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拿什麼心疼你——我的“隱形留守”孩子(對爸爸說)

拿什麼心疼你——我的“隱形留守”孩子(對爸爸說)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的家庭結構是一個三角形,父親、母親和孩子分別是三個角它是最穩固的結構,也是最脆弱的結構。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
長期以來,提起留守兒童,鮮少會聯想到城市孩子,但儘管尷尬,城市裏“隱形留守兒童”的增多卻已成爲現實。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父母,或出於生活的壓力,或出於工作的限制,或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各種這樣那樣的原因,被迫把孩子託付給老人或者阿姨“寄養”,少則一週半個月見一次孩子,多則半年甚至數年才和孩子相聚一次。

不是不知道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長最有利於身心發展,而是有太多的“被迫”與“無奈”。

拿什麼心疼你——我的“隱形留守”孩子(對爸爸說)

爲人父母,總想給自己孩子最好的,拼盡全力,生怕自己將來後悔。可是,就如費孝通先生所言,最穩固的三角形家庭結構,一旦出現破裂或分離,家庭功能就會缺失。孩子的成長過程和家庭關係、家庭成員的親密程度密切相關,與家庭分離對孩子的一生會有很大的影響。 城市裏的“隱形留守兒童”有的和父母分隔兩地,有的和父母生活在一個城市也得等到週末才能見面,有的生活在一起卻“白天見不到,晚上已睡着”——物理距離不可避免會帶來心理的距離和隔閡,陪伴的缺席,會導致親子關係變得脆弱甚至緊張。

拿什麼心疼你——我的“隱形留守”孩子(對爸爸說) 第2張

披星戴月——“白天見不到,晚上已睡着“
城市通勤家庭中最常見的例子莫過於,早上孩子起牀時父母已上班離家,晚上孩子入睡後父母下班到家。有些爸媽說,我知道對孩子不好,但工作實在忙,沒辦法。但是爲事業打拼,不是對孩子大撒手的理由。敢問各位爸媽,真的擠不出一點時間看看孩子,陪陪孩子嗎?
隔代撫養——“姥姥奶奶比媽親”
年輕父母由於工作忙,把孩子交給老人帶,隔代撫養的問題日益彰顯——過度嬌縱,育兒觀念陳舊,溝通補償,家庭矛盾等等。當家庭生活中有問題需要解決時,家長要想辦法努力協調和老人的關係,灌輸科學的育兒觀念,不能把難題交給孩子或者老人去扛。協調家庭矛盾難度很大,可這是父母們必須自己承擔的責任。 從小離家——“父母飢渴症”
著名的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的曾提到:把剛生下來的孩子放在炕上,在炕邊做一些防護,防止孩子從炕上掉下來,就可以了,然後父母去地裏幹活。對嬰兒來講,這是極其可怕的經歷。通過心理諮詢發現,對於嬰兒來講,如果身邊沒有人陪着,那意味着,他時刻都處於地獄中,甚至,他時刻都是在和魔鬼打交道。用稍理性的話來說,即精神分析的一句名言:
無迴應之處,就是絕境。
有的爸媽會說,我的孩子又不是沒有人看護,等孩子大一點了去最好的寄宿學校,有何不可?還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體意識呢!可是如果早早把年幼的孩子和父母隔開,孩子恰恰會缺少成長中最重要的家庭的溫暖,非常不利於情感培養及智力發展。試想一個偏激一點的例子——孤兒院的孩子自幼集體生活,自理能力強吧?他們受到的早期教育是最好的嗎?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認爲:
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使家庭倫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壞,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養智慧的途徑。
拿什麼心疼你——我的“隱形留守”孩子(對爸爸說) 第3張

作者何嘗不知道,很多家庭處於溫飽線,討論對孩子的陪伴幾乎是奢侈的。哪有父母不想多陪陪自己的孩子?之所以爲生活奔波操勞,出發點也是爲了孩子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條件。
但生活上缺少父母的照料,精神上缺少父母的引導和陪伴,不僅會造成親子關係淡漠疏遠,也會影響孩子精神世界的正常發育。
縱然有太多的“被迫”和“無奈”,爲人父母,還是要考慮到家庭的溫暖對孩子的一生很重要。家長能夠抵抗孤獨的影響不代表孩子也可以,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城市裏有很多爸媽,竭盡全力賺錢,給孩子報最貴的早教班,各類培訓班輔導班,爲了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可是親愛的爸媽,有沒有想過,再貴的早教班可能也比不上每晚溫馨的親子閱讀時光?再權威的培訓班也不上家長親自陪伴以身作則教給孩子的良好教養和習慣?
拿什麼心疼你——我的“隱形留守”孩子(對爸爸說) 第4張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把一些幼小的獼猴和母親隔離開來,在籠子裏安裝了兩個“假媽媽”。其中一個用硬邦邦的鋼絲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個媽媽用綿軟的絨布包裹,但沒有奶瓶。按照“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斷,小猴子應該和有奶的“鋼絲媽媽”更親近。但小猴子只有餓了才靠近鋼絲媽媽,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絨布媽媽身邊。這個細節讓我們看到小生命內心本能的嚮往和恐懼,它們對溫暖的依戀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
更令人警醒的是,這些獼猴成年後,大多數性情冷漠,不會交配或拒絕交配,不能正常融入集體生活中,走路也蹣跚不穩,甚至連叫聲都不正常,永遠處在猴子社會階層的最下端。即使通過人工辦法讓一些母猴懷孕,它們也對小猴冷漠無情,殘忍虐待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這個充分證明早年情感滋潤對一個有思維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溫暖的懷抱、慈愛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肌膚相親,是一個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長所不可或缺的。
拿什麼心疼你——我的“隱形留守”孩子(對爸爸說) 第5張

父母的愛,是一個兒童成長必不可少的心理營養品。爲事業打拼,不是對孩子撒手不管的理由。
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交流,是需要有相處時間的長度和頻次的,年幼時父母的高質量陪伴,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有的孩子雖然生活在父母身邊,物質條件優越,玩具成堆,衣食無憂,可缺少父母高質量的陪伴,依舊是“隱形留守兒童”。孩子年幼時,正是父母打拼事業的關鍵階段,但這不應該成爲全權撒手把孩子交給老人保姆的藉口。 誰又不忙呢?再忙也要回家吧,哪怕只有半個小時和孩子相處,只要是全心全意、專心致志地陪伴孩子,都是有意義的! 不必要的應酬,就不用去了吧;新上映的電影,比得上和孩子一起玩耍的親子時光嗎;手機刷微博微信朋友圈,真的比陪孩子講故事更有意義嗎?孩子真正在自己身邊,只有短短的十幾年而已,既然決定生下寶貝,爲什麼不盡力陪伴他們,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呢? “無迴應之處,就是絕境”。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永遠是孩子最好的學校。多陪陪孩子吧,不要讓孩子的心“留守”。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