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怎麼斷奶讓寶寶容易接受

怎麼斷奶讓寶寶容易接受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斷奶,最考驗的不是孩子而是媽媽,怎麼才能輕鬆斷奶?給寶寶斷奶真的很艱難嗎?下面來看看給寶寶斷奶的那些事兒。

小云的第四次斷奶又失敗了。上週日是開始斷奶的第一天,她做了充分的準備,一直等到孩子睡覺,才偷偷回家。回到家,她連洗漱都沒有就匆匆上牀,總覺得心裏空嘮嘮的,忍不住去婆婆屋看了一眼。剛躺下,就傳來了孩子的哭聲,一直喊着:“媽媽,抱抱!”

孩子在外面哭,她在屋裏哭,堅持了20多分鐘,她不顧老公反對就衝了出去,就這樣,斷奶再一次失敗。

其實早在第一次斷奶時,孩子表現還是不錯的。只是恰好感冒,總是哭哭啼啼,喂什麼都不吃,小云忍不住又偷偷喂起了孩子。

爲此,身邊的人也沒少數落她,她一邊流淚一邊說:“我看不得她餓着,又不能替她難受,我能做的就是讓她喝口奶。”

媽媽們應該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孩子哭兩聲還能堅持一下,但一看到孩子生病,根本就狠不下這個心。

斷奶最考驗的不是孩子,而是媽媽,總是很多擔心和失落,又有各種不捨。

——“斷奶,意味着不再被需要。”

一個媽媽最大的幸福便是有人不厭其煩地喊着媽媽長,媽媽短。

心理學家林文采曾說,3歲前,媽媽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也就是說,孩子會依賴着媽媽的愛對這個世界產生一種淺淺的認知。

同樣,孩子也是媽媽最重要的人,他會有個“我們”的彼此存在感感。對媽媽而言,她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她孕育了孩子,還用母乳餵養着他長大。而突然要斷掉這個聯繫,就意味着她能給孩子的愛不再那麼獨一無二。

斷奶這件事,夢夢計劃了2個月,和老公商量一次吵一次,她說一提到斷奶,心裏就五味雜陳,但最終還是付諸於行動了。

第一天,孩子是哭着睡的。她偷偷去公婆屋看了好幾次,看孩子嘴還在做出吸吮的動作,眼角也掛着淚,她失眠了一晚上。

第二天,孩子還是不願意跟奶奶睡,但哼唧幾聲後,也就睡了。倒是當媽的在被窩裏哭的比孩子還久,然後半夜偷偷跑到公婆臥室門口聽動靜。

她說,那會兒更期待孩子在哭鬧,沒有聽到聲音反而很難過。

就這樣煎熬過了5天,眼看斷奶就要看到曙光。夢夢卻產生了懷疑:難道兒子真的這麼不依戀自己嗎?

這就是媽媽,總是這麼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獨立,另一方面又期待自己被黏着。

其實,這就是“媽媽”這個角色的存在感,因爲被孩子需要,她才覺得自己特別有價值。而事實就是,媽媽在孩子成長中,需要不斷變化着自己的角色,從一個撫養者到一個陪伴者,然後做一個安靜的目送者。

怎麼斷奶讓寶寶容易接受

——斷奶,是孩子獨立成長的契機。

心理學家說,孩子一生有兩次“斷奶期”,一次是生理斷奶,一次是“心理斷奶”。第一次斷奶發生在2歲前,第二次心理斷奶發生在青春期。而這兩個階段,剛好是孩子兩次飛躍式的成長。

閨蜜最近給孩子順利斷奶了。她不像其他人那樣和孩子分離,而是堅持把孩子留在身邊。

白天還好,一到晚上,孩子就會因爲吃不到奶而哭鬧。但因爲她提前做好的心理準備,所以孩子除了第一天死活不吃配方奶,第二天就有點接受了。

不管孩子怎麼哭鬧,媽媽也會抱着孩子,跟她說:“寶寶喝奶粉長成大寶寶。”

