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鼻阻塞怎麼治療

寶寶鼻阻塞怎麼治療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鼻子不通或流鼻涕需警惕這些疾病,鼻阻塞(nasal obstruction)及鼻溢液(rhinorrhea)是鼻腔及鼻竇病變所引起的最常見的症狀。


寶寶鼻阻塞怎麼治療

鼻阻塞及鼻溢液可以由鼻咽部的病變所致。鼻阻塞即經鼻通氣不暢,可以是交替性、持續性、單側或雙側,部分阻塞或完全性阻塞,或僅有阻塞感。鼻溢液是指由於鼻分泌物過多而自前鼻孔或後鼻孔流出。病理情況下即爲鼻涕,分泌物可能是水樣性、黏液性、黏液膿性、純膿性、黏液帶血性或膿樣帶血性及乾酪性等。鼻阻塞及鼻溢液可以單獨成爲一個症狀,但常同時存在。

一、病因

(一)鼻部原因

1.鼻前庭炎、前鼻孔狹窄和閉鎖。

2.鼻黏膜病變,如急、慢性鼻黏膜炎、變態反應性鼻黏膜炎及萎縮性鼻黏膜炎等。

3.鼻中隔偏曲、穿孔、血腫及膿腫。

4.先天性後鼻孔狹窄或閉鎖。

5.鼻腔異物。

6.鼻腔佔位性病變,如鼻息肉、鼻腔良性腫瘤及鼻腔惡性腫瘤等。

7.鼻竇病變,如急、慢性鼻竇炎、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和鼻竇黏液囊腫。

(二)鼻咽部原因

畸胎瘤、鼻咽癌、鼻咽部狹窄或閉鎖和增殖腺肥大等。

二、發病機制

1.正常鼻呼吸

進出的空氣是經過鼻部通氣道,前鼻孔、鼻腔、後鼻孔、及鼻咽部進入喉部及氣管。前鼻孔位於鼻腔前下份,左右各一。兒童呈壓扁之圓形洞孔,方向朝下。鼻腔外側壁凹凸不平,有下、中、上三鼻甲,覆以厚度不同的呼吸黏膜和嗅黏膜。鼻甲爲大小不等的蜷曲骨片,鼻甲之間的間隙稱爲下、中,上三鼻道,鼻道內有鼻竇的天然開口及鼻淚管在下鼻道的鼻端天然開口。鼻甲與鼻腔內側壁即鼻中隔之間的空隙稱爲總鼻道。總鼻道之上面部分即中鼻甲下緣以上,直至鼻腔頂部的空隙爲嗅溝,是嗅神經末梢分佈區。後鼻孔爲一高2cm、寬1.2cm之橢圓形孔,明顯地大於前鼻孔。開孔位於鼻腔後分下部,圍繞孔周爲堅硬之骨框,故此孔無伸縮性,鼻腔由此孔進入鼻咽部。由於前鼻孔明顯地小於後鼻孔,且均位於鼻腔前後的下份,鼻腔由鼻甲分成若干小間隙,當空氣進出鼻腔時,氣流路線先到達鼻腔頂部,然後轉向下方成拋物線至鼻孔時則呈扁形展開。空氣通過鼻腔的這種氣流路線實爲層流與湍流的混合型,以增加對呼吸空氣交換熱量及溼潤的效能。因鼻腔結構特殊,上已述及,空氣進出鼻腔時遇到一定阻力,達到鼻的生理要求。對鼻阻力的觀察,正常人的鼻阻力佔全呼吸道阻力之半,在平靜呼吸時,鼻阻力可佔2/3。鼻腔阻力,吸氣時佔55%,呼氣時:佔45%,吸氣時略大於呼氣時。當吸入冷、熱空氣時,鼻阻力增加,尤以冷空氣爲顯。但吸入空氣的溼度對鼻阻力無顯著影響。在鼻腔黏膜有急性炎症時,黏膜腫脹、氣道變狹窄,或鼻通氣道任何機械性部分或全阻塞性病變時,均可導致鼻阻力加大,阻礙了氣流進出或喪失了黏膜對空氣的摩擦,患者便有鼻阻塞感的自覺症狀及主訴。在病理性鼻腔變大,如萎縮性鼻炎,鼻呼吸阻力明顯減少,空氣對黏膜的摩擦感減弱,患者便有壅塞感,而實際上患者鼻呼吸通暢。

