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懲罰完孩子就變好了?真相併不是這樣!

懲罰完孩子就變好了?真相併不是這樣!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批評教育懲罰孩子,不但得不到孩子的尊重,還會被孩子蔑視?!

常識”代表普通父母和感性的kelly,“哲人”代表阿德勒思想和苦學後的kelly。

有“罰”便無“罪”嗎?

常識:孩子做錯事了當然要懲罰孩子,這樣他才能停止犯錯,並糾正自己的行爲。

哲人:你是個會懲罰孩子的家長嗎?

常識:先會提醒他兩句,如果沒用就會斥責,如果還是沒效果,那我就只好打他小屁股了。我不經常懲罰孩子,但孩子如果還是頑劣不改,懲罰往往是最終的,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懲罰完孩子就變好了?真相併不是這樣!

哲人:你身邊有經常使用懲罰的家長嗎?

常識:我小時候很調皮,總是惹父母發火,他們就經常打我。

哲人:如果懲罰是有效的方法,父母應該打你一兩次你就停止犯錯誤了。但爲什麼“總是”發火?爲什麼需要“經常”打你呢?你不覺得不可思議嗎?

常識:孩子嘛,就是經常會犯錯了……

懲罰完孩子就變好了?真相併不是這樣! 第2張

哲人:不是的。這最好地證明了“懲罰”這一手段在教育上沒有任何效果。而且如果孩子行爲的目的正是尋求和家長的權力鬥爭或者報復家長,那麼被家長懲罰正是他們希望的事!

常識:您開玩笑吧,你是說孩子希望被家長訓斥、懲罰,之後還非常高興?

哲人:沒有人被訓斥之後會開心。但是,他們會有一種“自己做了‘被訓斥的特別的事情’”之類的英雄成就感。通過被訓斥,他們通過被訓斥和父母建立鏈接,證明自己是特別的存在。

懲罰完孩子就變好了?真相併不是這樣! 第3張

懲罰的驚人後果!

常識:我還是很難接受。如果不管教他們,作爲家長我們豈不是失職。

哲人:但是家長就算不直接使用暴力,而是高聲怒吼、拍打桌子或是淚流滿面等通過這些低成本的“軟暴力”交流手段來威逼孩子以達到推行自己主張的目的,其實就是不成熟又非常愚蠢的行爲。

懲罰完孩子就變好了?真相併不是這樣! 第4張

常識: 你怎麼可以這麼說……我要是不管教今天打小朋友的孩子,明天說不定他就會成爲對社會有危害的人。

哲人: 作爲家長我們要“放棄法官的立場”,因爲家長並未被賦予裁判的特權,維護法律和秩序不是你的工作。

常識: 那什麼是家長的工作?

哲人:眼前出現了問題行爲的孩子。包含了斥責在內的“懲罰”是一種暴露了人不成熟的交流方式,關於這一點,孩子們也十分清楚。遭到斥責時,除了對懲罰的恐懼,他們還會在無意識中洞察到“這個人很不成熟”。 這是一個比大人們想象得更嚴重的問題。你能夠尊重一個不成熟的人嗎?或者,從用暴力威懾自己的人那裏能夠感受到被尊重嗎?伴隨着發怒或者暴力的交流中根本不存在尊重,而且還會招致蔑視。

常識:您是說我批評教育懲罰孩子,不但得不到孩子的尊重,還會被孩子蔑視?!

哲人:很遺憾,的確如此。

懲罰完孩子就變好了?真相併不是這樣! 第5張

常識:可你真的不知道孩子犯起錯來有多討厭!

哲人:你反覆提到孩子“討厭”,其實就是看到“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我並不認爲這些對教育有什麼幫助,所以,我不去區分對錯,不去評判好壞。

常識:啊?那您會做什麼?

哲人:面對自我,並真正去思考“以後可以怎麼做”。

懲罰完孩子就變好了?真相併不是這樣! 第6張

常識:如果思考?

哲人:不要再一味關注過去“無法改變的事實”,而是正視眼前的“可以改變的事情”。基督教有段廣爲傳頌的“尼布爾的祈禱文”:“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與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予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關於“懲罰沒有效果”的內容,遠不止這些。但絕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說明白的。我只希望這篇文章能扯開蒙住我們智慧的隔紙,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一些“常識”,最終得出不一樣的理解。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