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孩子在語言啓蒙上被動等待,是要付出代價的!

孩子在語言啓蒙上被動等待,是要付出代價的!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晚,說話晚的寶寶一定要注意了,並沒有什麼貴人語遲,在語言啓蒙上被動等待,是要付出代價的!

說話,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在這方面,孩子之間的差異可以說非常的大,有些孩子一歲剛過已經會說句子了,有些孩子過了兩歲還堅決不吐一個字,可以說是家長炫耀和焦慮的一個焦點。

遇到說話晚的寶寶,家長在各種着急上火之餘,總會有人安慰說:沒關係,貴人語遲,晚說話的孩子聰明,愛因斯坦5歲纔會說話呢。好像說話越晚越聰明似的。

我還真的去查了一下史料,事實證明愛因斯坦並不是五歲才說話,早在他兩歲半的時候,他妹妹出生,他就已經說出這樣的話:“這是我的新玩具嗎,可是沒有輪子要怎麼玩?” 雖然腦回路比較清奇,但是已經是很複雜的句子,說單字的時候肯定更早,就不要讓他老人家繼續蒙受不白之冤了。

事實上孩子說話晚和他聰明不聰明並沒有任何關係,倒是有研究表明,2歲的時候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在7歲的時候,依然有五分之一孩子的語言能力比同齡人差勁。之所以有人覺得說話晚的孩子更聰明,是因爲很多說話晚的孩子,一旦開口,直接就是長句子,沒有咿呀學語的過程,顯得好像很聰明,其實只是因爲語言發展落後,追趕的速度相對比較快,產生了錯覺而已。

語言是思想的媒介,早說話的孩子一定是在認知,社交,情感,乃至精細動作方面更加領先,說話早一點無疑是好事。

說話晚的孩子就算是沒有任何器質性問題,到了三歲多甚至四歲,終於學會了流利說話,他也會因爲晚說話了一兩年付出代價:他多半會在想要迫切想要表達個人意志的叛逆兩歲,因爲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變得性情暴躁不可理喻,這也非常可能會改變父母的養育風格。

你也會發現,越乖越會表達自己的孩子,父母也會越寬容越有愛心,越是暴躁愛發脾氣的孩子,父母越是缺乏耐心越容易高壓政策,一旦吼叫打罵的口子一開,再要改回去就千難萬難了,習慣馴養是雙向的,父母和孩子是互相造就的,孩子長得越大,父母越是對哭鬧叫喊容忍度變低,家裏有個不會說話總是嗷嗷亂叫的小怪獸,父母很難一直保持好脾氣。

所以,讓孩子早點學會說話,學會更好的表達自己,和人交流溝通,讓他儘量少些發脾氣,這會直接決定着孩子以後所處的家庭環境是否寬鬆友好,從而進一步塑造他的性格,影響他的一生。

事實上美國對孩子說話晚這件事是很重視的,毛頭15個月去檢查的時候,還一個詞都不會說,而且好像也聽不太懂我的話,我還沒意識到這是個問題,兒醫就要幫我聯繫兒童語言康復師,來幫助毛頭的說話問題。不過康復師還沒排隊排到,毛頭在我的緊急惡補之下已經開始開口蹦詞兒了,也就免了折騰。

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說話問題,對說話開竅比較晚的寶寶,千萬不要消極等待,就算不找語言康復師,平時日常生活中也要多重視對寶寶的語言啓蒙,儘量讓寶寶早點說話纔是正經。

孩子在語言啓蒙上被動等待,是要付出代價的!

