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若想孩子有快樂的人生,就不要給他痛苦卑微的童年

若想孩子有快樂的人生,就不要給他痛苦卑微的童年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若想孩子有快樂的人生,就不要給他痛苦卑微的童年

最近,一篇題爲《孩子,我寧願欠你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的文章在朋友圈瘋轉,文章貌似打動了千千萬萬的父母,切中了家長的要害,一個標題就點到了痛處,那就是——父母們都害怕孩子將來過得卑苦,希望他們能獲得成功,得到認同,最好親戚鄰居提起時,就用羨慕嫉妒恨的口氣說一句:老誰家小誰,過的日子那才滋潤呢!

我當然也是這麼想的。

但我有兩個小的疑問:

一、什麼叫做“卑微的成年”?

父母們都愛說:我不求孩子大富大貴,可是總要日子過的不差吧,過成個“卑微的成年”還能快樂嗎?那來看看這文章裏說的“卑微的成年”是啥樣子。

第一個例子說的是一個找不到工作的青年,文章寫到,“他沒有高學歷,沒有一門手藝,怎麼安身立命?靠什麼獲得尊嚴?一個連自己都養活不了的男人,又怎麼能快樂?”看到這,真是出了一身冷汗吶,因爲我想到了自己的老公,他正是打遊戲比上課時間長,沒手藝,後來畢了業,大半年都沒找到工作的男人啊!從原文的邏輯來看,他算的上是“卑微的成年”了呀,可他現在養活我們一家四口,幸福得不要不要的。所以,武斷地認爲這個青年人有個“卑微的成年”恐怕爲時尚早。家長們也請慢點爲孩子擔憂吧。

第二個例子說的是一位能享受到一線城市高級醫療服務的教師,他的兒子在大城市站住了腳,就比二三線城市的成功。這一點我無法反駁,因爲價值觀不同是無法互相反駁的,我只能祝願這位作者早日脫離“卑微”的層次,畢竟中國的醫療水平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若想孩子有快樂的人生,就不要給他痛苦卑微的童年

二、努力=不快樂 快樂=不努力?

文章把“卑微”和“不快樂”兩個沒什麼關係的事情混爲一談之後,又把“努力”和“快樂”這兩件沒什麼關係的事情完全對立開來,談到女兒放假想去看海,這與努力學習本來就不衝突,卻被母親想到“現在是快樂了,將來呢?”有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父母們看到孩子快樂地玩就開始擔憂將來了,好像孩子必須得過得苦哈哈的才能換來將來的成功。

我們當了媽媽的這一代人,成長在一個資源單一且不足、競爭面比較狹窄的年代,通俗的講法叫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所有的小孩都被摁在兩尺寬的地方學習,目標就是考大學,考更好的大學,而父母有教育能力的卻只是少數,小學和中學老師的平均水平也不高,有教學吸引力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更是像大熊貓一樣稀少,大多數老師都是靠體罰和嚴厲來管理學生,學生要好成績,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家都覺得自己是拼了命競爭纔有的今天,這就造成一種習慣性誤解,認爲學習是痛苦的,努力學習就更痛苦。

提出這兩點,不是隻想反駁此文,而是想告訴父母們:若要孩子有快樂的人生,就不要給他一個痛苦卑微的童年。

長輩曾經對我諄諄教誨:“還是吃皇糧好哇,公家飯,鐵飯碗,進國企,待遇高”,“自由職業、創業呢,不保險,沒個單位,心裏沒有底氣呦”。這些話想必很耳熟,我們覺得那是長輩們不瞭解我們這個新時代,還是老思想。那現在我們成了父母,我們的思想就跟上這個時代了嗎?個性化的時代,自媒體時代,信息化的時代,還一定需要高學歷嗎?互聯網經濟背景下一定要搶佔更多資源才能佔得先機嗎?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漩渦中,老師講的課太無聊,我們可不可以選擇有趣的網絡課程?學校裏的成績不好,我可不可以去學點別的,非要在我不喜歡的學科上苦苦掙扎嗎?

退一步講,學校教育也可以是快樂的,學生本來完全可以在快樂中學習,說不能的那是圖省事不去想辦法的老師和不願承擔更多責任的父母。憑什麼教育能快樂呢?就憑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有能力把教育做成一顆糖果,就看他相信不相信,願意不願意去做。在新東方,最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就得解聘,新東方的老師們個個都成了段子手,學生的成績有目共睹。

當然,孩子成長的路上不會全都是快樂的,一定時時有困難需要去克服,其實父母們希望的正是孩子能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所以纔會對“成長不是快樂的”這種說法深信不疑。可是要知道,“克服困難”是一個結果,靠的是孩子童年成長中獲得的自信,自信來源於父母的肯定和愛。這就像跳過水坑是一個結果,靠的是平時經驗的積累,孩子知道他可以做到,才能跳得過去。教育孩子去克服困難,不能通過讓孩子生活在困難之中來達成,而是平時給他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和少年,用正面的經驗來讓他在面對困苦時不畏懼、不退縮,有信心、有能力挑戰困難。

把孩子交給嚴厲的教育,吝嗇給他快樂,是多麼容易辦到的事情,好像每個做父母的都會,那爲何讓孩子擁有快樂人生還是那麼難呢?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格言教育孩子之前,我們當家長們的應反思,是不是我們首先應該提高的是自己的認識水平和教育水平,多想想如何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