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終於明白了!孩子困擾着父母的問題,都是因爲陪伴質量不夠......

終於明白了!孩子困擾着父母的問題,都是因爲陪伴質量不夠......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8.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問題描述』

我兒子四歲了,已經上幼兒園。他有4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

1、感覺他從小就有點不合羣,不愛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像總是害怕別人會欺負他。如果有人推了他一下,或者逗了他一下,就會裝出一副很兇狠的樣子來嚇唬對方。其實就是裝裝樣子而子,根本就不敢還手。我從來就沒見他有還過手,還老說自己是黑貓警長,恐龍之類他認爲比較厲害的人物。

2、上幼兒園已經大半年了,還只是敢跟他同去的一個他認爲‘不會欺負他的’女孩子玩。老師說他自己不太會玩。而且,他還老是不願意去幼兒園,因爲他去到幼兒園很拘謹,什麼都不敢隨便玩,也不敢去找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所以並未能體會到幼兒園的樂趣。一旦回到家裏就像出籠的小鳥的一樣,到處玩個不停,還把家人都弄得筋疲力盡也不肯停下來。

3、他好像沒有什麼興趣愛好。都說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可是我們都已經很努力去引導他了,他仍然只喜歡他的槍和棍,給他買的樂高連最基本的都拼不好也不願意拼。繪本倒是願意讀,畫畫寫字也非常不樂意,可以說是非常沒有專注力。

4、脾氣還特別大。經常大庭廣衆之下哭鬧不止,如果他想要的東西不被滿足馬上就會大吵大鬧,一旦得到了滿足,不管是有理還是無理的要求,就會馬上不哭。孩子的這些問題該如何引導改善?

『父母只看到孩子的問題,卻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

從孩子身上的問題來看,孩子似乎只敢活躍在自己很熟悉認爲很安全的家庭環境裏,與外界的交往和接觸還很少,所以才造成孩子對小朋友的認知經驗還相當缺乏,總是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害怕小朋友侵犯他,顯得不合羣,甚至如果有人對他不友善的話,就會擺出一副兇狠的樣子來進行自我防衛,在幼兒園不敢也不會找小朋友們一起玩。

而孩子任何認知經驗的獲得,都必須通過親自動手體驗。因此,造成孩子不合羣的根源,其實是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沒有引導孩子去接觸和了解更多的小朋友,沒有引導好孩子該如何與小朋友交往。也就是說,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只是作爲孩子自然成長的陪伴,並不瞭解孩子成長的特點,也不知道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進行適當的引導,沒有做到有質量的陪伴。你只看到孩子的問題,卻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這纔是孩子問題一直困擾着你的原因。其實,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有質量的陪伴,在發現孩子的問題時能及時給予必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出現以上的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缺乏與小朋友交往的認知經驗以及自我保護能力而不敢與小朋友玩』

孩子害怕小朋友,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是因爲與小朋友的交往接觸還很少,還不瞭解小朋友也可以很友善很好玩,還沒有體會到和小朋友一起互動的樂趣。而在他有限的認知經驗裏,總是以爲小朋友都是不友好的,都是可能會欺負他的,所以對小朋友懷有一種警惕之心。這都是因爲孩子缺乏與小朋友交往的認知經驗,也就是說父母並未做到引導孩子嘗試去與更多的小朋友接觸交往,讓孩子在與小朋友們互動的過程中積累到更多與小朋友交往的認知經驗。

而當孩子面對小朋友的侵犯,只是擺出一副兇狠的樣子,並不敢還手,說明孩子還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孩子缺乏自我保護能力造成的不安全感是因爲不認識自己的能力以及對父母的支持與幫助沒有足夠的信心所造成。父母要做到有質量的陪伴,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要素,一個是父母隨時引導孩子親自去動手嘗試,在動手的體驗中漸漸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也知道自己能力不夠之處而懂得避開難題,這樣孩子就會對保護自己很有信心。另一個是在遇到困難時,父母總會及時給予幫助,讓孩子心中有個父母保護的自信,這種自信會讓他有勇氣去面對一切困難。只有具備一定的與小朋友交往的認識經驗以及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孩子纔敢放手和小朋友一同玩。

終於明白了!孩子困擾着父母的問題,都是因爲陪伴質量不夠......

