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好生和差生的差距只有半小時

好生和差生的差距只有半小時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個孩子上學了,從檢查作業到收拾書包,媽媽關注着他的每一個學習細節,結果搞得比孩子還累。

▶ 一個孩子上四年級了,永遠是班上最後一名,對學習毫無興趣。

面對這兩個真實的學習案例,心理醫生會提出何種解決方案?

好生和差生的差距只有半小時

媽媽要這樣做——你的作業你檢查

許多媽媽在孩子上學後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不知道到底是孩子上學, 還是家長上學,許多作業都需要家長幫忙——聽寫、背書、檢查作業……這樣的媽媽會全面地介入孩子的學習行爲,陪坐在書桌旁邊,督促他。孩子做不完作業,媽媽就大聲嚷嚷;考到好成績,媽媽就抱着兒子親,說:“孩子你真給我爭氣!”請問,這樣的學習到底是誰的?當然是媽媽的!

一些媽媽之所以選擇這種做法,主要是它在初期會帶來一些好處,孩子小時候看起來比別人能力強一些,由於在學習行爲上得到了更多正面的鼓勵,所以他會更多地建立起對學習的好感,也會更投入地學習。

但是,這種做法同樣會帶來一些麻煩。由於孩子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在媽媽的管理和替代思維下進行的,比如媽媽會幫他把作業改好,孩子的學習成果中相當一部分是媽媽參與的結果。因此,孩子由此來進行的自我判斷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真實的。那麼,當孩子到了初中、高中,我們現有的知識結構已經很難爲他們提供什麼幫助時,孩子將不得不面對學習的下滑,他將不得不回到真實的能力層面上來面對自己。這種情況下,孩子將是十分痛苦的,他會失去自我,會突然不學習,甚至逃學。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在父母過度保護下成長起來的“乖”孩子,到了青春期會突然變得逆反,同時會把對父母過度管制導致的憤怒遷移到學習上面去,成績一落千丈。

那麼,如果想培養一個能自我管理、自覺學習的孩子,我們該怎麼做?從孩子上學開始,我們就要對他說:你是一名小學生了,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它既不是媽媽的事,也不是爸爸的事。所以,雖然媽媽愛你,但你的作業我不會幫你檢查,我也不會幫你聽寫。如果有聽寫,你可以自己把要寫的字詞先錄音再放給自己聽。

至於簽字,誇張一點說,即使孩子的作業10道題錯了9道,你也只管簽字,不管檢查。也許過不了多久,老師就會找你談話:你這家長是怎麼當的?你可以當着老師的面承認“錯誤”,說“老師我下次一定注意”,但第二天最好還是照樣這麼做。這樣做雖然孩子剛入學時會免不了忙亂,但是他會穩固地、一點一點地進步,直到有一天,他非常自覺地學習,完全不要你管。在這個過程中他會把好的東西與你分享,也會自覺地承受挫敗,因爲他從小就建構了一個想法——學習是我自己的事。

好生和差生的差距只有半小時 第2張

老師的故事:好生和差生的差距只有半小時

當一個孩子已經把自己歸於差生的行列時,如何去引發他的興趣纔是問題的關鍵,而不是一味地去責怪他。下面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男孩,在學校裏除了調皮搗蛋,什麼都不做,哪個班主任都不肯收他,最後不得不放在了一位教語文的特級教師班上。在新的班裏,男孩上課不但不聽講,還經常弄出響聲,讓全班都聽得見。一天語文課後,這位特級教師把男孩叫過來,說:“我要交給你一個祕密的學習任務。”男孩一聽是學習任務,剛想搖頭,老師立刻接着說:“你不能告訴任何同學,如果告訴了其他同學,咱們的約定就拉倒,你願不願意幹?”聽到這兒,男孩心想,老師沒吃錯藥吧,怎麼班上的好學生不找,倒找上了我。但他又有些好奇。於是老師告訴他:“明天我要提前教新課,但是班上的同學都不知道。最近班上驕傲情緒很多,尤其是那些學習好的人。我就是想試一試,如果我不佈置,他們會不會自覺地預習課文。”一聽說要懲罰好學生,男孩來勁了,問老師:“那我做什麼?”老師說:“你今天晚上回去,趕快看看這一課有幾個生詞,爭取記下來。我數了數,這篇課文的第一段一共只有32 個字,你把這一段背下來就行了。其他的你什麼都不用做。”男孩本來並沒有把這件事當真,回家後該看電視看電視,該玩玩。可臨睡前,他還是有些不踏實,便把課文翻開,看一看,有幾個生詞,寫在本子上。他本是最怕背課文的,好在只有32 個字,便勉勉強強背了背,然後就睡覺了。

第二天語文課上, 老師突然宣佈:“我明天有事, 要把新課提前,有沒有同學做了預習?”同學們都沒有準備,一下愣住了。老師點名,可沒有一個答對的。於是老師便把目光放在了男孩身上。男孩猛然想起了老師交給他的任務,趕忙舉手。因爲他以前從來沒舉過手,同學們驚訝之餘,覺得他肯定答不出。誰知他答得非常正確:“6 個。”老師又問:“ 哪6 個?”他翻開本,說一個,老師就在黑板上寫一個。全班都安靜了。

好生和差生的差距只有半小時 第3張

快下課的時候,老師又問:“剛纔我已經帶大家朗讀過一遍課文了,現在哪位同學能把第一段背下來?”孩子們都不敢舉手,老師又盯着男孩,男孩站起來就背。雖說錯了兩個地方,但是好歹算把第一段背下來了。老師帶領大家爲他鼓掌。下課後,老師把男孩叫到辦公室,對他說:“你看,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不好的學生的差距其實就是那麼一點點,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大。” 因爲有了僅僅半個小時的預習,就讓自己鎮住了那些好學生的體驗,男孩一下子就領悟了老師的用心。由於在學習上得到了正面的鼓勵,男孩開始有了學習興趣。他先是開始預習和複習語文,嚐到甜頭後,便慢慢地把這個方法用到了其他科目上。從此之後,他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最後考上了大學。這雖然是一個老師幫助孩子的例子,但是我希望這個故事能讓父母明白,只有真的觸摸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幫他去打碎那些固化的、負性的、有自我判斷和自我定性的東西,並且無條件地接納他,才能讓孩子找到成長的動力。

當孩子已經把自己歸於差生的行列時,唯一能打碎這種固有的負性自我判斷的方法,就是想方設法地去尋找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