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消毒,爲何越消越毒?爲何你越愛乾淨,孩子可能體質越差?

消毒,爲何越消越毒?爲何你越愛乾淨,孩子可能體質越差?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於是,各位準媽早在築巢階段,已將一系列抗菌皁、消毒鍋盡數收入囊中,還有怎能不提每個小寶之家幾乎都有的大“功臣”——消毒液!

但這種號稱是“居家健康衛生的守護天使”的東東,你真的會用嗎?

國內有媒體曾對消費者進行過一項調查,問題是“你一般怎樣使用消毒液?”

80%的人選擇“自己估計使用量”;

只有20%的人會“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配比後使用”。

不得不說,這個調查的結果實在很可怕!!!

消毒,爲何越消越毒?爲何你越愛乾淨,孩子可能體質越差?

你是不是一直都覺得,消毒液用得越多屋子裏就越乾淨?告訴你,這純粹是一種自我欺騙,要知道,一種消毒液在消毒不同物體的時候,都會有具體的濃度要求——不管是低於還是高於這個標準,用了都還不如不用。

高於標準,損害人體健康

過濃消毒液的刺激性反倒會損害人體健康,尤其會使眼睛、皮膚等產生不適。美國肺臟協會(ALA)就刊文認爲,包括含氯漂白劑(即84消毒液)、內飾清潔劑等在內的許多清潔用品,都會刺激眼睛、咽喉或引起頭痛,有些產品會釋放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因此就算用,也一定要保持同時室內通風。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就不再贅述了。

低於標準,相當於在孕育“超級細菌”

濃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不單單是有沒有效果的問題,愛爾蘭高威國立大學的一項發表在微生物學雜誌《Microbiology》的研究成果表明,如果錯誤地將過分稀釋的消毒劑施加於細菌,反而會使其產生抗藥性,促進這些“超級細菌”的生長。真的是越消越毒啊!

參考資料

《多數人錯用消毒液》,《健康時報》(2006-06-12 第24版)

Mc Cay P H, Ocampo-Sosa A A, Fleming G T A. Effect of 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benzalkonium chloride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grown in continuous culture[J]. Microbiology, 2010, 156(1): 30-38.

看到這兒很多家長可能會說,既然如此,我就乖乖地按照說明書上的濃度要求,還不行嗎?無論如何,消毒液不是消除有害病菌的嗎,孩子這麼嬌嫩,家裏乾淨一點兒有什麼不好呢?

太愛乾淨,絕非好事

有一個著名的“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理論,是指如果童年時太缺乏接觸傳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腸道菌羣、益生菌)和寄生物,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的發育,反而增加過敏等的概率。換句話說,就是“太乾淨的孩子體質弱”。

多些有益的“交叉感染”

這一理論提出於1989年,英國醫生David Strachan統計了枯草熱和溼疹的發病率,發現兄弟姐妹越多的人,得這兩種病的機率就越低。他認爲,從小和兄弟姐妹接觸多,交叉感染的機會也多,這樣他們的免疫系統就有機會經受充分的鍛鍊。(想要二胎的,也可以拿這個論點當理由。拿走不謝!^_^)

少了“老朋友”的陪伴就感覺缺點兒什麼

2003年,倫敦大學學院的Graham Rook教授又提出“老朋友”理論,認爲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可能已經習慣與一些低毒的微生物共生,如果一味遠離這些同呼吸共命運的“老朋友”,有可能造成免疫系統自我平衡與調節失控,從而變得容易過敏。

哪兒都少不了的“關鍵期”理論

還有研究發現,嬰兒剛出生時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全部來自母親,而到1-2歲時,自身的免疫系統會逐漸發育成熟,開始獨當一面。因此,從出生到大約2歲左右是免疫系統受訓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接觸足量的抗原會讓免疫系統習慣忍耐,不致於過敏。

儘管“衛生假說”目前仍處於“假說”階段,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傾向於支持這一說法。比如,慕尼黑大學教授Erika von Mutius通過一系列實驗證實,從小在農場中與動物摸爬滾打長大的孩子,發生過敏或哮喘的可能性明顯比城市孩子機率小得多。

參考文獻

Strachan, D. (2000). "Family size, infection and atopy: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hygiene hypothesis'". Thorax 55 (90001): 2S.

Rook GA, Martinelli R, Brunet LR.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to mycobacteria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atopic responses" 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Oct;3(5) 337-42.

