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隔代教育怎樣培養寶寶性格?

隔代教育怎樣培養寶寶性格?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老人對孩子多表現爲愛孩子,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要,能寬容孩子的天性,孩子精神環

隔代教育怎樣培養寶寶性格?
  
      老人對孩子多表現爲愛孩子,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要,能寬容孩子的天性,孩子精神環境極大寬鬆,沒有壓力,極度自由,爲他們提供了模仿、探索的機會。但從心理髮展方面孩子的心理需要上並不能代替孩子的父母,孩子對父母的情感依戀需要不能得到滿足,使隔代教養對孩子的性格發展並不盡如人意。

      隔代教育對孩子的性格的影響

     1、容易過分的溺愛和放縱,使幼兒過於“自我中心”,影響自我意識的發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時,較多地採取順從、滿足需要的方式和態度,容易使幼兒產生“自我中心”的意識,孩子有了錯誤也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慾望就會無原則的得到滿足,即使父母想方設法來改變,有老人那張保護傘的作用,孩子有恃無恐,稍有不合心意就會大哭大鬧,以達到非分的要求。

      2、老人更多的包辦替代和保護,阻礙了幼兒的獨立能力的發展。 
      祖輩包辦代替的比率明顯高於父輩,試想:玩具撒了一地,老人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的整理;當孩子已經會走路了,爺爺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樓梯;孩子吃飯時,擔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着趕着喂,這種種做法,不恰恰束縛了孩子的手腳,錯過了“自己整理、物歸原位、自己吃飯”的敏感期,導致了孩子動作發展緩慢,獨立能力差,一遇到困難就失去信心,只會叫喊着等別人來幫忙,不會嘗試、鍛鍊,只有哭鬧和發脾氣。
      3、隔代教育容易泯滅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
      老人易受傳統思想的束縛,接受新生事物較慢,教育及養育觀念相對滯後,多年形成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變。他們希望孩子乖巧、聽話,穩穩當當不出格,不善於運用科學的、有創造性的方式引導孩子。對於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現的的“搗亂”、“破壞”等具有冒險和創新性的探究行爲,總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當孩子捉來幾隻螞蟻要餵養時,當孩子拔起花盆裏的蘭花要看根是什麼樣子時,當孩子興致勃勃地拆一輛玩具汽車時,祖輩總會加以阻止和批評。因爲,在他們意識裏,玩螞蟻很髒,拔花是成心搗亂,一輛完美的玩具車更是不能“破壞”的。他們認爲孩子這些出格的做法都是不良行爲,必須立即糾正。試想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怎麼能形成開拓創新的個性呢?

      4、老人們的教育意識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當,容易使孩子錯失形成友好交往和優良品質(如謙讓、愛勞動)的良好機會。

      5、容易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乏 活力,心理老化。
多數老年人由於年歲大了,喜歡安靜,不愛運動,也不愛外出活動。孩子與祖父母朝夕相處,長期囿於老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張口閉口說的是成人的話,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另外,外出活動少,一方面運動量小,身體缺乏鍛鍊,會造成體質柔弱多病;另一方面關在家裏見識少,接觸新鮮事物也少,可能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對生人、不會自己處理事務。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心胸狹隘、固執、退縮、心理老年化,等等。祖輩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構、教育方式等與現代社會或多或少會有差別。另外,祖輩在生理與心理上必然也帶有老年人的特點。

      父母應該怎麼辦?

      隔代教育對幼兒的個性發展難免會有一些負面影響,年輕的父母應該怎麼辦呢?關鍵是如何擅用其長,以避其短。
對扮演子女與父母雙重角色的年輕的爸爸媽媽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與老人溝通,千萬不要放棄自身的職責。只要你重視,時間總能擠出來的。比如:每天晚飯後和孩子作遊戲、講故事,週末帶孩子外出活動。同時要做到尊重老人,經常和老人聊聊天,講講科學養育孩子的新經驗,虛心接受老人的指點;買一些科學育兒的讀物,與老人交流學習體會,幫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對老人寵愛孩子等錯誤的做法,既要堅決表明自己的態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儘量減少正面衝突。  

      對於快要去幼兒園的寶寶,可以這樣建議撫育的老人:

      1、告訴老人寶寶明年就要上幼兒園了,園裏有許多小朋友,來自不同的家庭,大家性格不一樣,你要讓寶寶從現在起就開始適應和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相處,等到他上幼兒園就不會出現問題了。假日裏讓媽媽請些朋友或同事帶着寶寶來串門,你一定要抓住機會,讓寶寶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出現他在玩的時候對別的小朋友不夠友好的事時,你一定要鼓勵他和小朋友一起玩;發現他對別的小朋友不夠友好、不拿出玩具來,就要好言相勸,幫助他和小朋友一塊兒玩他的玩具,讓他感受到分享的快樂。次數多了,他也會改的。 
     2、和老人談談獨生子女環境單調,與人交往少的問題,理解寶寶將來還是得走上社會的,不能太保護,要逐漸鍛鍊寶寶的獨立性,讓他到集體生活中能儘快地適應。
      3、讓老人家帶他到朋友家去串門,在比較陌生的環境中,鍛鍊他的社交能力。有時他會受到小朋友的熱情接待,會使他回過頭來想自己的問題(不借玩具給別人玩),以後碰到類似的情況,他就會改了。
     4、請老人家給寶寶講有關合作、分享、同情的故事,對寶寶的社交行爲會有好處。這些故事老人可能是有的。如果沒有,你可以爲他編一些。
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纔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爲圖省事,孩子一生下來就甩給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慣壞了孩子,拒絕老人帶孩子,割斷祖孫之間的親情。不論是與老人同住,還是暫時把孩子寄養在老人家中,我們都要注意和老人協調關係,一切以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爲出發點,積極解決矛盾糾紛,爭取隔代教育取得雙贏。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