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伯克利媽媽”控訴中國孩子在名校血淚史,藤校減招還有理了?

“伯克利媽媽”控訴中國孩子在名校血淚史,藤校減招還有理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進入名校=無憂?這位媽媽卻控訴起了藤校……這位美國名校學生的母親,在飛去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之前,在媽媽羣裏做了一次誠懇的分享,她自省說:“這四年裏,我的孩子沒有適應伯克利,伯克利也沒有記住他。”

進入名校=無憂?這位媽媽卻控訴起了藤校……

這位美國名校學生的母親,在飛去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之前,在媽媽羣裏做了一次誠懇的分享,她自省說:“這四年裏,我的孩子沒有適應伯克利,伯克利也沒有記住他。”

|本文授權轉自爸爸真棒(babazhenbang)

有篇“伯克利媽媽”的文章,我讀了一遍,又讀一遍,我對這位媽媽感到由衷佩服,她的文章誠懇、坦率,她絲毫沒有隱藏和逃避孩子的問題,並且能直擊痛點。而她的兒子在美國知名高校的遭遇,絕不僅僅是一個個例。

“伯克利媽媽”的兒子是成千上萬赴美留學孩子的一個縮影,而這個縮影所折射出來的,恰恰是當今中國教育的幾大短板……

美國教授眼中的中國留學生

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記者選取了一名在伊利諾斯州就讀的22歲中國留學生邵楚天作爲採訪對象。


“伯克利媽媽”控訴中國孩子在名校血淚史,藤校減招還有理了?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邵楚天的留學生活很孤獨,他和中國朋友一起吃住,無法融入美國同齡人的圈子,上課的時候坐在課堂的最後一排,一邊聽課一邊用手機上中國社交網絡。

他僅有的幾次社交嘗試是在剛進大學的時候加入過“兄弟會”,但後來因爲認爲兄弟會活動影響學習而退出了。

在《爭議》一文中,記者採訪了美國好幾所大學的負責人、教授和輔導員,他們直言不諱地說:

有很大一部分中國留學生對美國大學教育準備不足;教授們因爲不得不爲留學生修改講義(不改他們就跟不上),而感到不滿。

紐約大學中國史教授麗貝卡甚至說中國學生給她的教學帶來了負擔,“很多中國留學生遠遠沒有準備好,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分析閱讀’,他們無法滿足最基本的分析思考和寫作的要求。”


“伯克利媽媽”控訴中國孩子在名校血淚史,藤校減招還有理了? 第2張


教授的擔憂

國際教育學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發佈的門戶開放報告顯示,在美國的國際學生裏,有將近三分之一爲中國留學生。這使得中國學生更傾向於抱團,不願走出舒適圈,對融入當地生活缺乏動力。

美國許多大學一般會說,廣納國際學生可以加強全體學生的國際觀,同時也有機會理解全球文化差異。

但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電影與媒體研究華裔教授凱瑟琳‧劉(Catherine Liu)提出一個事實,“本來是想建立文化交流,但我們把學生們都帶到美國,卻沒有思考國際學生的經驗質量。”

這讓我們不由聯想起:2009年和2012年,上海15歲的學生在全球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在數學、閱讀和科學評比上,兩次排名全球第一。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美國藤校對中國學生的減招。


“伯克利媽媽”控訴中國孩子在名校血淚史,藤校減招還有理了? 第3張


中國幾乎每年都是美國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其次是印度、韓國。根據中國留學教育機構的分析,從新發布的數據上,可以看出,藤校錄取的華裔學生越來越多地來自美國高中。


“伯克利媽媽”控訴中國孩子在名校血淚史,藤校減招還有理了? 第4張


像今年,藤校的在中國的錄取皆將至冰點,其中哈佛甚至跌破歷史最低,創造了4.59%的新低。

丨 爲啥美國大學不喜歡“世界第一”的中國學生呢?

