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笑着說:親愛的,你的孩子真的很愛你,你說了這麼多,他都一直保持安靜地傾聽,他對你很接納啊。《不管教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說,小時候,回家跟他媽媽商量要不要參加同學聚會。你要做的,是從孩子的生活中暫時撤出來,約…

原標題: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作者 | 張惠姍

《小捨得》,我快看到大結局了。被焦慮一路挾裹着的幾個家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顏子悠出了心理問題。米桃抑鬱。夏歡歡跟媽媽南儷關係緊張,家庭成員衝突不斷,硝煙四起。

在這場教育軍備賽中,沒有誰是贏家

南儷在一次受傷失落後,跑到母親“長公主”面前求安慰。

“長公主”說了一段話,個人覺得特別好: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2張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3張

“你呀,就是心太急。每個孩子都是自帶飯碗來的。你就說你媽,一點都不能幹吧。你說你從小到大,你自己上學,自己找工作,我什麼忙都幫不上。我們現在不是都好好的嗎?”

“媽堅信一件事情,活在當下。過去那些開心的也好,不開心的也好,都讓它過去。未來可以盼一盼。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抓住眼前看得見摸得着的。而不能夠只去抓那些天邊的,丟掉了眼前的。”

長公主這番話實在是人間清醒。

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出於“爲了孩子好”的名義,特別用力地去付出,去搞“教育”,然而,結果真的好嗎?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真的未必。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4張

張一得的故事,你或許聽過。

3月15號,19歲的張一得用自殺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這距離他進入常春藤名校不到一年的時間。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5張

張一得,到底是什麼人?

他是大家口裏“別人家的孩子”,在知名國際高中拿最高獎學金,托福考118高分,讀世界頂尖名校。

一得的優秀成績與一得爸爸息息相關。

一得1歲時,父母離婚,身爲高管的爸爸辭職專心帶娃,從吃喝到學業,事無鉅細。從小到大,一得的成長被爸爸點滴曝光在媒體下,爸爸因此也成了“育兒網紅”,擁有大量粉絲,他的身份從此只是“老得”、“一得他爹”,而不是他自己張某某。

一得爸爸有許多育兒細節讓人咂舌。其中最常被人提起的,是一得爸爸說他給一得拍了超過20萬張的照片。

20萬張!可以猜想,爸爸對兒子的關心和關注,有多麼沉重!

可是,這場自我犧牲的管教,終究還是錯付了。

張一得並非沒有抗議過。

12歲那年,他鼓足勇氣告訴父親,希望爸爸有時候能對自己說“不”。爸爸堅決地說,這個我不能答應你。

某次拍視頻過程中,張一得不滿地說:“能不能給我點隱私,不要對着我的臉。”一得爸爸仍然堅持拍完視頻並上傳了。

這樣的行爲,很難不讓人想起《小捨得》中南儷的那番感嘆:“我們不是想孩子有個好前程。而是我們自己想要有個好前程的孩子。”

如若知道最後的結局如此悲涼,可憐的一得爸爸,應該多少會剋制一點自己對兒子的犧牲和付出吧?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6張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所給予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因爲父母過度捲入到孩子的個人空間,如此熱情地走在孩子該走的人生路上,最後很可能的結果,就是把孩子逼到無路可走。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7張

在我身邊,類似的家長多不勝數。雖不至於極端,但共同點都是,養孩子做得太多,太“用力”。

比如,前陣子,一位家長抱怨兒子在幼兒園太調皮、好動,總是遭到老師投訴。

她說,爲了孩子能變好,自己非常有耐心,一直勸孩子,可孩子還是反覆被投訴。

她迷惑地問:到底怎麼了?

我問她:你講那麼久道理,孩子每次什麼反應?

家長說:就坐着,嘴裏說好。

我笑着說:親愛的,你的孩子真的很愛你,你說了這麼多,他都一直保持安靜地傾聽,他對你很接納啊。

家長愣了。

小孩子是用潛意識接受信息的,他聽不進去大道理。父母能做的,是先傾聽,理解,看到孩子的“困難”是什麼,之後纔是正面告訴他“如何做會更好”。

當父母過於用力地去管教,乃至說教,孩子其實聽不到父母的話,聽到的都是父母的焦慮。

一個只能從父母那裏獲得焦慮感的孩子,回到學校又會繼續用行爲問題去發泄內心的不安。如此,“多動、調皮”的行爲不僅沒解決,反倒一點點固化了下來。

真是可嘆。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8張

前不久在豆瓣看到一個貼子,同樣是一個非常用力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故事。

這位網友其實已經成年了,只是假期回家而已。然而父母見不得孩子太宅、玩手機、刷劇,不斷地提醒、催促:

“家裏髒得要死,不知道你搞什麼。”

“你不要這樣子!”