寶寶語言發展的各個階段

簡單說一下寶寶語言發育的標準,一般寶寶對比這個標準差一個月左右算正常,差太多就要引起注意了。

0-3個月

寶寶完全是被動接受大人的語言,但是他們會對媽媽的聲音比較有偏好,聽到聲音會轉頭,甚至看起來認真在聽,有的寶寶到了三個多月的時候,會開始發出一些元音,譬如 “啊~~”“哦~~~”“噢~~~”等等。

4-7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開始注意大人說話的細節,他們發出的聲音中,也會多了一些輔音,比如“mama ""dada""gege""gugu"等等。當大人叫他的名字的時候,他也會有反應,並且會用一些不同的聲音表達自己的各種需要和情感,而不僅僅用哭聲(注意家裏平時叫寶寶名字保持一致,不要一會叫小名,一會兒叫大名,一會又“小寶貝”等等)。

8-12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會開始咿咿呀呀說火星語,如果你平時對他說話足夠多,他將越來越多的聽懂大人說話的意思,(譬如:我們一說,換尿布,他們就會馬上爬走),並且他會用動作配合火星語,和大人交流,(譬如:一邊用手指一個東西,一邊啊啊叫,表示他想要)。

12-18個月

寶寶開始會有意義的使用一些詞,譬如“媽媽”“球”“吃”“出門”等等,一般到了15個月,寶寶會說3-4個詞,18個月的時候,一般可以使用10個詞以上了。他們開始長篇大論的說火星話,出現更多的輔音,譬如“p”“t”“w”“n”等等,這是爲他們學習說更多的語言做準備。

18-24個月

他們會開始能夠聽懂很多大人的指令,譬如,“狗狗在哪裏?”“來吃點心啦!”“把球給我!”,但是有時候他們不願意聽的時候會假裝聽不懂。他們開始會說更多的詞彙,甚至把兩個詞組合在一起,譬如“媽媽坐”“寶寶吃”,當然很多都是語法混亂的。他們可能會用一個詞指代所有相似的東西,譬如用“奶”來指代所有吃的,用“狗”來指代所有動物等等。

25-30個月

他們開始了語言爆發期,經常使用的詞彙會達到200個,然後他們會把更多的詞組合在一起形成比較長的句子,譬如“寶寶要吃飯”“媽媽陪我玩”。

他們會開始用代詞,“你”,“我”,當然經常會用錯(還記得小新回家的時候經常和媽媽說“你回來了”),他們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明白代詞到底怎麼才能用。他們也會開始會回答你的問題。

31個月-36個月

你的寶寶已經可以非常熟練的掌握運用語言,甚至會說複合句,準確的使用“因爲”“所以”“可是”這些複合句的連詞,他們說話越來越清楚,甚至可以講述一個事件,即便不是父母的陌生人,也可以清楚的聽得懂他的意思。

什麼時候不說話,可以開始着急了

你是對孩子最熟悉的人,如果你覺得孩子十分不對勁兒,那麼就應該積極尋求醫生的幫助了,不要總用“貴人語遲”來安慰自己。英語有一句話,叫做better safe than sorry,意思就是說,就算是麻煩點,確定沒事,總比錯過了遺憾好。

下面是一些寶寶語言發展延遲的表現,如果有任何一條符合,要趕緊和醫生討論一下。

當然,不是符合其中某一條,就說明一定是孩子有什麼問題,但是有這些表現的確是昭示的孩子語言發展的比較晚了,需要引起重視了。

到12個月爲止

從來不曾發出“媽媽”或“爸爸”的音

從來不使用肢體語言,如擺手再見,搖頭或點頭

從來沒有發出過任何輔音,譬如“p”“d”“m”

對大人的簡單指令沒有反應,譬如“不”“再見”等

從不指出感興趣的東西,如鳥或頭頂飛過的飛機

到15個月爲止,一個有意義的詞也不說

從來不曾咿咿呀呀的說火星話

到18個月爲止

詢問的時候,不會指出自己身上的部位,譬如“眼睛”“鼻子”等

當他想要大人的幫助的時候,不是用“溝通”的方式,而是用“使用工具”的方式,譬如拽着大人的手放在冰箱門上來打開冰箱

使用的詞彙少於6個

19至24個月

使用的詞彙量沒有快速的增長(每週一個新詞)

到24個月

不迴應簡單的指示

不玩假扮遊戲,譬如假裝給娃娃餵奶,假裝當醫生看病等等

不模仿別人的行爲或言語

看書的時候,不能相應的指出大人說的相應的畫面,譬如“小狗在哪裏?”