Von Mutius E. Allergies, infections and the hygiene hypothesis–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J]. Immunobiology, 2007, 212(6): 433-439.

現在,是不是已經看的你心裏哇涼哇涼的了?這還不算完,事實上,除了消毒液的刺激性,以及“太乾淨”可能抑制孩子免疫系統發育之外,消毒液本身是否會給人帶來各種慢性的健康風險,也是爭論的焦點。

2014年一項針對荷蘭、芬蘭及西班牙共計9000名6-12歲兒童的調查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調查顯示,經常使用漂白劑(bleach)的家庭的孩子,得流感的機率平均高出20%,得扁桃體炎的機率平均高出35%,反覆發作的機率高出18%。研究者認爲,漂白劑使用中產生的揮發性物質,可能會損壞肺細胞而引發炎症,並使其更容易感染病菌。

消毒,爲何越消越毒?爲何你越愛乾淨,孩子可能體質越差? 第2張

當然,該調查只是一項以調查問卷爲基礎的相關研究的調查,並不能嚴謹地證實消毒液就一定對身體有害。但這也仍然提醒我們,需謹慎提防長期頻繁使用消毒液帶來的健康危害。

還能不能愉快地搞衛生了?

說了這麼多,到底消毒液是不是好東西?

在某些情況下是,它能有效抵制致病微生物的侵犯。

那我們應不應該依賴它?

當然不!不要給孩子創造一個“無菌”的環境,同時更要提防消毒液的微毒性和刺激性給孩子帶來健康風險。

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用它?

文章最後,常爸還是綜合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美國兒科學會、美國各州制訂的兒童活動場所消毒指導意見及相關文獻,總結出了一份“家用消毒液使用指南”,供大家參考:

1、關於何時使用消毒液:一般來說,家庭成員間彼此瞭解健康狀況,沒有傳染病發生時,不必經常消毒,保持環境清潔即可。倘若家中有病原微生物傳染源,或某些區域存在大量致病微生物,再適當使用消毒液。

2、關於購買消毒液:如需使用消毒液,應購買正規的產品,我國產品需有“衛消字”標識,美國海淘產品則一般標明EPA註冊號“EPA .”

3、使用前:應先徹底清除環境中可能藏匿病原微生物的污物,如糞便、污水等,然後再進行消毒。否則可能會消耗或中和消毒液的有效成分,降低作用濃度。

4、使用時:

(1)嚴格遵守產品標籤上的使用說明,包括配比濃度、作用時間、水溫、注意事項(如保質期、腐蝕性)等等。

(2)應儘量避開兒童;如有兒童在附近,避免使用噴灑等方式,防止吸入以及皮膚、眼睛的暴露。

(3)使用有刺激性的高效消毒液(包括84消毒液)時,要有適當的防護措施(口罩、手套等),大面積消毒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

5、使用後:

(1)有揮發性的消毒液(如84消毒液)必須加蓋蓋好,否則將降低濃度。

(2)消毒後注意室內通風,防止揮發物質吸入有損健康。

6、關於貯存:消毒液須存放在貼有原產品標籤的容器內,稀釋消毒液和消毒液噴霧瓶也必須貼上標籤,且都必須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7、避免長期頻繁使用消毒劑:

(1)如家中沒有傳染病源,衣物、餐具等一般無需使用消毒液,可以採用太陽暴曬、開水煮沸、蒸汽消毒等傳統的消毒方式,也能起到殺死病原微生物的效果。

(2)84消毒液等高效消毒劑不建議用於水果蔬菜等食物的消毒。

(3)禁止噴灑消毒液給空氣“消毒”,防止吸入消毒液刺激呼吸道。讓居室內空氣保持新鮮,最好的辦法不是消毒而是開窗通風。

8、其他:含氯消毒液禁止與酸性洗衣液或潔廁靈一起使用,否則有可能釋放大量氯氣而導致中毒。

常爸在養娃過程中,經常會用經濟學的思維來看問題,凡事總要評估個“風險與回報”,這樣很多事情一看就明,不必糾結。在家裏用各種消毒液,就是很清楚的“高風險”、“低迴報”的事情,除非是家裏有特殊情況,否則完全是個畫蛇添足的事。如果是大掃除,每幾個月用一次沒什麼關係,但天天用就真是沒有必要。(包括很常見的衣物消毒液,其實也沒有必要,勤洗勤晾曬就完全可以滿足抑菌的需要了。)

有些時候,粗養點好,太精細了,適得其反。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