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遲遲不說話,是不是不正常?

寶寶遲遲不說話,是不是不正常?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寶寶到了學說話的時候,卻遲遲不開口,或者說話總是說不清、說得慢,家長少不了要着急:“孩子說話說得晚、說得不好,到底有沒有問題?”

當然有問題了啊!如果寶寶到了該說話的年齡還不會說話,同時他的智力、社會交往也比同齡的孩子要慢一些,家長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有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應該儘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一般來講,導致寶寶說話晚的原因有很多,大概總結一下,主要包括下面的幾個方面:

寶寶遲遲不說話,是不是不正常?

1、接觸的語言環境過多或過少:語言環境接觸過少的情況,往往比較多見於城市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孩子缺乏交流,無法模仿說話的過程,也沒有人給他重複示範口型是怎麼做的,長期以往,導致寶寶不會說話甚至智力發育遲緩。

2、存在與語言學習有關的特異性障礙:語言學習有關的特異性障礙分爲兩種——發育性運動性失語和發育性感覺性失語。發育性運動性失語,也叫作發育性表達性失語,簡單來說,就是大家常說的“貴人語遲”了。這種寶寶在經過智力測試後會發現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創造力等很好,只是語言表達不太好。這時家長不必過於擔心,3歲以後寶寶可以逐漸恢復正常說話,屬於干預後效果比較好的一種。

而發育性感覺性失語的寶寶,智力測試後會發現寶寶的操作智商和語言智商都不高。這種情況家長就需要多多關注,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做檢查,而且這種情況干預後效果也不太好。

3、有聽力障礙,如耳聾、重聽等疾病:這是因爲寶寶學說話是先從模仿別人說話開始,如果聽覺環節出了問題,那麼寶寶就沒辦法去模仿說話了。如果發現寶寶聽力可能有問題,一定要及早去醫院進行聽力矯正後,再進行語言訓練,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如果超過了7歲,寶寶語言能力可能就沒辦法修復了。

4、有交往障礙,如自閉症、自閉傾向等:這類寶寶有一些典型的特徵,如社會交往障礙、刻板行爲、興趣狹隘等等,比如不願意和同齡小朋友接觸,視線交流差,總是反覆做一件的事情或說同一句話等等,家長髮現後也需要及早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治療。

5、有智力障礙:導致寶寶智力障礙原因有很多,比如染色體畸變、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等等。另外如果媽媽在懷孕期間的受到輻射、環境污染、生病、一些藥物的影響,孕期的營養狀況不好,寶寶出生的時候有窒息、缺氧的,出生後有黃疸、癲癇、大腦損傷等等情況,都會造成智力發育障礙。

家長如何幫助寶寶語言發育

寶寶遲遲不說話,是不是不正常? 第2張

1、讓寶寶遠離電子產品,多陪寶寶玩:讓寶寶遠離電子產品,禁止寶寶看電視、看手機、玩IPAD、玩遊戲。另外每天用15~30分鐘時間高質量陪寶寶玩。如果寶寶平時是老人帶,爸爸媽媽回家後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手機,跟寶寶一起玩耍。在一起玩的同時,最好同寶寶面對面,容易增加互動,比如坐在地上或小桌子旁,這樣和寶寶可以對視交流,能很好的觀察寶寶,也便於寶寶理解你的語言,模仿你說話。

2、提高寶寶的理解能力:教寶寶說話的時候,首先提高寶寶的理解力。寶寶的理解力提高了,慢慢自己就會表達了。比如可以先讓寶寶認識他最常用的、平時接觸最多的東西,比如奶瓶、小玩具等等,讓他能夠理解這些東西,然後再擴展到一些家裏面的東西。

3、關注寶寶的興趣,說寶寶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寶寶在盯着一本書的某一頁,家長就可以講述這頁;如果寶寶在注意你正在做的事,家長就可以講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媽媽在做飯的時候,寶寶過來了,就可以告訴他「媽媽在做飯」或者「媽媽在洗蘋果」。做什麼事的時候可以跟寶寶說,說得越詳細越好。

4、不要急着逼寶寶說話,要有耐心:寶寶有時候沒有說話,是因爲他還沒有準備好,家長一定不要急着逼寶寶說話,逼着逼着有些孩子就怕了,一教說話就開始躲避,百般不情願。而且,強迫寶寶說話他容易緊張,說話可能出現不流暢,家長也會容易跟着緊張,寶寶一看爸爸媽媽焦慮,就不願意再說話了,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