無法把兩個詞連接起來形成簡單句子

不知道普通家用物品(如牙刷或勺子)的功能

到25個月爲止

不使用任何兩到四個字的簡單句子

不能能說出任何身體的部位

背誦很熟悉的童謠很困難

從來不問任何簡單的問題

到30個月爲止

甚至每天相處的家人都不能理解孩子說話的意思

到3歲

不使用任何代詞(我,你,我)

大多數時候,陌生人聽不懂他說的話

無法理解簡短的說明語言,譬如,飯很燙,要等一下才能吃

沒有興趣與其他孩子互動

與父母分離有極端的困難

說話非常不清楚

依然嚴重的結巴,並且在說某些難發音的詞的時候非常費勁

到4歲:

拼音中的輔音“bpmf dtnl gkh jqx”,大多數沒有掌握如何發音

不理解“相同”和“不同”的概念

不能正確使用代詞“我”和“你”

引起說話晚的一些常見原因

和解決辦法

1.平時缺乏語言輸入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已經開始對語言的學習了,他們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纔能有輸出,所以在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不要以爲他聽不懂不會說,就不對他說話了,具體應對辦法這個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想讓寶寶更聰明,最簡單的事情反而最難做》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感興趣的戳藍字仔細看看。

2.嘴巴肌肉得不到鍛鍊

有些寶寶輸入足夠,也能聽懂大人的很多說話,但是就是自己不開口,很可能是嘴巴的肌肉還不夠靈活,不足以支持如此精細的動作。所以給寶寶吃輔食的時候,無論他是否長牙,都要多提供嘗試有嚼頭的食物,一歲之後就要向大人的食物過度,只要寶寶不噎不吐,沒有不舒服,他就是用牙齦嚼了。咀嚼能力的增強,也是鍛鍊寶寶嘴巴和舌頭的肌肉,對他更好的說話是有幫助的。

3.缺乏一對一交流時間

多子女家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一般來說(當然也有例外的),後出生的孩子總是比第一個孩子說話晚一些,雖然,弟弟妹妹最後的語言能力也會爆發式的追趕,但是一開始開口的時間,確實是比第一個孩子要落後很多的,我家果果也是如此,幾乎比哥哥說話晚了半年多。這個基本就是因爲第二個孩子會比較缺乏一對一的親子互動時間,比第一個孩子更少時間有效率的學習語言。所以平時多增加和孩子一對一的親子互動是非常有意義的,不要一邊玩手機一邊帶娃。

4.雙語環境

處於雙語環境中的孩子開口要更晚一些,因爲孩子對於兩種語言的不同規律可能感到難以處理,對於有些語言滯後明顯的雙語環境孩子,語言康復師甚至會建議先只提供孩子單純的單語環境,讓他學習語言的負擔更輕一點。

5.孩子的說話意願不夠強烈

說話的作用就是表達自己訴求的,如果孩子本身性格比較溫和,什麼都不挑,又被伺候得太舒服,想要什麼一個眼神家長就get了,他就覺得不說話也挺好,沒有特別大的動力想要學習語言了。所以,不能讓孩子太舒服了,可以故意不懂寶寶的要求,引導他產生交流的慾望。“你想要什麼呀?指一下,哦,你想要香蕉是嗎?那和媽媽一起說,香~~蕉~~~,媽媽就給你,香~~~蕉~~~~,哦,你說不出來呀,不要緊,下次我們再說”。平時多“爲難”一下寶寶,也是很有必要的。

學說話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1.結巴

孩子在學會說話之後,大都會有一段說話結巴的階段,那是因爲嘴巴比腦子快,說到一半,卻找不到準確的詞來表達自己導致的,不要去斥責或者糾正孩子,淡然處之,讓孩子慢點說不要緊,並且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段時期會很快過去的。但是嚴重的結巴如果一直持續超過6個月,還是需要引起重視,孩子是否有心理性的問題,譬如經常焦慮恐懼等等。

2.無意義詞彙

詞彙量不夠的孩子對於一些難以表達的東西,會發明一個“萬能詞”來指代,我們果果有一陣就特別喜歡用“咕咕嘎”這個詞,她經常會說“我要那個咕咕嘎”,“咕咕嘎好玩”,“哥哥咕咕嘎了”(回憶到這裏就好想笑)。這個處理方式基本和結巴一樣,孩子詞彙量足夠豐富了,這個現象自然會消失的。

