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備孕 > 孕前檢查 > 子宮內膜薄是怎麼導致的 薄型子宮內膜如何治療

子宮內膜薄是怎麼導致的 薄型子宮內膜如何治療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薄型子宮內膜是怎樣導致的?如何治療?每個備孕媽媽都知道,想要成功的妊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發育良好的胚胎和容受性良好的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就像孕育小生命的“土壤”,受精卵將像“種子”,“種子”能否存活生根發芽取決於“土壤”是否肥沃。研究顯示妊娠丟失者中約1/2~2/3與子宮內膜容受性有關,所以合適的子宮內膜厚度可能是完成胚胎着牀的重要一環。一般認爲子宮內膜厚度≥8mm且<16mm最適宜受精卵種植。

子宮內膜薄目前仍然沒有確切的診斷標準。在輔助生殖技術的臨牀工作中,普遍被接受的是胚胎移植時超聲測量子宮內膜厚度≤7mm,(注意這是指一個月經週期內、或激素支持下最厚的子宮內膜,不包括無排卵時的隨意測量的厚度,這一點很重要。)即可稱爲薄型子宮內膜。薄型子宮內膜在正常的月經週期中,或雌激素的補充下不能充分的增殖,阻礙孕卵着牀,導致妊娠率低,流產率高。試管嬰兒助孕週期中取消移植及胚胎種植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由孕媽的子宮內膜過薄導致。

當然,究竟能夠妊娠的內膜厚度最低限爲多少,目前尚無定論。有研究提示,如果內膜厚度小於6mm,成功率呈顯著下降趨勢。但很多生殖中心也不止一例內膜厚度爲4~5mm的患者獲得成功分娩。曾有文獻報道3mm內膜成功妊娠的案例。

薄型子宮內膜是怎麼導致的?

薄型子宮內膜病因複雜,總體來說大概可分爲以下幾類:手術、感染、藥物及其他相關因素。

1、手術

宮腔手術:宮腔操作導致子宮內膜發生創傷,子宮內膜局部形成創面,進而纖維化導致子宮前後壁或側壁粘連,這部分內膜失去了功能,表現爲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嚴重者可導致不孕、胚停、和自然流產等不良產科結局。B超檢查時可見內膜菲薄及不連續性。

90%以上宮腔粘連由刮宮引起,包括人工流產和自然流產(胎停)清宮術。特別是無痛的清宮術,吸刮時間長、負壓過大,導致宮頸及子宮內膜損傷,破壞子宮內膜基底層。人工流產次數越多,子宮內膜損傷越嚴重。數據顯示人工流產可使薄型子宮內膜的發生率增高20倍。

近年來,重複人工流產率居高不下,趨向於低齡化,使宮腔粘連及內膜菲薄患者增加。因此,整個婦產科醫生羣體都在呼籲無生育計劃的女性,尤其是青少年女性做好避孕措施,保護自己,不要等喪失做母親機會時再追悔莫及。

子宮動脈栓塞術:常常用於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宮頸妊娠或子宮瘢痕妊娠、某些生殖道惡性腫瘤等,在X光下介入雙側子宮動脈進行栓塞,以達到止血、縮小腫瘤、局部用藥的作用。殊不知這種治療方法會導致內膜血液供應中斷,壞死,產生嚴重的內膜粘連,嚴重時產生閉經,閉經發生率約爲14%。

2、藥物因素

促排卵藥物:克羅米芬作爲促排卵的口服藥,除了在中樞競爭性抑制雌激素受體反饋性升高促性腺激素誘導排卵,還通過直接作用於子宮內膜的雌激素受體,導致子宮內膜變薄。但是根據統計,克羅米芬的內膜作用並不明顯降低妊娠率。這種內膜變薄的情況是可逆的,停藥後1~2個月就完全恢復內膜了。

口服避孕藥:研究發現長期服用短效避孕藥超過5年,可使子宮內膜厚度由7mm減至3.8mm,這可能與子宮內膜持久暴露在高孕激素下,降調了雌激素受體,對雌激素無反應有關。

3、感染因素

女性生殖系統結核常侵襲子宮內膜和輸卵管,病情隱匿,75%發生在育齡期。可使子宮內膜功能層、基底層受累,出現內膜菲薄。慢性子宮內膜炎症有時也表現爲宮腔粘連、內膜菲薄。

