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爲何老人總愛把屎把尿?其危害比你想象的嚴重得多!

爲何老人總愛把屎把尿?其危害比你想象的嚴重得多!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有粉絲問起關於寶寶把尿的問題——該不該給寶寶把尿?原來,家裏老人在“給孩子把尿”這個問題上與她產生了爭執。

其實,把尿除了在身體上會帶給孩子一些傷害,更嚴重的其實是對孩子心理上的影響。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把屎把尿。

爲啥老一輩總喜歡把尿

“把尿”似乎是我國的育兒特色之一,老一輩似乎總是對這一做法特別青睞,有時孩子不配合,他們甚至會採取打屁股等方式,不限制時間,直到孩子排出了小便才停止。

有些孩子,甚至在剛出生幾個月後就開始了每隔1-2個小時即被迫排尿一次的生活。如果接受了新一代育兒觀念的娃爸娃媽們反對,他們還會振振有詞地表示:“你小時候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爲什麼老一輩喜歡把屎把尿呢:

擔心尿布疹:以前的尿布很多都不透氣,如果孩子排便後不及時清理,很容易因爲悶熱而導致尿布疹;

節約:感覺總要換一次性紙尿布很浪費,定時把尿就可以節約尿布;

方便:一次性紙尿褲花銷大,換棉質尿布又要洗又要擦,孩子還不一定配合,不如隔一段時間就“把”一次。

其實老一輩人也知道,給過小的孩子把屎把尿,寶寶根本學不會排便前示意或者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且不論理由是什麼,曾經的帶娃經驗並不等於權威,給過小的寶寶把屎把尿,實際上是非常錯誤的,還有可能導致一系列嚴重問題!

爲何老人總愛把屎把尿?其危害比你想象的嚴重得多!

把屎把尿的危害

脫肛
傳統的把屎把尿,會將孩子硬擺成固定的體位,而這個姿勢會讓寶寶的腹壓升高,推動直腸使肛門向下脫出。時間久了,就可能出現脫肛現象。也有“從小把尿,長大後易患痔瘡”的說法,但現在還沒有研究資料可以證明這個觀點。

無法自主排尿
寶寶經過不斷重複的把屎把尿的過程,會習慣於“被把”來反射性排便排尿,而不懂得感受自己的便意尿意,結果出現不把不便/尿或把時不便/尿,放下就便/尿的奇怪狀況

影響身體發育
寶寶需要足夠的睡眠時間,如果頻繁喚醒寶寶把屎把尿,就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進而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憋不住尿
總把尿,寶寶的膀胱始終無法充盈,容量逐漸變小,久而久之,容易出現動不動就想尿、每次又尿很少的情況。

安全感缺失

年幼的嬰兒或許還懵懂無知,大一些的寶寶在玩耍、睡覺時突然被打斷後強制排便排尿,其實是一種非常不尊重孩子的方式,孩子可能根本不明白髮生了什麼,還要遭受拍打屁股等方式刺激,必定會產生牴觸心理。

把尿訓練影響孩子心理:

1歲之後,隨着孩子括約肌的發育,開始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並以此爲樂。弗洛伊德認爲,3歲前後,孩子進入肛欲期。過於放縱或過於嚴厲的大小便訓練都可能導致肛門期的固着,並表現爲相應的人格特質。

過於嚴厲,會形成“便祕型性格”,這類人固執、吝嗇、守規矩、死板、有強迫性潔癖,表現爲過分乾淨、過分注意條理和小節、小氣、忍耐、過份堅持己見等。

過於放縱,形成“排放型性格”,這類人不講規則,殘忍而齷齪,具破壞性,表現爲邋遢、浪費、無條理、放肆、兇暴等;或隨意、馬虎,慷慨、放縱、生活秩序混亂、不拘小節等等。

弗洛伊德特別強調,父母應注意兒童大小便的訓練不宜過早、過嚴。

此外,穿開襠褲等傳統的把屎把尿方式的衍生品,給寶寶的下體衛生、隱私保護等都埋下了安全隱患。

如廁訓練,一定要注意方法

傳統的把屎把尿方式固然不可取,但必要的如廁訓練還是需要的。相較於傳統的把屎把尿強硬的主動行爲,如廁訓練更像是輔助訓練。

多大的寶寶可以做如廁訓練?

一般,健康的寶寶在18~24個月時,可以自己走路,坐下起立不需要幫助,兩次尿尿的時間間隔可以達到2~3小時,寶寶自己能分辨尿布有沒有溼,或者有主動想去上廁所的表現。在這個時候,就可以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了。

雖然我國的家長對於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訓練普遍開始得比較早,但在西方,不少育兒書籍推薦在寶寶12個月到3週歲左右開始如廁訓練。

故此,如果寶寶2歲半或者3歲,在夜間或者外出時還需要尿布,這也是正常的,家長們不用太着急。

如廁訓練怎麼做?

1.清楚地告訴寶寶

在正式訓練開始前,要告訴寶寶應該到衛生間上廁所,給孩子準備好兒童專用的坐便器並告訴寶寶如何使用,必要時給孩子示範一下,先讓寶寶弄懂這是在做什麼。

鼓勵孩子用口頭語言或者肢體語言表達自己想要上廁所的意願。

此外,要讓寶寶自己掌握大小便的時間,不要給寶寶太多壓力,否則可能會讓寶寶因爲害怕而憋住大小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弄懂了家長究竟是想讓自己做什麼,就會很快模仿爸爸媽媽的樣子去尿尿。

2.選擇合適的開始時機

一般如廁訓練要選在天氣溫暖的時候開始,因爲一開始可能並不順利,溫暖的環境尿溼了褲子比較容易處理,孩子也不容易着涼。不要在寶寶不舒服或生病時訓練,最好也不要在寶寶的生活有“重大改變”的時候訓練(例如:搬家、旅行、媽媽剛恢復工作等)。

3.及時稱讚寶寶的進步

大小便結束後,可以讓寶寶自己衝馬桶,大多數孩子都會非常喜歡衝馬桶,將其視爲一種獎勵。此外,家長也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如果孩子會自主排尿了,也可以讓孩子自己給他喜歡的家人(比如:小哥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說一下自己成功了,讓孩子有興趣繼續訓練,並感到自豪。

4.白天不穿尿布

媽媽可以在白天給寶寶穿容易穿脫的訓練褲(尿溼了會有感覺,弄髒了也沒關係),讓寶寶感受到褲子溼了,需要更換,逐漸培養寶寶上廁所的意識。

不要在這個時候給寶寶穿複雜的褲子,比如揹帶褲、連體衣等,因爲寶寶剛開始做如廁訓練時,一定會出現不能及時控制排便的情況。

5.足夠的耐心

剛開始如廁訓練時,要選擇在白天練習,夜裏則需繼續使用尿布。當寶寶白天已能自如控制,就可以開始晚上的練習了:睡前少喝水、睡前上一次廁所、給牀上鋪上尿墊……

慢慢建立夜間控制排便的習慣,在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寶寶萬一尿褲子、尿牀了,不要急着責怪或者灰心喪氣,要溫和地告訴寶寶沒關係,不給寶寶太大的壓力。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