“你要這樣,這樣,每次說都不聽……”

絮絮叨叨,說教20多分鐘。

這位豆瓣網友表示:

“這些場景是我們家的常態,小時候沒有覺得不正常,上大學後,放假回家,才感到壓抑、窒息。

我就像被丟進一個真空缺氧的密閉空間裏,難以喘息。”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9張

從父母的角度看,他們的確都是在“爲了孩子着想”。只是,當我們不自覺過度管教時,別說小孩,就算成年人,也招架不住,因爲吞噬感在提醒道:“你無法成爲你自己!”

面對父母的過度管教,孩子多半聽不到父母的話,他們只會陷入強烈的焦慮,尤其會感受到自己正在喪失對生命的掌控感。

時間久了,孩子可能會走向兩個極端:

1.懦弱,無助,沒有生活目標、沒有主見。

2.叛逆,事事對着幹,僞裝自己的強大。

無論哪一種結果,相信都不是父母想要的。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10張

要怎樣才能走出這種吃力卻不討好的管教模式?

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保持覺察。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11張

馬歇爾說:“人們做或者不做某事,都是基於內在的需求”。我們的過度管教,也是基於我們自己不同的需求:

需求一:我是被需要的。

比如,一個缺愛的人,會不斷驗證“你是愛我的”,企圖從愛人身上找到價值感。

比如,一個成長過程中被忽略的家長,會無意識地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360度安排孩子的生活,通過孩子,來感受自己是被需要的,是重要的。

需求二:轉移生活的焦慮。

面對充滿變數的現在和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也許我們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掌握不了生活的方向,對生活充滿着焦慮感。

這種焦慮無處安放時,我們就會想找可以掌握的東西。孩子就是一個最容易掌控的對象。於是,“對生活的焦慮”轉移爲了“對孩子成長的焦慮”。

需求三:完成那些“未完成的事件”。

“孩子優秀,就等於我優秀了。”這是不少家長的心聲。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12張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13張

誰不想成爲厲害的人?只是在成長過程中,更多的人活成了平庸。當一個人的野心跟不上自己的實力時,會意難平。

派遣理論認爲:人們會把自己的未完成事件期待放在下一代的身上。

比如,渴望閱讀而被父母禁止看課外書的孩子,長大後,會傾向於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書。比如,因爲近視而遭遇過糟糕經歷的孩子,長大後,最注重孩子的視力。

並非說,父母完全不能把自己的期待放到孩子身上。

只是,我們需要對此保持清醒的意識,否則就容易過度捲入,導致父母、孩子兩敗俱傷的後果。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14張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15張

《不管教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說,小時候,回家跟他媽媽商量要不要參加同學聚會。媽媽說,這種事情你自己決定就好了。

那一刻,他興奮地意識到,哇,我長大了,可以爲自己做決定了!

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難能可貴的一刻。

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早就說過,要做剛剛好的父母,60分的父母——

不要時刻圍繞着孩子轉,不要時刻關注孩子;

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能力去應對問題,相信孩子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給孩子留出足夠的空間去探索,去體驗失敗的感覺,

給孩子的生活留白,讓孩子有空間專注自己。

只有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感,孩子纔會發展出對生活的自主權,纔會自發向上,成爲更好的自己。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16張

說到底,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行爲改變行爲的過程。

所以,我經常對身邊那些困惑的家長說:

“當你面對孩子很煩的時候,別急。不用急着想管教的辦法,也不用急着去諮詢育兒專家。你要做的,是從孩子的生活中暫時撤出來,約上三兩好友,逛吃逛喝,讓自己開心,先照顧好自己,很多問題,就不覺得是問題了。

因爲,父母是孩子人格核心的製造者,把自己活好了,孩子自然就會好。”

今天這個小建議,同樣送給每一個親愛的你。

—— End ——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17張

作者:張惠姍,江湖人稱33老師,兒童心理工作者,心理科普自由撰稿人。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來,《小捨得》中最清醒的那個家長,是她! 第18張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