳下河了。

(不能飛,不能游泳,不能捉魚吃,不能和朋友們一起玩兒,凡是鴨子本性應該做的事情,都做不了。人生來都想做自己,凡是束縛自由的東西,他們會本能地抗拒,雖然有時候誘惑極大。)

那些羽毛沾了水以後變得特別重,小鴨子已經浮不起來了,就開始往下沉,差點兒給淹死了。她拼命地叫,叫她的爸爸媽媽,叫她的朋友。幸虧她爸爸媽媽當時都在河裏,朋友們也都在河裏,大家都迅速地游過來,從水裏把她拖到岸上。

(一隻鴨子差點兒給淹死,這實在是很荒唐的場景。)

小鴨子哭着說:“我不要這些羽毛了!”大家趕緊幫她把粘在身上的羽毛都摘下來,扔掉了。 小鴨子重新獲得了自由,她身上輕鬆多了,能飛了,能游泳了,也能跟大家一起玩兒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