2.鼻咽部

位於鼻腔後份及下份,爲上呼吸道的組成部分,可因梅毒、結核病變造成鼻咽部瘢痕而致狹窄或閉鎖。增殖腺肥大切除術傷及咽後壁黏膜使軟齶與咽後壁粘連形成鼻咽部閉鎖亦有報告。鼻咽部的閉鎖及狹窄爲鼻阻塞的原因。鼻咽部頂壁有增殖腺,在3歲時有生理性肥大,當產生炎症時,易堵塞後鼻孔,使鼻黏膜淤血和鼻腔血液循環障礙,導致鼻腔黏膜後份腫脹,形成頑固性鼻炎,使鼻呼吸困難。

3.小兒鼻腔黏膜組織較柔嫩

血管及淋巴豐富,對冷空氣之刺激極爲敏感。加之小兒抵抗力低、營養不良、環境溫度變化等因素,故易患急慢性鼻黏膜炎、扁桃體及咽扁桃體肥大。患急性傳染病時,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猩紅熱等均可使鼻黏膜水腫,產生鼻阻塞。

4.導致小兒鼻腔黏膜急、慢性炎症、鼻阻塞之各種病因

均可使鼻腔感染,由於鼻竇天然開口相對地較大,且鼻腔與鼻竇黏膜連續,感染易侵入竇內產生鼻竇炎。變態反應常引起鼻腔和鼻竇黏膜水腫,堵塞竇口,妨礙引流產生鼻竇炎。有些學者提出,65%的小兒鼻竇炎與變態反應有關。由於小兒鼻竇在不同年齡時發育不同,其臨牀意義也就有所不同。鼻竇的發育,在出生時上頜竇如小豆大小,前後徑10mm、直徑6mm、橫徑4mm,以後逐漸發育,7歲時與鼻腔相平,至14歲左右發育完全。篩竇出生時已具規模,以後逐漸發育,至15~18歲發育完全。額竇在出生時尚未形成,在6歲時才能從X線片上辨別出,但也有在3歲時已經發育到相當程度,至10歲時,已有臨牀上的重要性,20歲時才逐漸發育完全。蝶竇在鼻竇中發育最晚,6歲以前尚未發育,7~10歲才能發育完全。過去認爲鼻竇炎多見於青少年及成人,現在認爲出生後不久即可患急性篩竇炎,嬰兒期即可患上頜竇炎,並常可同時發病。7歲以後小兒可發生額竇炎,但多在10歲以後。蝶竇炎一般在10歲以後才發病。

5.鼻腔黏膜在初鼻腔時期均爲嗅黏膜

出生後由於呼吸的需要,呼吸黏膜逐步擴大,隨着鼻竇的發育、呼吸黏膜亦擴展到各鼻竇中。故在成人呼吸黏膜面積已超過嗅黏膜十餘倍。鼻腔的呼吸黏膜位於中鼻甲遊離緣水平以下的鼻腔下分。其厚度各處不一,約在0.5~4mm之間。呼吸區黏膜爲假復層柱狀纖毛上皮,纖毛運動的方向大部分從前到後朝向鼻咽腔,僅鼻腔前下方很少一部分纖毛向下前運動。在正常情況下,這種纖毛運動能清潔吸入空氣中之微細塵粒及細菌;將其排至鼻咽部、口咽部而咳出,兒童無咳出習慣而吞入胃內,經胃酸作用,將細菌大部分殺死,如吞入涕中膿液過多,常可導致消化道症狀。當鼻腔黏膜病變或藥物的作用(如滴用1%腎上腺素等)時,纖毛運動停止,從而失去鼻部生理保護作用。呼吸黏膜內有豐富的血管,並含大量的黏液腺、漿液腺、混合性腺及杯狀細胞,能分泌大量分泌物。據統計成人每天分泌液近1000ml,其70%用於飽和吸入空氣溼度,其餘即向後流入咽部,故正常人不覺有鼻溢液。當鼻腔及鼻竇患有炎症及變態反應性病,鼻腔有各種堵塞性疾病及吸入刺激性氣體時,可有鼻溢液。鼻溢液的性質與疾病有關,以後討論。鼻腔分泌物的酸鹼度(pH)正常人爲5.5~6.5,嬰幼兒爲5~6.5,黏膜炎症及冷空氣刺激即偏鹼性,故鼻部用藥一般以酸鹼度爲5.5~6.5的溶液較合乎鼻腔生理現象

