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如何讓男孩更有男子氣概?

如何讓男孩更有男子氣概?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讓男孩更有男子氣概?
  主持人殷智賢:現在我們既面臨着傳統文化習慣性的溫和的男性角色塑造,也面臨着現實當中大量的幼兒園女老師帶孩子的狀況,我們如果期望自己的兒子更有一點血性的話,父母要注意培養他什麼樣的素質?  李子勳:小時候女孩子智力發展比男孩子快,男孩子八歲的時候,相當於女孩子七歲的時候。現在小學裏,班裏的班長基本上都是女孩子,男孩子一直是在一個相對弱勢的環境裏面長大的。我想老師應該多給男孩子一些責任,包括媽媽,更早給他一些做決定的權利,他犯錯不要過多地責怪他,而要讓他承擔責任。老百姓有句話“男孩賤養女孩嬌養”,男孩子小時候要看鬆一點,讓他去鬧去受挫折,不要讓他吃好了、穿好了,而要讓他有慾望,別人有的東西他沒有,讓他總是處在要的狀態,這樣男孩子纔會奮鬥、競爭、珍惜。如果帶男孩子和帶女孩子一樣的話,什麼事情都是父母來做,要什麼都立刻給,對男孩子男性特徵的養成影響比較大。  主持人殷智賢:如果家長以前沒有特別意識到,現在想彌補的話,能給家長多長時間調整?  李子勳:最佳的時間就是青春期,在青春期孩子有對過去重建的動力,很多孩子青春期以前可能是乖孩子,但是青春期來了以後變得非常不乖。所以如果家長覺得男孩不太像男孩的話,到了12歲第二性徵出來以後就應該放手了,讓他折騰,保護他的這種動力不去打壓他,欣賞他、鼓勵他像男孩了,這樣半年甚至一個月就會改變一些,有時候人的心理是會突變的。  主持人殷智賢:也就是說其實所謂的性別教育不用特別早去下很多工夫,關鍵是把握好青春期轉型的時間?  李子勳:對。我之前到歐洲學習性教育時發現,對歐洲人來說,更多的是性別教育而不是性教育。就像瑞典,必須是由國家專業人員來做關於性的教育,老師和家長是不能做的,老師和家長只允許做性別教育,就是引導女孩子區別於男孩子的人際關係,包括愛好,小團體彼此之間的友情都是性別教育。性別教育不是要專門提的,而是家長在行爲中怎麼樣讚許孩子和他性別相匹配的行爲,對另外的行爲不批評而是忽視。比如說男孩哭的時候,媽媽可以裝着不理睬他,因爲我們心理學講強化,有時候批評反而是一種強化,越批評他他的不良行爲反而越多。對他符合性別的行爲給予欣賞、回饋,這樣反覆刺激他,他這方面的行爲會增加很多。  主持人殷智賢:這裏面就存在一些問題,有些詞彙既是指向個性的,又是指向性別的,比如說溫柔這種性格究竟是性別帶來的還是個性帶來的,這兩者之間怎麼區分清楚?  李子勳:很難區分清楚。你講的很對,越男子氣的男人實際上可能越溫柔,他的內心很柔軟,但是他外表是很有自尊的。其實我們知道真正的男子漢內心會比女性更加柔軟,不柔軟的內心表現出來的強悍是不徹底的,是膽怯的、害怕的。性別不會帶來個性特徵,男孩生活中重要的關係人對他的個性會有影響,比如他的爸爸、哥哥。所以我們說,個性作爲一個品質,作爲男性的內在結構還是可以通過發展得來,比如,社會文化創造什麼,他就會吸取什麼。但是,性別是身體結構、荷爾蒙分泌引起的,過去我們談性別,一個是身體的,一個是社會的,身體性別選擇不了,但是社會性別可以選擇。  主持人殷智賢:既然你談到了社會環境對人性別的塑造,比如說像某些“超女”的造型被公衆評價爲中性化甚至是偏男孩的感覺,作爲家長在這樣一個社會偶像面前,怎麼樣引導孩子認識她的性別?  李子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話題,最近這幾年媒體宣傳李宇春這個形象是爲了迎合大家的審美情趣。上世紀80年代社會上開始討論性別,尤其是涉及變性這個問題,有男性、中性、雙性等等的性別。現在社會並不是性別多了,性別不是被我們內在教育決定的,而是被社會期待決定的。比如說現在,一個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並沒有分出男女來,他對員工的要求是一視同仁的。在這樣一個社會需求下,男孩子和女孩子會發展出職業人格,職業人格越中性越好。極端的女性顯得有一點情緒化,極端的男性顯得冒失、衝動,這些性格都不符合企業對職員的期待。我們企業期待的職員是既有女孩子的敏感、感性,也有男孩子的衝動。一個人穿着職業裝的時候,他的表現是中性的,這是企業設定的,但是他回到生活中可能是一個極端的男人或者是極端的女人。所以,有些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有中性的色彩,不等於他的性別真的是趨於中性,只不過是他把中性性別表達出來了。所以即便孩子表達出中性色彩,也不等於他內在心理結構是中性的,只是他在貼近現實的社會文化意識的時候,他更樂意以這樣的服裝、行爲跟外部接觸。  主持人殷智賢:這是他內心適應外界的表現。  李子勳:不見得是一個問題。  主持人殷智賢:那麼,孩子跟爸爸相處時間多一些好,還是跟媽媽相處時間多一些好?父母這兩個角色在塑造孩子性別過程中分別起什麼作用?  李子勳:心理學一直在探討,心理學不見得是適合於東方文化的,因爲心理學是西方理性文化的產物,它沒有涵蓋東方文化的背景。西方文化認爲孩子是從媽媽身體裏面分離出來的,他兩歲以前主要和媽媽建立信賴、安全的關係,所以兩歲以前媽媽爲主導,建議媽媽不要工作。但是3~5歲這個階段,是爸爸進駐媽媽和孩子之間最佳的時期,如果晚於這一時期,孩子和爸爸的連接不會很深,如果早了也不行。兩歲以前媽媽帶孩子主要是要建立起孩子的愛、安全感、自尊、自信,而兩歲以後,爸爸要引導孩子朝向外部的興趣、遊戲,接受挑戰、創新,包括和媽媽分離,在和媽媽分離過程中孩子會把興趣轉向外部,爸爸要跟孩子游戲纔會建立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因爲對孩子來說,媽媽是全能的,爸爸不是全能的。如果爸爸強行進入媽媽和孩子之間管孩子,孩子就會對權威害怕,以後他會分離出兩種心理來。所以,在孩子兩歲以前爸爸應該以討好母親的方式引導孩子出來。  主持人殷智賢:前一段時間我們和諧家庭基金跟中國人民大學一起做了一個親子交流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現在父親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大概會是母親跟孩子在一起時間的1/5甚至1/6。如果爸爸錯過了這個關鍵時期,沒有把孩子從和母親在一起的二人世界當中帶出來,還有補救的機會嗎?  李子勳:當然有。男孩在小學時期接觸男性老師比較少,等到了青春期,爸爸媽媽給他帶來的本身內在印象會瓦解,會重建一個心理性別,大概是11~14歲,那時就基本定型了。那個時候他崇拜的人會在他心裏留下很強的烙印,很多男孩子雖然沒有爸爸的教育,但是會讓喬丹、劉翔、姚明等精英分子成爲內心的父親,他希望自己成爲那樣的人。其實生命都是在變化流動的,雖然心理學認爲小時候建立比較容易,但是以後也可以補償。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