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新京報評住50平以下限制入學:根源是教育資

新京報評住50平以下限制入學:根源是教育資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只有降低而非擡高義務教育學校的入學門檻,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纔能有效遏制一些學校制定奇葩規定,也纔能有效緩解家長的擇校焦慮。

新京報評住50平以下限制入學:根源是教育資
深圳市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

■ 觀察家

只有降低而非擡高義務教育學校的入學門檻,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纔能有效遏制一些學校制定奇葩規定,也纔能有效緩解家長的擇校焦慮。

據媒體報道,深圳市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日前在其官網發佈關於學位申請補充要求的公告,公告顯示,從2019年開始,對申請該校學位的房產進行戶型面積及居住年限等方面的“升級”要求。根據新規,50平方米以下住房住戶的子女滿足一定條件才能入學。學校將通過社區網格系統記錄和家訪等形式對是否在申請房產實際居住進行覈實。

其實,涉事學校此舉並非孤例。爲抑制學區房熱、學位房熱,此前也有地方的公辦中小學入學,針對學區房的購買年限、面積做出了限制。比如,2015年,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就曾發佈新規:當年4月15日後購買30平方米以下學位房、又非唯一居住地的,孩子的學位將被統籌。

而出臺該政策的初衷無非是降低學位房的擇校功能,但這一做法,其實存在較大的爭議。究其原因,用住房面積來限制學生入學,既影響居民的平等受教育權,對緩解擇校熱所能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而不管是以居住面積限制入學,還是實行多校劃片入學,這些打擊學區房、學位房炒作的行爲都是一些“外圍措施”。只有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縮小學校與學校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教育質量差距,才能緩解家長對孩子上學問題的擇校焦慮。

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需要轉變義務教育資源的配置方式,其中有兩方面極爲關鍵:首先,建立地方教育撥款委員會,制定教育撥款預算,改變之前由政府主導撥款的方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說到底,必須增加對薄弱學校投入。而這需要改變之前“錦上添花”的撥款方式。

現實中,還有不少地方教育部門把打造名校而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作爲首要職責。因此,這就需要建立代表各方利益的教育撥款委員會,明確生均撥款標準,對每所學校按生均撥款標準撥款,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投入。

其次,成立社區(學區)教育委員會,實行學區制管理。這也符合《義務教育法》的規定。社區(學區)教育委員會應由人大代表、教育官員、校長代表、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等成員共同組成,負責制定社區(學區)教育發展戰略,監督學校依法辦學。每所社區(學區)內公辦學校的招生對象、範圍,由社區(學區)教育委員會決定,而非教育部門或學校單方面決定。在具體招生時,如實行多校劃片入學的電腦搖號,也應該由教育委員會監督,而不是教育部門內部監督。

最新的消息顯示,在當地教育部門的要求下,涉事學校已經撤下該公告,相關規定也被取消。但這給教育部門提了個醒,要從民衆的利益出發,制定可持續的教育政策,才能保障每個學生能上學、上好學。

只有降低而非擡高義務教育學校的入學門檻,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纔能有效遏制一些學校制定奇葩規定,也纔能有效緩解家長的擇校焦慮。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