6.張口呼吸是長期鼻阻塞的結果

長期張口呼吸,冷熱、乾溼、含有塵土顆粒的空氣,不經鼻腔生理作用的處理,直接經咽、喉進入呼吸道,極易引起咽部、下呼吸道及肺部感染。鼻阻塞後,嗅覺功能明顯遲鈍或消失,使消化液反射性減少,食慾下降,長期張口呼吸,特別是幼兒可出現增殖腺面容,即上顎高拱、上切齒突出、上脣變短、表情滯呆等。常用口呼吸,氣體交換量不夠,血中酸鹼平衡失調,鹼儲留減少,因而患者常感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疲乏易倦,頭痛頭悶及失眠等。

7.長期鼻溢液

向前鼻孔溢出可使兒童產生鼻前庭炎、皸裂;大量黏膿液及細菌經後鼻孔入咽部,容易產生咽鼓管炎、中耳炎、咽炎、扁桃炎等;入胃即可刺激胃腸黏膜,使腸胃功能紊亂,如食慾缺乏,腹瀉及便祕等。鼻溢液存留於鼻腔可加重鼻阻塞;如試圖擤出鼻溢液常可導致中耳炎。

三、診斷

(一)病史

鼻阻塞及鼻溢液是鼻腔及鼻竇疾病的常見症狀。收集病史時應注意以下情況:

1.是否出生時即有:出生時即有鼻阻塞,應考慮先天性後鼻孔閉鎖。

2.患病時或病前有無受涼發熱、熱疹病、急性傳染病等接觸史及其臨牀表現。

3.伴隨症狀、近日用藥史。

4.鼻阻塞的程度及性質。

5.鼻溢液的性質及量。

6.其他,如外傷、異物、游泳病史等。

(二)症狀1.鼻阻塞

正常人雖然兩側鼻腔呼吸量常不相等,有周期的交換性。鼻阻塞的程度可分爲三度(輕度:僅在有意識吸氣時感到呼吸不暢;中度:感覺明顯有時需張口呼吸配合,鼻音較重;重度:完全需張口呼吸)。根據性質與疾病的關係分析如下:

(1) 交換性鼻阻塞:由於鼻黏膜發炎水腫所致,常見爲慢性鼻黏膜炎。

(2) 單側鼻阻塞:常見爲鼻中隔偏曲、慢性增生性鼻炎、鼻腔異物等。

(3) 進行性鼻阻塞:常見爲良性腫瘤、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鼻息肉、鼻咽部纖維血管瘤。

(4) 持續性或固定性鼻阻塞:常爲慢性增生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咽部閉鎖。 (5) 暫時鼻阻塞:急性鼻炎、急性鼻竇炎、變態反應性鼻炎、鼻中隔血腫及膿腫等。

(6) 鼻腔壅塞感:嚴重萎縮性鼻炎、鼻中隔穿孔等。

(7) 鼻阻塞與年齡的關係:①新生兒期:新生兒急、慢性鼻炎、畸胎瘤、先天性後鼻孔閉鎖、鼻梅毒、鼻白喉等。②嬰幼兒期:上頜骨骨髓炎、急慢性鼻炎、急慢性篩竇炎及上頜竇炎等。③兒童期:增殖腺肥大、兒童期急性傳染病、鼻腔異物、後鼻孔息肉、鼻竇炎等。

