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母親和她的養孫女

母親和她的養孫女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哥養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女名叫戴棻。母親的第一胎生的是個女兒,養了不到半歲就夭折了。她喊的第一聲“爸爸”、第一聲“媽媽”、第一聲“婆婆”、第一聲“三爸”都是母親教的;她腳上的每一雙鞋都是母親做的;她身上…

原標題:母親和她的養孫女

母親和她的養孫女

母親和她的養孫女

□戴若冰

大哥養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女名叫戴棻。我的侄男侄女都不曉得戴棻並不是大哥大嫂的親生女兒。甚至,我的兒子也被矇在鼓裏。

那天,是戴棻的生日。一大早,我們一家人趕去嫁到鄉下的侄女家坐席。由於常年工作在外,我有很多年沒去過侄女家了。

突然,兒子問我:“大姐今年多少歲?”“我也不清楚——她不是你大伯的親生女兒。”“啊——?我怎麼不曉得?”“我還以爲你曉得呢——你大姐,是你婆婆給你大伯抱養的女兒。”

兒子聽了,不再吭聲。我分明感覺到,車速快了許多。望着車窗外,我陷入了沉思。漸漸地,幾十年前,母親和她養孫女的故事的碎片,竟連成一片了。

她是大興鎮某小學譚老師的女兒。譚老師一共養了六個孩子。丈夫死得早,她一個人的工資養不活六個嘴。實在沒有辦法,譚老師狠下心來,把只有幾個月大的戴棻送給崇望鄉碑子坎一戶唐姓人家。可唐家養了不到三個月就撐不下去了,四處打聽,問有沒有人家願意抱養娃娃。可是,災荒年月,沒人敢接手。不知道母親是從哪兒得到的消息,和大哥大嫂嘀咕幾句後,她竟連夜跑去碑子坎,把一個瘦得皮包骨似的小女孩抱了回來,當晚就教她,管大哥叫爸爸,管大嫂叫媽媽,管自己叫婆婆。但小女孩還不會說話,一雙大眼睛骨碌碌地轉,看着母親笑。

那年,大哥大嫂還沒有他們自己的孩子,那個瘦得皮包骨的小女孩就成了他們的長女。

戴棻來到我們家後,她的吃喝拉撒都是母親經手。這是不是先前母親同大嫂達成的協議呢?我不知道。我只是看到母親毫無怨言,悉心照料她的養孫女。

母親的第一胎生的是個女兒,養了不到半歲就夭折了。用她的話說,沒有養女兒的命,只養活了我們五個“淘氣包”。

母親把她的養孫女視爲掌上明珠。爲了給她補充營養,母親經常帶着我去河溝摸小魚,拿回家熬湯給她喝。我家門前有一大片冬水田。夜裏,母親就領着我打着火把,一塊田一塊田地掏黃鱔、抓泥鰍,拿回家給侄女“打牙祭”。

春二三月,青黃不接,我們都吃清湯寡水、照得出影兒的菜稀飯,把米省下來,母親用紗布包了,放在稀飯裏煮成飯糰子給侄女吃。

不可思議的是,儘管我和弟弟誰逢生日才能煮一個雞蛋過生,而戴棻每天都能享用一個煮雞蛋,我們卻不會覺得不公平。當然,戴棻學會走路、學會說話以後,就會把乳白的蛋清掰成幾小瓣,讓我們——她的幾個叔叔分而食之。

上中學後,我每月回一次家。每次回到家裏,小侄女都顯得特別興奮,一會兒跳舞給我看,一會兒給我唱兒歌,一會兒給我背誦《三字經》。我問她是誰教的,她說:“是我婆婆教的,我婆婆會背很多很多……”

戴棻在母親的培育下成長。她喊的第一聲“爸爸”、第一聲“媽媽”、第一聲“婆婆”、第一聲“三爸”都是母親教的;她腳上的每一雙鞋都是母親做的;她身上的每一件衣裳、每一條裙子都是母親縫的;她上學的新書包是母親買的;她的嫁妝也是母親置辦的。村裏人都說戴棻命好,遇到了宅心仁厚的戴家婆婆。

母親儘管操勞一生,她的身體卻很硬朗,一輩子沒進過醫院。然而,就在戴棻出嫁後的第八個年頭,她老人家還是走了……

一陣手機鈴聲把我驚醒。電話是戴棻打來的,她說,她正在岔路口接我們。

收藏

舉報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