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的玩具被人搶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孩子的玩具被人搶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諮詢

我兒子1歲3月,在淘氣堡裏寶寶手裏拿着我存衣物的櫃子鑰匙,對面一個家長帶着孩子迎面走了過來,差不多有2歲半了,一把從我兒子手裏搶走鑰匙,我反應也快直接從他手裏拽住,當時我嘴裏說不能搶小朋友的東西。

兒子突然哭了起來,當時我安撫寶寶,和寶寶說:“沒事,寶貝,媽媽給批評他”,我也沒說別,看寶寶哭就抱着寶寶走開了。心想算了。

但是回到家一直覺得對方家長應該道歉。這讓我久久不能入睡,非常自責,感覺沒有保護好孩子,我想問問當家長的你們,如果換你是我,今天你會怎麼做呢?

孩子的玩具被人搶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看到這裏,有部分媽媽可能已經跳起來了——2歲半的孩子搶1歲3個月孩子的玩具,那不是欺負人嘛?!作爲媽媽,護子心切的焦灼立刻就要從頭腦蔓延到四肢,就差大打出手了。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寶寶在淘氣堡裏玩,有小朋友跑過來搶走寶寶手裏的東西,作爲媽媽,你會怎麼做?↓↓↓

首先,我們得知道,小孩子爲什麼會搶別人的東西?被搶了東西爲什麼會哭?

一兩歲的孩子,主要生活圈子還是自己家的小牀、沙發、客廳的地板,還未受到過自己“領地”或玩具物品被強行佔領的威脅——祖輩、父母一定都處在:“寶貝,你要什麼呀?”“乖乖,媽媽幫你拿~”這樣以孩子爲中心的環境中。

在學齡前的階段,孩子常常有這樣的體驗:全世界都是我的,媽媽是我的,爸爸是我的,我眼睛裏看到的,應該都是我的。在這種“我無所不能”的階段性錯覺中,孩子對東西進行搶奪,自己的東西被搶佔而備受挫折,都是相當常見的狀況

無論家長怎樣要求孩子顯示出他的“教養”,即便是在幼兒園小班,中班,在大多數孩子還沒有學會遵守規則之前,你總會看到孩子們爲了兩塊一模一樣的積木大打出手,一邊搶一邊說:這是我的!那個也是我的!搶到的心安理得,搶不到的就喊叫哭泣或者告訴老師。

其次,我們得先判斷一下,孩子是否有能力處理當前的情況?

在這個問題中,一個1歲3個月的孩子,面對一個2歲半的孩子,身高上可能有20釐米的差距,體重上可能有5公斤的差距。在拳擊比賽中,3公斤的體重差別意味着一個新的級別和領域。所以,1歲3個月的孩子,無論在體型上、力量上還是靈活性,都比2歲半的孩子差了很多。這時大多數家長都會趨向於幫孩子解決問題。

媽媽在這個時候本能地從大孩子手裏搶回了鑰匙,孩子卻哭了。可是我們猜想,孩子哭,有可能是覺得自己的東西被搶走了(可是被媽媽搶回來才哭的呀),更有可能是媽媽的行動嚇到了孩子(一把拽住鑰匙,嘴上說不能搶小朋友的東西)。

回家之後這位媽媽一直想着對方爲什麼不道歉,卻忽略了自己能在這件事情上應該學會什麼,孩子還需要培養哪方面的技能,然而那個讓媽媽備受煎熬的“受欺負的”孩子應該早就抱着奶瓶睡着,把這事兒忘到了九霄雲外。

孩子的玩具被人搶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第2張


在遊樂場裏,大孩子欺負小孩子,搶玩具,小孩子哭得哇哇叫,這些常見的情況。家長們除了擺正心態,提高自己對孩子受挫的耐受度,應該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告訴他除了哭,應該還要懂得一些原則:比如說,不能主動打人,但是如果被打,一定要還手。

整個社會越來越關注孩子的成長,家庭、學校、全職媽媽,很多人爲孩子的成長創造了空間,也創造了限制。這不由得讓我想起近期朋友圈被刷屏的“陪孩子寫作業高血壓進醫院”,很多媽媽悉心呵護孩子成長,卻忘了爲孩子騰出成長和發展的空間。

根據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政策研究院於2015年發佈的“兒童自主活動”研究,在1971年,80%的小學三年級學生會自己回家;1990年這個數字降到了9%,現在就更低了。

如果家長們被問及原因,他們會說,現在的世界太不安全,要好好保護自己的孩子。而實際上呢,英國兒童被陌生人綁架的機率在這幾十年裏並沒有什麼顯著變化。

不管是在中國、英國還是美國,家長們都很關注孩子的發展;可是當我們把孩子的學習教育衣食住行全部都安排妥當,不給孩子體驗挫折、感知疼痛的空間,他又如何能學會追求和享受幸福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