4、年齡

女性年齡可作爲導致子宮內膜薄的獨立因素。試管嬰兒週期中小於26歲組患者的平均內膜厚度明顯高於40歲組的患者,超過50歲的婦女即使供卵,成功率也下降。可能是由於隨着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衰老,既往的妊娠經歷,子宮內膜可能也不可避免地勞損,血供和雌孕激素受體減少,子宮內膜發育不良,出現薄型子宮內膜。

5、原發性因素

臨牀上還有一些特殊患者,經過各種檢查包括宮腔鏡檢查無明顯病竈,僅表現爲子宮內膜反應不良、內膜菲薄,稱原發性薄型子宮內膜。目前機制不明,可能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下調及雌激素受體α基因多態性相關。

也有的婦女先天體質性結締組織薄弱,疤痕增生活躍,即使一次輕微的刺激和操作,內膜就失去了功能。

實際臨牀上經常發現以上幾類發病因素可能在一個患者身上合併存在,共同促進薄型子宮內膜形成,導致受孕力下降。子宮內膜薄者治療困難,如何預防薄型內膜發生纔是關鍵、重中之重啊。

子宮內膜薄是怎麼導致的 薄型子宮內膜如何治療

薄型子宮內膜如何治療?

臨牀上改善子宮內膜厚度、容受性十分棘手,儘管也有很多種研究報道,然而在臨牀實踐中尚無“特效藥”或者“特效方法”,目前臨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宮腔鏡

宮腔鏡檢查可明確有無宮腔粘連,分離宮腔粘連,儘可能修復宮腔至正常形態;然而對於單純的薄型子宮內膜,宮腔鏡並非有效的治療手段。

雌激素治療

宮腔粘連患者,在粘連分離術後聯合使用大劑量雌激素或通過雌孕激素序貫治療可幫助內膜的修復,恢復正常子宮腔形態。無宮腔粘連的薄型子宮內膜患者,在輔助生殖技術助孕中,可選擇給口服或陰道使用雌激素,採用激素替代週期(人工週期)準備內膜,雌激素每天4~8mg口服,改善子宮內膜厚度及容受性。需注意的是對於雌激素禁忌的人羣,如雌激素敏感的乳腺癌患者、SLE等患者不適合使用,大劑量雌激素應用還需警惕增加血栓栓塞的風險。

抗炎治療

懷疑有內膜結核菌感染患者,可能存在內膜菲薄或粘連的結果,建議宮腔鏡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內膜病變,必要時內膜活檢、培養、藥敏試驗,一旦確診需規範的抗結核治療,制止感染的進一步加重,但是內膜厚度則是不可逆的了。

刺激內膜再生,增加內膜容受性

有研究報道,給以宮腔HCG或粒細胞-集落刺激因灌注、子宮內膜搔刮術等刺激內膜再生,理論上可能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提高患者的妊娠結局,但是缺乏臨牀研究的循證證據。

增加子宮內膜血供的治療

既往陸續研究顯示,口服小劑量的阿司匹林、維生素E、己酮可可鹼、西地那非、L-精氨酸等藥物,理論上促進子宮內膜血管生成、改善子宮內膜局部血流作用,但是也缺乏臨牀研究證據。

盆底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

通過電流刺激盆底神經肌肉改變血管平滑肌的舒張,理論上降低盆底和子宮旁血管血管阻力,間接改善子宮內膜血供,改善內膜容受性,但是還沒有臨牀研究的證據支持。

中醫中藥

包括鍼灸、理療、中成藥、湯藥等,理論上改善和梳理內膜“經絡”,增加子宮的血流量,刺激內膜生長。

幹細胞移植再生醫學

通過幹細胞分泌的多種細胞因子及外泌體等,理論上可能改善子宮內膜局部血供,增加子宮內膜增生和營養,改善內膜厚度或容受性。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輔助生殖技術已成爲人類生殖的工具。然而子宮內膜過薄仍是影響臨牀妊娠率的關鍵環節,現代醫學對薄型子宮內膜儘管一直在嘗試改善的各種方法,然而存在個體差異,部分患者各種治療後仍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很多理論上可行的方案尚缺乏可靠的證據支持。

但是我們認爲,子宮內膜是影響懷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胚胎的強壯仍然可能獲得着牀和生長的機會,我們可以一邊“治療”,一邊試孕和助孕,等待種子發芽成長的機遇。


懷孕準備
孕前檢查
孕前飲食
遺傳優生
生男生女
不孕不育
兩性知識