分析人士認爲:

一是美國經濟好轉,學校對中國生源的依賴性降低——之前錄取人數多,是學校爲了掙錢,根據統計,海外留學生支付的學費是美國本土學生的三倍以上;二是愛荷華近百名留學生“學術誠信”遭學校勸退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其實全美數據遠遠不止這些,據BBC中文網報道,來自美國厚仁教育研究中心數據表示,2014-2015學年大約有8000名中國留學生被學校開除,其中不乏在常春藤名校就讀的學生。

而國內新聞媒體的報道中的數據更是讓人驚心不已:“中國留學生美國名校退學率達25%!


“伯克利媽媽”控訴中國孩子在名校血淚史,藤校減招還有理了? 第5張


數據來源:《2015版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

閱讀是道巨大的檻壹伴編輯器

“伯克利媽媽”在文章中寫到:

孩子出國前,我們請了紐大的教授來給他們上課。教授開出30多本文學書單……發現他思維很幼稚,很多都看不懂……他的理解僅限於好人和壞人。

我那時候發現孩子的思維跟不上,因爲國內高中孩子普遍閱讀量跟不上……他思維不行,孩子從小我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這種準備就是閱讀。

沒錯,美國孩子的閱讀能力真的就是從小培養起來的,甚至在幼兒園階段,他們就開始把熱愛閱讀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大腦中了。

我曾經描寫過美國遍地開花的圖書館,和豐富多彩的圖書館活動。比如,剛來美國的時候,我偶然地參加了一家社區圖書館舉辦的“6歲之前讀滿1000本書”的活動。

每讀滿50本書,孩子可以從圖書館獲得一張水果香味貼紙,每讀滿100本,得到一個小玩具,小玩具有時候是蠟筆,有時候是彩泥,等到1000本全部讀完,可以得到一個驚喜大獎。每個暑假,圖書館還會有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和講故事活動,讀完幾十本書的孩子可以獲得新書作爲獎勵。

此外,還有科學實驗、團隊活動,全部都是免費的。

孩子上學以後,雖然數學和英語作業非常少,但讀書的任務可一點兒也不輕,要求每天至少閱讀各種書籍20分鐘。我小學一年級的兒子,每個月第一天都會收到一張單子,老師要求他們把讀過的書名和頁數寫在單子上,每個月末,單子交上去,統計每個人讀書的總頁數,第一名可以得到一個小小的獎品。

有一次我兒子說,他離那個月的冠軍只差2頁,我看了一下兒子的記錄,當月他整整讀了2400多頁書,平均每天80多頁的閱讀量!而這樣大的閱讀量,沒有一頁是在我的逼迫下完成的,每天讀書的好習慣,早在孩子們幼兒園的時候就養成了。

因爲閱讀量太大,許多美國孩子是拉着拉桿箱去圖書館借書的。

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

那麼,美國孩子的閱讀是不是僅僅看數量就行了呢?事實上,多讀書,只是走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伯克利媽媽”在分享中自省說:

爲什麼我孩子在國外也跟着大家讀小說,思維還是跟不上呢,就是這部分孩子在閱讀的時候,沒有經過精讀這一部分。精讀是什麼呢,就是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地讀,不是逐字逐句翻譯,要考慮段落的“主旨句”,也就是“main idea”是什麼,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是什麼。

國外的本科培養目標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社會責任感的學生,這也是創新的基礎,這也是美國爲什麼能產生那麼多諾獎得主的基礎。

前幾天,女兒的老師把我叫去談話。老師說:“小言媽媽,你的女兒有個優點,她讀書速度非常非常快,一目十行,她認識很多字。可是,她還有個很大的缺點,她讀得太快了,經常不知道書裏說的是什麼內容。更大的問題是:如果我問她——你有什麼自己的觀點?她經常說:不知道。”

我很驚訝,因爲我女兒只有5歲啊,要求一個5歲的孩子擁有自己的觀點,這不是瞎胡鬧嗎?可是老師說:“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觀點,一件事情,她認爲是對的還是錯的?她喜歡還是不喜歡?爲什麼這樣想?如果她想說服別人認可她的觀點,她應該拿出什麼樣的證據?”

