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克服“學校焦慮”,原來孩子可以愛上學習

克服“學校焦慮”,原來孩子可以愛上學習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親子關係的每個階段,都會存在着方方面面的挑戰和問題,但是幼升小以及整個小學階段,可以說是親子關係面臨巨大挑戰的一個最特殊的階段。

作爲家長來說, 我們希望孩子在進入小學後,能迅速適應學校生活、尊敬老師、喜愛學習、與同學相處良好,從一開始就可以緊跟着老師的步伐一步都不落下。

但是,孩子的表現往往不會那麼完美、盡如人意,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是難免的。比如——

●不喜歡上學、害怕老師

●做事丟三落四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寫作業慢、磨蹭,質量差

●考試成績差

●膽小、孤僻,不敢和其他同學接觸

●容易激怒,容易哭鬧

●不遵守課堂紀律

我們對孩子有越來越多的要求和不滿,孩子也開始討厭和抗拒我們,親子關係變得糟糕起來,越管教問題越多……

如果沒有順利度過這個關鍵期的話,有可能給之後的親子關係埋下一個巨大的隱患,更有可能影響孩子對學校、對學習的根本看法,從而影響他的一生。

孩子不好管,

因爲你不瞭解TA的先天性格

如果我們打算養一株植物,我們會怎麼做?

我們會先了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花,要用哪種肥料,需要多少陽光、多少水。

因爲植物的天性是不同的,有些喜光,有些懼光,有一些植物在水裏才能成活,有些植物澆水太多反而會枯萎。

養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每種天性都有優勢劣勢。

比如,孫悟空精力旺盛、滿腦子新鮮主意、活潑好動,但是他坐不住,做事不嚴謹;沙僧規矩聽話,嚴謹務實、重細節、執行力強,但是活力、創新能力就差些。

如果家長只從自己的天性喜好出發,逆着孩子的天性,補短糾偏來進行教育,必然會導致孩子糾結、矛盾、性格有問題,頻繁的引發親子衝突。

瞭解孩子氣質的9個維度,更客觀、更全面地瞭解孩子的性格特質,順應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把事情做好,獲得更多的成就感。

克服“學校焦慮”,原來孩子可以愛上學習

孩子不愛寫作業,

不僅僅是學習的問題

認識一個媽媽,她的孩子今年讀四年級,寫作業特別磨蹭,每天都得嚴防死守看着,講道理、設置各種規則和獎懲機制,都沒有用。

爲了讓孩子寫作業,這個媽媽經常打孩子。她知道這樣不好,也擔心把孩子打壞了,可是如果不打,作業根本完不成。

上小學後,孩子多多少少都在作業上都出現了問題,搞不清作業是什麼、找不到作業本、寫作業磨磨蹭蹭、作業質量低 ……

作業問題,看似很單純,但是它可能與生理髮展、親子關係、父母自己的成長問題、孩子的天性、學習習慣等諸多的原因,都有關係。

找到孩子產生學習問題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讓孩子不再牴觸學校和老師,愛上學習、提高成績。

教會孩子自主學習,

把父母解放出來

在孩子上學後,很多家長都開始守着孩子做作業,不厭其煩地,一道題一道題地耐心講解,有時甚至全家總動員,爲的就是輔導孩子的作業。

兩年下來,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一直領先,但是獨立學習能力卻沒有得到提高。

上了三、四年級,語文的閱讀分析、作文加上來了,數學題目也更難了,有些家長輔導力逐漸力不從心了。

孩子失去了家長的支撐,學習馬上就滑落下來了。家長着急,孩子失落。

孩子自主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學習逐漸形成的。而且越小開始訓練,效果越好。

潛移默化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從“陪讀”中抽身,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立精神。

學會與老師有效溝通,

給孩子最佳支持

現實中,有的家長從來不和孩子的老師進行溝通,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一無所知;也有的家長想方設法和老師溝通,可就是效果不好,乾着急沒辦法

很多孩子因爲家長與老師時溝通時的矛盾,被 “冷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