2.鼻溢液

(1) 水樣性分泌物:急性鼻炎早期、變態反應性鼻炎發作期。

(2) 黏性分泌物:物理性刺激、慢性黏膜炎症、感情衝動時等。

(3) 黏液膿性分泌物:急性鼻炎恢復期、慢性增生性鼻炎、慢性鼻竇炎。

(4) 膿性分泌物:嬰幼兒急性上頜骨骨髓炎、大兒童齒源性上頜竇炎。

(5) 血性分泌物:輕者有黏膜潰瘍,重者有組織壞死,可見於黏膜表面糜爛,如急性鼻炎、急性發熱病、傳染病、血液病、鼻中隔糜爛、萎縮性鼻炎、鼻腔異物、鼻腔或鼻咽部纖維血管瘤、鼻咽癌、惡性腫瘤。間斷性少量涕血應疑爲鼻腔或鼻竇惡性腫瘤早期表現,需追蹤檢查。

(6) 膠凍樣黏稠樣黏液:多見於鼻後孔、鼻咽部完全性閉鎖。

(7) 其他:一過性稻草色鼻溢液,可能爲鼻竇黏膜瀦留囊腫破裂。帶淺綠色鼻溢液,可能爲萎縮性鼻液。褐色鼻溢液,爲陳舊性血液,黃色鼻溢液爲感染之膿液、乾酪性分泌物爲乾酪性鼻炎或鼻竇炎。惡臭味之血膿性液、可能鼻腔異物、骨髓炎、惡性腫瘤、感染性鼻腔佔位病變。無色透明液體可能爲腦脊液鼻漏。鼻溢液結痂,可能爲血痂及膿痂;位於鼻前庭部者,可能爲鼻前庭炎、鼻竇炎,鼻內特殊性感染如麻風、鼻硬結症等。位於鼻腔者常爲萎縮性鼻炎、鼻中隔穿孔。

(三)輔助檢查1.局部檢查

(1) 有無張口呼吸、嬰兒有無因鼻阻塞所致吮乳困難。

(2) 前鼻孔檢查。前鼻孔有無鼻溢液、痂殼阻塞及孔徑狹窄等。

(3) 鼻腔檢查:多用1%麻黃鹼液收縮鼻腔後進行。檢查鼻腔解剖結構;黏膜色澤是否正常;溢液性質、量、味,位置;有無佔位性病變。

(4) 後鼻孔鏡檢查:瞭解後鼻孔及鼻咽部有無異常及病變。

(5) 鼻腔或鼻咽部活體組織檢查:用於鼻腔、鼻咽部、鼻竇性質不明的新生物。

(6) 鼻部X線片或斷層攝片檢查、鼻腔或鼻咽部碘油X線造影。

2.全身檢查

應常規進行並選作有關化驗檢查,特別注意排除急性傳染病、血液病等。

四、鑑別診斷

(一)先天性後鼻孔閉鎖

多爲一側,如系雙側性,嬰兒常死於缺氧或因不能哺乳飢餓死亡。嬰兒出生後即張口呼吸,滴麻黃鹼液鼻阻塞無任何緩解,口對鼻吹氣完全不通氣。用一號導尿管從前鼻插入,不能進入咽部,鼻腔充滿黏液,碘油鼻腔X線造影常能確診。

(二)急性鼻黏膜炎

有受涼史,除有鼻阻塞及鼻溢液外,尚有噴嚏、流淚、發熱等。檢查可見鼻腔黏膜,咽部黏膜呈瀰漫性充血水腫。學齡前期及幼兒發熱性傳染病,早期也有急性鼻炎的症狀,同時或以後出現有關疾病之局部及全身臨牀表現,詳見有關章節。

(三)新生兒鼻炎

屬急性鼻炎,局部及全身症狀比兒童及成人重。但臨牀上常一開始以慢性症狀表現,患兒鼻部分阻塞,無發熱,吮乳困難,明顯的飢餓表現,但不能吮乳或吮乳時哭鬧,檢查可見鼻腔黏膜慢性充血,有少許黏液存留於鼻腔,滴用麻黃鹼後鼻阻塞明顯暫時緩解。

(四)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

常見於出生12周內的嬰兒。起病較快。先有高熱、腹瀉、抽搐等全身症狀。24小時內出現鼻阻,黏膿涕、下眼瞼腫脹,結膜水腫或有眼球突出、移位等。以後一側面頰部、硬齶或齒根處紅腫,最後穿破形成膿瘻、溢膿涕。根據發病年齡、臨牀表現及X線、CT上頜骨攝片可見上頜骨骨質疏鬆,破壞或死骨形成即可確診。應與眶內蜂窩織炎鑑別,其特點是發病年齡多在半歲以後,僅以眼瞼腫脹爲主,無面頰部、硬齶等處的急性炎症表現。