哎呀媽呀——我只能用這四個字來表達我當時震驚的心情了。老師是想讓我女兒寫大學學術論文嗎?記得我初中的時候,甚至高中的時候,在完成閱讀試題的時候,還都是靠揣摩出題老師的意圖來“猜出”正確答案的

比如,隨便舉個大家喜聞樂見的例:

魯迅在《秋夜》中寫道“我家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作者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情緒呢?正確答案是:愁悶的情緒。如果你想寫:歡樂的情緒,逗逼的情緒,或者,湊字數騙稿費的情緒……那麼你就是零分。

如果你問老師,爲什麼作者只可能表達“愁悶的情緒”呢,老師可能會告訴你“沒有爲什麼”,或者更直白一點“因爲不這麼寫就是零分”。

回想起來,無論是上學,還是後來的工作中,我們聽到師長和前輩們說過的最多的話就是:“沒有爲什麼”,“聽話就好了”。

天朝人有個共性——普遍討厭“瞎質疑”和“亂提問”。

可是現在,美國人突然關心起我孩子“自己的想法”來,他們甚至還要求孩子們培養“批判的思維”,還要公然發表意見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作者的觀點”……如果不是從小在美國這樣無法無天的環境裏接受教育,去美國讀大學,跟不上節奏完全就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

“伯克利媽媽”說:

我去開家長會的時候,孩子給我講“伯克利”的老師不會講課,沒有教材,整天都要自己上網查資料,老師上課什麼都不講,比如一節課叫“人體感知”課,老師就拿鉛筆挨個扎孩子的手心,然後要求回去寫一篇文章。,簡單好用的公衆號效率工具。

世界名校的教授被質疑“不會講課”,如果孩子的這番評論被教授聽到,恐怕要一口鮮血噴在牆上。

實際上,這樣的講課形式在美國孩子眼裏,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美國老師的課堂從來不是靜止不動的,比如,我兒子上過一節“企鵝”主題的課:

他們在課上看了企鵝的視頻,畫了企鵝的水彩畫,拿企鵝和其他海洋動物的模型在水盆裏造出一個小小的南極世界,他們製作了帝王企鵝的模型,並且和自己比較身高,他們甚至每人寫了一本關於企鵝的書,文字和插圖全部都是自己寫上去和畫上去的。最後他們開了一次書展。

而在中國的課堂上,孩子們被要求最多的就是“把手背在身後坐好”,然後,認真聽老師講課就好。

在咱們的祖國,課堂是老師表演的舞臺,所以我們根本不該責怪當慣了“觀衆”的孩子——你去美國上課爲啥就不會自己學習呢?你爲什麼不會自己查資料?

爲什麼?很簡單,因爲我從小壓根就沒有接受過類似的系統的訓練啊!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想把孩子送往美國深造。根據美國一家統計機構的調查,目前美國的國際留學生中,有三分之一是來自中國。

從小接受祖國傳統教育的孩子們,爲了能被美國大學錄取,也是拼出了花樣——

在開始申請前的暑假,學生們致力於設計並實踐能夠展現他們具備“同理心、領導能力或堅韌品格”的經歷:他們做志願者幫助無家可歸的人,爲貧困的青少年創辦體育社團,有些來自富裕的家庭孩子,甚至會飛往海地、危地馬拉或加納,參與爲窮人建房的公益活動。

北京某學校的管理人員講過這樣一個例子:

一個來自中國東北的男孩坐着他父親安排的私人飛機去了趟西藏,花一天時間拍攝了他幫助窮人的視頻。

幾年前,北京某名牌高中的國際部帶領學生去了博茨瓦納的一個貧困村莊,那趟昂貴的出國遠足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在大學申請文書增加一些異域和人道主義的元素。

可事實上,大多數中國學生都沒有機會在課外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或者從起點開始塑造健全完滿的個性。