3.吐字不清

有些孩子從說話開始,就發音很標準,但是有些孩子要經歷很多輔音發不出來,需要用另一些輔音來代替的過程,譬如,管“下雨”叫“下午”,管“一口”叫“一斗”。對於這種情況,不要苦於糾正,也不要跟着寶寶用錯誤的方式說,就每次用正確的方式重複一遍寶寶說的話就好:哦,你是說“下雨”是吧。儘量放慢語速,誇張的說,最好能讓寶寶看到你的口型。寶寶會慢慢的領悟正確發音的。

對於不開口的寶寶
要如何幫助他

除了我之前文章《想讓寶寶更聰明,最簡單的事情反而最難做》裏提到的一些方法,平時多對寶寶說話,大量輸入之外,我再講一些其他自己引導寶寶開口的心得吧。

1.鼓勵對聲音的模仿

平時多模仿動物的叫聲,警笛的響聲等,這種比較有特色的,有趣的聲音,鼓勵寶寶學習發出這些聲音。溫哥華這邊城市裏烏鴉很多,經常一出門就聽見烏鴉叫(汗……有種每天都很喪的感覺),我領着孩子出門,一聽到就學着烏鴉“啊!啊!”的叫,然後毛頭也跟着學,沒幾次,果果也跟着學了,很快她就發現,模仿聲音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有什麼聲音就樂於去模仿。後來發展到她一看到鳥,哪怕是隻白色的海鷗,也“啊!啊!”的叫,也是很搞笑。

2.尋找一些寶寶特別感興趣的東西,大量的反覆的重複轟炸這個詞彙

毛頭第一個學會的詞是“狗”,因爲那時候我們住二樓,有個落地窗,毛頭每天趴在窗前看到各路人馬出門遛狗,特別感興趣,簡直是一架活體的“狗狗探測雷達”,無論走到哪裏,方圓20米內,只要有狗他準能發現。

於是我就不厭其煩的,看見一隻狗就跟他講,“小狗出來了,這隻小狗是什麼顏色的,小狗是黃色的,小狗在幹嘛呢!小狗在尿尿,小狗現在跑來跑去……現在和我一起說,狗~~~~” ,反正不停的說“狗”這個字,每遇到一隻狗就念叨一遍,他沒幾天就學會了。後來發現他很喜歡汽車,我又繼續用這個方法集中轟炸“車”這個字,直到他會說了爲止。這樣,他的詞彙就越來越多。

3.一旦寶寶會說一個字,就要經常和他一起用這個字

果果第一個會說的字是“魚”,但是當時她管魚叫做“吳”,沒關係,每天我只要看到和魚有關的東西,無論是真的,還是圖畫上的,還是衣服上的花紋,都要指着和她一起認一遍,讓她感受到,語言是可以有用處的,激發他繼續學習說話的積極性。

4.和會說話的小朋友一起玩

有些時候,家長教不會的東西,同齡的小朋友就能輕易教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的寶寶說話比較晚,那就儘量讓他和比較會說話的小朋友一起混吧,也許,他看到那個小朋友動動嘴皮子就可以要個東西,覺得很酷,就有學說話的動力了。當然,千萬不要和寶寶說“你看誰誰都能說話了,你怎麼不說啊!”這是很傷自尊的!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他是可以聽懂的哦!

確實不可否認,有些孩子因爲先天基因的原因,就算是平時語言啓蒙都很到位,但就是說話開竅的比較晚,只要確定寶寶沒有其他問題,那也只好靜待花開了。但是該努力的,咱得努力呀,早說話一天,娃也少憋屈一天,你也少鬱悶一天不是。

不過,孩子會說話之後,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會不停的拉着你練習他的語言技巧,要這要那,看見什麼都要和你分享,你還不能裝作聽不懂,到時候別嫌煩就好!

祝寶寶們都可以早日成爲小話嘮!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