最揪心的是第五天,孩子又開始哭,抱着閨蜜擰來擰去。閨蜜還是堅持抱着她,直到孩子睡着,又醒了後,寶寶竟扭頭和她說:“長高高。”

就這樣,斷奶成功的女兒看到其他吃奶的孩子就重複:“我不吃奶奶了。”還一個勁的喊自己大寶寶。

其實,這個過程媽媽的做法和態度尤爲重要。

如果媽媽輕易反悔,可能會強化孩子喝母乳的行爲,也有可能會覺得哭鬧能獲得想要的東西。

如果媽媽可以做到溫和而堅定地斷奶,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總之,斷奶不代表媽媽自私,而是陪孩子走進另一個成長階段。

——斷奶前,孩子和媽媽都需要心理建設。

正因爲斷奶對媽媽意味着這麼多,更需要斷奶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設。

斷奶之所以會讓孩子和媽媽一時間陷入痛苦的原因,大都是太過於突然,而又缺少恰到好處的方法和支持。

有幾點可以避免孩子心理上難以接受。

第一,媽媽要有一個可以說服自己的理由,切忌抱着“斷斷試試”的心理。

如果說斷奶有個標準時間,那就是孩子和媽媽做好準備的時間。一旦媽媽決定給孩子斷奶,就要真的下定決心。

肯定都會心疼,但“試試看”更折磨媽媽和孩子,其實,我們要始終相信一點,斷奶是媽媽對孩子成長的支持。

第二,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心理緩衝期。

說斷就斷會讓媽媽和孩子都難受,可以慢慢加輔食,培養孩子用奶瓶喝母乳,先斷夜奶等方式,這些都會減少孩子因爲不喝奶而產生的排斥感。

第三,尋找可以替代乳頭的東西。

媽媽的乳頭是孩子和媽媽連接的方式,比如大一點的孩子會含着玩,並不是餓,那是因爲他喜歡和媽媽在一起的安全感。一旦停止,他會不知所措,可以給他準備個毛絨玩具,或者奶嘴形狀的東西,比如奶瓶,讓這份好的感覺轉移過去。

第四,獲得足夠的支持,尤其老公的支持。

媽媽在斷奶過程中會很挫敗,會有分離焦慮,還有人會有內疚的情緒。而老公的支持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這個問題,可以及時把情緒發泄出來,而且爸爸可以起到替代滿足孩子的作用。

演員李小萌就說,給孩子斷奶時,就是因爲老公一直陪伴和督促她,時不時提醒她不能怎麼做,她才很好地堅持了下來。

雖然即便我們做得面面俱到,也不一定會消除焦慮,但起碼會讓彼此不會因爲斷奶而留下陰影。

——會變的是愛的方式,但母愛始終不會變。

對媽媽考驗最大的,不是胸部腫脹等身體的不舒服,而是心理上的糾結。擔心孩子吃不好,擔心孩子真的就長大了,也會很留戀被孩子依賴的幸福感。

懷孕開始,媽媽的行爲很大一部分會圍繞着孩子進行。出生後,剪斷臍帶,媽媽又開始用母乳養育孩子長大。會陪伴着他走路、說話,然後進入學校,走入社會,最後成家立業。

母愛始終是無私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其實斷奶沒有那麼難,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孩子成長的更好。

他哭鬧,我們就抱着他,讓他知道即便斷奶,媽媽也會在身邊;就算斷奶不順利或者在錯愕和淚水中完成,我們也無需過度擔心給孩子留下什麼傷害——他比我們想象的內心更強大。只要你記住,即便愛的方式有變,但愛的重量不會變。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一切愛都是爲了聚在一起,而父母的愛是爲了更好地分別。而人世間唯一無私的母愛,最偉大之處就在於不斷和孩子做着分離,目送孩子走向更遠的未來。

但,一步步都走過去後,就會發現,愛的美妙之處恰恰是因爲這樣的成全。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