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聽話的孩子或許總缺乏親身的感受

聽話的孩子或許總缺乏親身的感受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人們都喜歡聽話的孩子,但是不知不覺之間卻剝奪了孩子的感受,一味的聽大人的話卻讓孩子總是缺乏親身感受。

聽話的孩子或許總缺乏親身的感受

聽話的孩子,只會處處以大人的要求和評判作爲自己的行動標準;不聽話的孩子,總是將他人的要求和規則置之腦後、一意孤行;兩者都屬於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親身感受”的孩子!

阿風剛剛學習自己穿鞋那陣子,總是分不清左右穿錯鞋子。大人見到就會提醒他:“阿風,穿錯鞋子了,換一換。”

於是,阿風穿鞋子時,會習慣性地一隻腳套進鞋子時,就扭頭找大人問:“我穿得對嗎?”

有一天,我對阿風說:“你覺得自己的腳舒服了,就穿對了。”

阿風把腳塞進鞋裏,頓了頓:“嗯,舒服了。”我一看果然沒有穿錯左右。

漸漸地,阿風不再問我“穿得對不對”,他每次會將腳塞進鞋子時停頓一下,感覺不對,就自己換過來,同時自言自語地道:“現在舒服了。”

教孩子穿鞋子,我們總要教他們分清左右,其實小孩子要搞清楚明白左右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會幫孩子在鞋子上做記號,提醒看圖案等等,但一旦碰到沒有記號或圖案的鞋子,孩子就不會穿鞋了。

其實我們大人穿鞋子並不看左右,腳一塞進去,錯了,馬上就會感覺到不對,立刻換回來。

爲什麼我們不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腳對鞋子的感受呢?

我們潛意識裏是不是認爲孩子是沒有感受的?或者認爲他們就是容易犯錯的?於是迫不及待地用外在的標準去替代孩子自己的感受,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引向了大人的表情、物品的標示,彷彿這纔是唯一的標準。

其實,某一個要求和規則的建立,只有和孩子自身的感受相聯繫,讓孩子切身體會到遵守與不遵守之間的差異,他才能真正內化並予以實現。否則那只是外在監控下的行爲,存在着兩面性和反覆性。

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孩子去飲水機灌水,直接裝了熱水,杯子自然很燙。他不是本能地放開杯子,而是捧着杯子大叫“好痛,好痛”,等大人聞聲過來時,手已經被輕度燙傷了。

他媽媽說,家裏從來沒有給他過燙的水,都是調好適當水溫給他喝的,吃東西也是如此。這孩子幾乎沒有體驗過燙,更不會有“先裝冷水再裝熱水”的概念。沒有感受,不知道躲避,何來自我保護意識?於是,孩子只會捧着燙杯子,向大人呼救。

這就是我們剝奪孩子感受的後果:孩子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本能!

明白了這一點,我選擇了這麼做:

* 不再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幫他整理收拾玩具;而是讓他自己管理,等他找不到玩具時,和他一起感慨,“東西亂放就是麻煩,老是找不到,沒得玩真討厭!”

* 孩子吃飯時不再盯着他“快把這碗飯吃了,否則玩的時候沒力氣了”,而是選擇“吃飯你自己作主”,等他餓急了,問我要零食時說“你不好好吃飯,是沒有零食吃的,你只能餓着等下一頓”。

* 我不再拿着杯子追着孩子“多喝水,喝水的孩子才健康”;而是選擇等他小便的時候,讓他自己看看便池裏的尿液,“你看,你的尿尿都是黃色的,顏色越黃,說明身體裏的垃圾越多,多喝水,能讓水來幫忙沖走身體裏的垃圾”。

……

給孩子一點時間和空間,讓他自己慢慢感受,慢慢體會,我們應該做的是不斷地多多地跟孩子交流各種感受,讓他體會“不一樣”和“變化”,慢慢理解規則的價值和重要性。只有這樣,規則和要求才會真正成爲伴隨孩子一生的好習慣。

  觀點:

成長是無法替代的。我們不能因爲孩子年幼,而將他一直覆蓋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讓他失去了與外界交流互動的機會。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教育體系是以感官爲基礎,以思考爲過程,以自由爲目的。”不要剝奪孩子的感官基礎,讓孩子調動所有的感官去感受成長中各種各樣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真正地擁有自己的成長空間,才能成爲真正健康獨立的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