『不敢和小朋友們玩在一起,不能體會到幼兒園的樂趣,因此不想去幼兒園』

如前面所說,因爲孩子缺乏與小朋友交往的認知經驗,就算孩子到了幼兒園了一樣是害怕小朋友,不敢參與小朋友們的羣體活動,所以表現得很拘謹自己不太會玩是必然的。所幸,孩子在幼兒園裏還能找到一位‘不欺負他的’女孩子玩。這說明在孩子的心裏對該女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把該女孩子當作友善的玩伴。如果是有心的父母,爲了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幼兒園生活,他們會找時間約該女孩的父母和該女孩在幼兒園的好朋友的父母帶着他們的孩子到戶外活動玩遊戲,爲自己孩子創造交往的機會,讓自己的孩子在該女孩子的帶動下去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交往互動。當他們相互間互動多了,都成爲了好朋友,那麼他們回到幼兒園自然就會玩在一起。當孩子學會了如何和他們玩在一起了,漸漸積累到更多的經驗後,慢慢地也就跟着他們敢於向其他小朋友伸出友誼之手了。當孩子能體會到幼兒園羣體活動的樂趣的時候,到那時你不讓他回幼兒園都覺得渾身不自在呢。這個幫助孩子克服不合羣的方法叫做『近親而後遠鄰』,就是先引導孩子與比較親近的鄰居或者親戚朋友家的孩子玩熟了,然後再由鄰居或者親戚朋友家的孩子帶着他去熟悉其他更多的小朋友。

『孩子的專注力並不一定就要體現在你認爲對他好的東西上』

孩子的專注力是指孩子對某件事情或事物的專注程度。這些事情或事物可以是畫畫寫字,也可以是玩槍和棍,不一定就是你認爲的一些好的東西。我並不認爲孩子非常缺乏專注力。從孩子對槍和棍的情有獨鍾可以看出,其實孩子是不缺乏專注力的。只不過,可能你會認爲孩子的專注力放在了你認爲不該放的東西上面。這不能怪孩子,只能怪你們父母不會引導。孩子只喜歡玩他的槍和棍,那是因爲他能從中得到更多的樂趣以及成就感,所以會樂此不疲。如果你只是想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可拆卸安裝的玩具槍,引導孩子把一支完整的玩具槍拆散,然後再由他一件件地拼回去。這樣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同時也可以訓練孩子獨立思考,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父母有心,棍子一樣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你可以教孩子在棍子上綁定一個氫氣球,讓孩子拿着棍往下拉,當氣球順着棍子下來的時候用手去拍氣球,然後再把棍子舉起來讓氣球重新升上去。如此循環往復,那孩子在獲得樂趣的同時,因爲要高度注視氣球的高低變化,專注力必然會得到很好的訓練。既然孩子喜歡讀繪本,你也可以引導孩子讀完後再自己講,或者自編自講,這也可以訓練專注力。畫畫也可以,你可以引導孩子去畫他喜歡的槍和棍,我相信他肯定樂意,也會全身心投入。總之,只要用心引導,很多事情都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讓孩子有路可走』

孩子脾氣很大,只有滿足他的要求後纔會停止哭鬧。這說明你不懂得‘讓孩子有路可走’,只會通過不斷的滿足他的要求來制止孩子的哭鬧,其結果是,孩子知道這是一招屢試不爽的有效方法,所以爲了得到滿足,不管是有理還是無理,只會變本加厲地哭鬧不止。要想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父母就要做到,對於孩子合理的需求必須及時迴應,及時解決。對於孩子不合理的需求,向孩子明確表示不能滿足的同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孩子一同商量出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的解決選項,然後讓孩子自個去選擇。這就是‘讓孩子有路可走’。既是自己商量出來,又是自己最後選擇的,孩子當然會樂意接受,不再會哭鬧不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