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心” 生 ——交大一附院多學科協作 救治嚴重先心病患兒

“心” 生 ——交大一附院多學科協作 救治嚴重先心病患兒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手術必須開胸讓心臟停搏,在進行體外循環支持下進行“補心”,但患兒體重僅有2.49公斤,爲如此低體重的患兒進行全身麻醉、體外循環支持下的開胸手術在我院還是第一例,尤其患兒肺動脈壓力已經接近70毫米汞柱,手術風險…

原標題:“心” 生 ——交大一附院多學科協作 救治嚴重先心病患兒

來源丨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

近日,交大一附院多學科協作,成功治癒1例嚴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目前患兒已經康復出院。

該患兒在母孕期胎兒超聲就提示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患兒的母親在孕36周時,因“妊娠合併妊娠期糖尿病和子癇前期重度”,婦產科緊急實施剖宮產手術,順利分娩。患兒出生後立即入住新生兒科,給予對症支持。心內科“心臟超聲”團隊隨即介入,王順教授爲患兒進行超聲檢查,心超提示“室間隔、房間隔巨大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同時合併有嚴重肺動脈高壓”。

患兒住院過程中逐漸出現呼吸困難,氧合難以維持,在給與呼吸支持對症處理的同時,新生科李小權教授、王芳會醫師立即聯繫心外科會診。閆煬主任團隊在瞭解患兒病情後,建議儘快手術,否則患兒可能出現難以糾正的惡性循環障礙和心力衰竭,進而危及生命。手術必須開胸讓心臟停搏,在進行體外循環支持下進行“補心”,但患兒體重僅有2.49公斤,爲如此低體重的患兒進行全身麻醉、體外循環支持下的開胸手術在我院還是第一例,尤其患兒肺動脈壓力已經接近70毫米汞柱,手術風險極高,對治療團隊是巨大的考驗。

時間就是生命,新生兒科、心外科、麻醉手術部立即組織多學科討論,拿出手術方案,做好應急預案。4月21日下午2點,手術正式開始。麻醉是第一道難關,由於患兒血管纖細,血管腔直徑僅有2-3毫米,而穿刺針直徑就達1毫米,行穿刺置管難度相當大,最終在超聲引導下,麻醉科關正醫生順利完成患兒股動脈、股靜脈置管,爲患兒打通了“生命線”。由於患兒系早產兒,各臟器發育不全,術中要在鵪鶉蛋大小的心臟上進行插管,加之患兒術中需使用體外循環技術,讓心臟停下來手術,如何確保手術順利開展及術後心肺、各臟器功能的維護具有極大的複雜性和挑戰性。術中,心外科在2.5倍放大鏡下對患兒進行修補心內畸形手術,手術歷時四個小時圓滿成功,患兒動脈導管結紮成功、巨大房缺、巨大室缺修補成功,體外循環順利,術中心率、血壓及氧合維持良好,患兒安返病房。

“心” 生 ——交大一附院多學科協作 救治嚴重先心病患兒

“心” 生 ——交大一附院多學科協作 救治嚴重先心病患兒 第2張

手術成功只是第一步,術後恢復更是巨大的挑戰。雖然新生兒科具有豐富的先心病術後患兒臨牀經驗,但是如此小體重的“補心早產兒”尚是第一次,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動用一切力量保證患兒的生命健康。護士長段旭峯在護理人員緊缺的情況下,抽調高年資護理團隊對患兒進行一對一特護, 24小時監測動態血壓,更換血管活性藥物,翻身、拍背、口腔按摩、疼痛安撫、清理氣道,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患兒先後闖過了心律失常、低心排、肺動脈高壓、全身硬腫、毛細血管滲漏、心衰、呼吸衰竭等一系列難關,生命體徵逐漸平穩,於術後第四天脫離呼吸機,奶量一天天增加,在術後第20天康復出院。

此例新生兒先心病的成功救治,彰顯了一附院多學科協作的實力水平和醫護人員的敢於擔當。交大一附院人將繼續不斷進取、開拓創新,在實際工作中踐行自己的醫者初心。

“心” 生 ——交大一附院多學科協作 救治嚴重先心病患兒 第3張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