僅在大學申請期臨時“抱抱佛腳”,並不能幫助學生們順利地適應美國大學的生活。

因此,很多美國大學會發現“很多簡歷出色的中國孩子,卻無法適應藤校的學習壓力”。

缺少熱愛生活的能力

最近看了不少家長的經驗分享,從這些類似“如何進入名牌小學”的分享中,我看到的是滿滿的焦慮;

最近還有一個名詞很流行,叫做“自雞”,我估計是自己給自己打雞血的意思吧?“自雞文”裏有一篇讓我差不多吐血身亡,是一個媽媽,爲了讓孩子考上名牌小學,從幼兒園起就給孩子報名參加各種英語班語文班數學班邏輯班,孩子的日程被佔用得滿滿的。

文章裏有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功課那麼忙,我都懷疑給他上游泳課是浪費時間了。”孩子太可憐了,才四五歲就沒有童年了。連偶爾“不務正業”遊個泳,他媽都覺得有森森的罪惡感!

看,我們中國的孩子,是多麼爭分奪秒地學習着啊!可是,真有效果嗎?

“伯克利媽媽”在她的文章裏是這樣回答的:

他原來的美國人室友,每週五到週日都在外面玩,他就說這兩個外國孩子比較“二”,但就這兩個比較二的孩子,一個入學的時候AP英美文學考到5分,另一個還經常和我的孩子討論哲學,問老子、孔子等一些事情。

他自己說的,在伯克利四年非常孤獨,不快樂。我說,藍天白雲海岸多美啊,早上跑跑步,但孩子說天天學習到凌晨2-3點,這些都享受不到。

記得我們小時候,所有的日程安排都是聽父母的指揮。而在父母對我們的安排中,“學習”又佔掉了絕大部分時間。

中國父母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乖!要聽爸爸媽媽的話!乖!要聽老師的話哦。“聽話”成了對孩子的最高褒獎,可是我們忘記了,那些乖乖聽話的孩子,聽爸媽的意見,聽老師的意見,卻唯獨忘記了聽從自己的內心。

不去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會造成幾大後遺症

他沒有主見,一旦沒人給他出主意,他就悵然若失,不知所措;他的行爲沒有發自內心的動力,或者說,只是以取悅他人爲動力。小時候是取悅父母、取悅老師,長大了,如果聽不到讚美,他會缺乏安全感;不知道“我需要什麼”和“我想要做什麼”的人,心裏永遠會有一個空虛的大窟窿,這會大大損傷他感受幸福的能力;

而美國的學校,會花很多的精力,教會孩子如何遵循自己的意願,安排自己的時間,教他們如何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尋找生活之美,去享受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

比如每個暑假之前,我的孩子都會和同學一起製作“心願桶”,他們把暑假想做的事情,一項一項地列在彩色的紙片上,剪成小桶的形狀,裝訂成冊,貼在牆上。上個暑假,我兒子居然列了20幾個心願,其中有:

每天騎自行車;在院子裏挖洞收集小蟲子;游泳課升級;學會畫美國地圖……

因爲是他自己的想法,所以他每天都樂此不疲地執行,一項一項地完成,每完成一項,就像打怪升級那麼開心。

他每天都很充實,他每天都在發現生命的喜悅。


“伯克利媽媽”控訴中國孩子在名校血淚史,藤校減招還有理了? 第6張


接近六成中國留學生選擇商業管理、工程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這三大類專業,商業管理佔26.5%;工程學佔19.7%;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佔12.4%。

另外其實,他也並沒有耽誤學習。

因爲,每天學習6個小時,和每天學習12個小時,有時候效果是一樣的。你以爲只有學習是給大腦充電嗎?其實休息也是充電,體育鍛煉也是充電啊。

拼盡全力地奔跑,永遠不知道休息,那麼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跑贏了,累傻了;另一種是跑死了,也沒贏。倒不如感覺累了的時候,坐下來看看風景。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