(五)急性鼻竇炎

發病年齡與鼻竇的發育有關,上頜竇及篩竇在嬰幼兒即可發病,6歲以後纔可能發生額竇及蝶竇炎。發病前先有急性鼻炎的局部及全身的臨牀表現,年齡越小,全身症狀越明顯。較大兒童可能訴頭痛或一側面頰痛。亦可出現內眥或面頰腫脹或竇區壓痛。鼻腔黏膜紅腫,尤以鼻道明顯,如系變態反應性鼻竇炎,其黏膜呈灰紅色或在頂部可見鼻息肉。鼻腔內有較多膿液。鼻X線攝片可以作爲臨牀診斷的主要依據,但在5歲以前意義不大。

(六)慢性鼻炎及鼻竇炎

主訴均爲鼻阻塞及黏膿性鼻涕。全身症狀常不明顯,鼻竇炎患兒可有低熱、精神委靡、食慾缺乏、發育障礙、體重下降、記憶力差等。局部可見鼻黏膜慢性充血,鼻腔有黏膿液,鼻竇炎之膿涕多位於鼻竇天然開口即中鼻道附近或麻黃鹼收縮鼻黏膜,去除鼻腔黏膿液後,採用體位引流查知。鼻竇X線片、CT攝片對確診鼻竇炎有重要意義。上頜竇診斷性穿刺多用於14歲以上中鼻道有膿涕之兒童。

(七)鼻腔異物

多發生於3歲左右之兒童,可見單側鼻腔黏膜紅腫,血膿涕,惡臭味,異物多位於總鼻道前份,經前鼻孔鏡檢查,不難確診。

(八)鼻腔及鼻咽部良性腫瘤

畸胎瘤多發生於2歲以內的女嬰。鼻咽部纖維血管瘤多在12歲以後發病。發病年齡、觸診、鼻腔及鼻咽部攝片,多能決定其爲良性佔位包塊,手術後活體組織學檢查,可最後確診。

(九)鼻咽癌

鼻分泌物常帶血性。早期有頸淋巴結轉移,並伴有耳部症狀如聽力下降等。多發生於30~40歲以上成人,兒童亦有發生者,根據臨牀表現、鼻咽鏡檢查鼻咽部及鼻咽部組織學檢查,可確定診斷。

(十)腦脊液性鼻漏

患兒多有頭部損傷史,鼻溢液爲清亮液體,每分鐘溢出液量基本恆定、日夜不停、靜脈注入一定量亞甲藍,常可於鼻頂部查出着色液體。

五、治療

(一)急性化膿性炎症

如急性鼻竇炎、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等,全身用藥,控制化膿性感染;鼻部滴用麻黃鹼液,收縮鼻黏膜,以利鼻腔引流。

(二)慢性黏膜病變(包括鼻竇炎)1.清除病竈

如摘除慢性感染之齶扁桃體及肥大之增殖腺。

2.增強引流

改善通氣道,解除鼻阻塞。

(1) 局部治療:①鼻部滴用1%麻黃鹼液,呋麻滴鼻液等,有收縮鼻黏膜、消毒等作用。②下鼻甲注射1%普魯卡因封閉療法或注射5%氯化鈣硬化劑治療。

(2) 保守性手術治療:如鼻息肉摘除術,下鼻甲或中鼻甲部分切除術、矯正偏曲之鼻中隔等。

(三)對鼻腔、鼻咽部佔位性病變

如異物、鼻息肉、腫瘤等及前後鼻孔的閉鎖、狹窄等,適時手術治療。

(四)脫敏

對變態反應所引起的鼻炎及鼻竇炎,進一步查清致過敏原因,採用脫敏治療。

(五)其他

增強兒童體質,加強餵養、鍛鍊身體,減少上呼吸道感染,及時治療容易導致鼻部病變之急性傳染性疾病。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